历史上的第七次俄土战争指的是1806年到1812年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与俄罗斯帝国所进行的又一场大战。并且作为拿破仑战争的一部分,第七次俄土战争也深刻影响了当时的欧洲局势。
1806年,奥斯曼帝国受法国拿破仑一世的支持,加上俄国此时正与法国(1805年——1807年)、伊朗(1804年——1813年)进行激战。鉴于俄国人在奥斯特里茨会战中遭到惨败,奥斯曼苏丹塞利姆三世决定对俄国进行军事行动,以夺回对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两地的控制权。
而俄国则立即派出4万多人的军队进入两地,奥斯曼帝国遂封锁土耳其海峡,并正式对俄国宣战。也正是这场俄土之间的大战,导致苏丹塞利姆三世在随后的内乱中被废黜,然后被杀死。随后穆斯塔法四世苏丹也在执政几个月后被废黜、杀死,最终苏丹宝座才落到了马哈茂德二世苏丹之手......
战争开端自俄罗斯彼得大帝改革以来,奥斯曼就跟俄罗斯成为了死敌,两大帝国之间屡发战争。19世纪初,两国在1805年签订关于俄国船只自由通过土耳其海峡的条约遭到破坏,同时土耳其擅自更换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公国大公,违反了此前双方的协定,于是奥斯曼和俄罗斯人又一次剑拔弩张。
在奥斯曼于1806年正式对俄罗斯宣战后,俄国政府就于当年11月到12月派米赫尔松将军的摩尔达维亚集团军(4万人、150门火炮),进驻土耳其傀儡控制的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
拿破仑・波拿巴
多瑙河哥萨克军则转到了俄国方面。等到12月30日,英国人也站到了俄国一边,其舰队还企图控制达达尼尔海峡两岸工事和埃及沿海,但未成功。当时俄军主力被拿破仑牵制在普鲁士,但是俄军仍然能在人数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在巴尔干半岛、外高加索和黑海几个方向上同时取得胜利。等到1807年2月,谢尼亚文海军中将指挥的俄国分舰队,以捷涅多斯岛为基地,封锁了达达尼尔海峡,并在达达尼尔海战和阿索斯海战中战胜了土耳其舰队。俄军还在巴尔干和高加索两战区多次击败土军。
等英俄反土联盟解体后,1807年8月俄国与土耳其签订了停战协定(因为此时奥斯曼内部正值叛乱,叛军将改革派的苏丹塞利姆三世废黜,换上了保守势力的穆斯塔法四世)。
有鉴于奥斯曼人在战争中的表现不佳,当时法国的拿破仑认为奥斯曼帝国即将倾覆,于是抛弃了他的奥斯曼盟友,转而与俄罗斯沙皇亚历山大结盟。法俄两国在1807年缔结《提尔西特和约》后,意欲由法俄两国携手支配欧洲,矛头直指沙皇的英国盟友。
这两位权倾一时的君主一面要求奥斯曼帝国和俄罗斯终止彼此之间的敌对行为,一面制订了瓜分奥斯曼帝国的秘密方案:奥斯曼帝国只能保留亚洲的领土,巴尔干东部的大部分地区归俄罗斯,西部则作为补偿划归奥地利;法国将占有阿尔巴尼亚、希腊、克里特岛以及其他的爱琴海岛屿,以便未来继续向东扩张。
奥斯曼形势图
而如果奥斯曼帝国拒绝法国的调停,那么法国就将与俄罗斯联起手来,将欧洲“从土耳其人的奴役和折磨中”解救出来。于是在法国的主持下,奥斯曼帝国与俄罗斯达成了为期两年的停战协议。由于两国没有就和约条款达成任何协议,于是在停战协议到期后,奥斯曼帝国和俄罗斯之间的敌对行动就又恢复了。
此时刚刚登基不久的马哈茂德二世尚无子女,因此沙皇亚历山大开始考虑奥斯曼皇室后继无人的可能性。一旦这种情况出现,俄罗斯就可以很容易地侵吞奥斯曼帝国。因此,亚历山大试图加速对奥斯曼帝国的瓜分。
不过沙皇目前则对伊斯坦布尔和达达尼尔海峡有所企图,而在法俄两国的秘密条约里,上述地区并不属于法俄任何一方。至于拿破仑则无论如何也不同意在此问题上做出让步,他在圣彼得堡的大使也拼尽全力想要亚历山大意识到这一点。
在沙皇看来,未来的“君士坦丁堡”只不过是一座地方重镇,是通往他“私宅”的大门,因此他必须掌握这座大门的钥匙。而对他的这种设想,拿破仑很不高兴。法国大使提出:伊斯坦布尔和博斯普鲁斯海峡两岸仍然应当是自由通行的区域。
然而俄方的谈判代表却要求得到伊斯坦布尔,因为这座城市是希腊东正教的核心城市,理所应当属于东方的帝国,在历史上也一直如此。法国大使则坚持认为,如果俄罗斯要占领伊斯坦布尔,那么法国就应该获得达达尼尔海峡及其两岸的控制权,因为这里是十字军进入叙利亚的经典路径。但俄国人坚决不肯让法国取得黑海和地中海之间的自由通航权。
拿破仑・波拿巴
这一僵局打破了拿破仑建立法俄两霸的格局、分割奥斯曼帝国的迷梦。为了回避这一问题,拿破仑提出搁置争端,因为他担心奥斯曼帝国最重要的战利品——埃及,可能会落入英国的手中。
战火再起1808年,拿破仑在埃尔福特(Erfurt)重新审视了与俄罗斯共同反对奥斯曼帝国的盟约。盟约中提到,如果俄罗斯与英国分道扬镳,作为补偿,法国将承认俄罗斯对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的占领。此时俄军正暂时控制着这两个地区。拿破仑等待着英国对此的反应。
法国承认俄罗斯对多瑙河流域的这两个公国的占领,这让奥地利帝国大为不安。奥地利出面调停,想让英国和奥斯曼帝国达成谅解,以抗衡法俄联盟。尽管遭到了法国的阻挠,奥地利人的目标还是随着1809年《达达尼尔条约》的签订而达成了。
于是,奥斯曼帝国和俄罗斯之间重燃了战火:1809年春,在高加索战区,俄军与阿塞拜疆民军和格鲁吉亚民军协同作战,将土军逐出波季(1809年)和苏呼米卡列/苏呼米(1810年),并攻占了阿哈尔卡拉基要塞(1811年)。
而原来普罗佐罗夫斯基元帅所率领的8万俄军,则在1809年8月起由名将巴格拉提昂将军接管,俄军在拥有140艘舰船的多瑙河区舰队的配合下强渡了多瑙河。面对组织混乱、实力遭到削弱的奥斯曼军队,俄国人则相继夺取了伊萨克恰、图尔恰、巴巴达格、默钦、伊兹梅尔、布拉伊洛夫等要塞,还一度蹂躏了多布罗加。
不过奥斯曼大维齐尔从坚固的大本营舒姆拉率军迎敌,顽强抵抗俄军,使得俄军未能穿过难以逾越的巴尔干山脉。而在占领鲁什楚克之前,俄军还遭到了一支波斯尼亚军队的顽强抵抗。
1810年2月,尼古拉・卡缅斯基被任命为俄军新任总司令。5月份卡曼斯基指挥大军又一次渡过了多瑙河,占领了帕扎尔吉克、锡利斯特拉和拉兹格勒诸要塞,同土耳其军队展开拉锯战。
在随后9月7日至8日巴蒂纳战役中,土军(10万人)失败。9月鲁什丘克要塞和久尔久要塞的守军投降。10月29日俄军发动突然袭击,攻占洛维奇(洛夫恰),但未能久留。一直到1811年1月28日俄军才再次攻克该城。
但就在俄军稳扎稳打,一步步取得对奥斯曼帝国作战胜利的时候,法国人的态度转变影响了这场战争的走向......
一决胜负1811年初,俄罗斯帝国与法国拿破仑之间的联盟关系破裂,这就意味着俄国人将要直面拿破仑军入侵的威胁!而为了防御法国拿破仑在西方的入侵,俄国人不得不将正与奥斯曼作战的多瑙河集团军一部分,调往西部边境。
于是俄军在多瑙河前线转而采取了守势,并且多瑙河战场的俄军兵力几乎减少一半(4.6万人、218门火炮)。于是从1811年3月起,俄国著名军事家米哈伊尔・库图佐夫将军便接管了此处俄军的指挥权。
米哈伊尔・伊拉里奥诺维奇・格列尼谢夫-库图佐夫
库图佐夫为此制定了一次大胆的诱敌战术,以期尽快解决与土耳其人的战事来抽调主力北上防备法国拿破仑,现在他的任务是需要一场决定性胜利来加速与奥斯曼帝国的议和!
从1810年6月22日开始,库图佐夫将俄军逐步向北撤回多瑙河南岸,做出要渡河北返的姿态。奥斯曼土耳其人果然中计追来,此时库图佐夫秘密派遣一支原在多瑙河以北的军队迂回渡过多瑙河,切断了土军的退路。
就这样,库图佐夫运用仅存的部分兵力,在1811年7月4日的鲁什丘克战役中大破土军。随后双方又于10月2日进行了决战。库图佐夫在随后12月5日的斯洛博齐亚战役中又大破土军,至此奥斯曼土耳其军彻底崩溃,并于当年年底向库图佐夫投降。
随着库图佐夫的大胜,俄国人逼迫奥斯曼人投降,打赢了这场战争。接着库图佐夫又巧妙地运用外交策略,迫使奥斯曼政府于1812年5月28日承认战败,并在战后的《布加勒斯特条约》上签字。
于是乎,在1812年拿破仑大军向莫斯科进军的前夕,俄罗斯与奥斯曼帝国正式在布加勒斯特签署了和约。俄军得以将主力撤回国内进行备战,而当拿破仑听闻土耳其的败绩时,则十分遗憾。
正是因为拿破仑在1812年俄罗斯人的卫国战争前夕失去了土耳其这一盟友,才导致俄军能够在随后的战争中集中更多力量对抗法国人,而1812年拿破仑兵败莫斯科也与之有很大关系,随着莫斯科兵败,一代“战神”拿破仑也走上了他的下坡路......
再回到俄土战争,根据1812年5月双方签订的《布加勒斯特和约》,普鲁特河成为了俄罗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之间的国界。俄国沙皇保留了比萨拉比亚地区,拥有了多瑙河出海口,但是向苏丹归还了摩尔达维亚的剩余部分和整个瓦拉几亚。
和约还确定了西格鲁吉亚被并入俄国。出于自己的利益考量,法国拿破仑在此时海试图恢复与土耳其人之间的友谊,要求苏丹在多瑙河前线倾尽全力向俄罗斯发动进攻。作为回报,拿破仑承诺将保障奥斯曼帝国在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的利益,还要让克里米亚回归奥斯曼帝国。
但拿破仑的努力为时已晚,在英国的压力下,土耳其人决定维持与俄罗斯的和平。而且他们也不信任拿破仑,因为他们现在完全知晓了拿破仑此前瓜分奥斯曼帝国的计划。
而《布加勒斯特和约》中最大的受害者则是塞尔维亚人:俄罗斯曾经承诺保护他们,实际上,奥斯曼帝国的确宣布赦免了他们的反叛之罪,还含糊地准许他们自行管理内部事务。但贝尔格莱德和其他一些要塞回到了苏丹手中,由奥斯曼军队驻防。
土耳其人在接管后,还拆除了塞尔维亚人之前自行兴建的一些要塞。这样一来奥斯曼帝国给塞尔维亚人的承诺就毫无意义了。而在第二年拿破仑战败之后,土耳其人则进一步把塞尔维亚变成了自己的附庸国。
而在经过1806年到1812年的第七次俄土战争后,俄军在陆海军的战略协同作战方面,以及在夺取要塞、包围敌人方面都取得了新的经验,丰富了俄国的军事学术。而俄国人最终目的则是夺取君士坦丁堡和黑海海峡!这一目标还将在后续的俄土战争中得到体现......
总而言之,在进入19世纪后,无论是法国的拿破仑,还是俄国的亚历山大,都曾过早地想要瓜分奥斯曼帝国这块肥肉,但讽刺的是,尽管奥斯曼帝国内忧外患、内外俱损,但这个衰朽的帝国还是在他们二人离世之后,又存续了一个世纪之久。
但就面积而言,奥斯曼帝国的疆域却在苏丹马哈茂德二世的时代继续缩水。尽管这个衰败的国家保住了核心的器官,但在混乱中失去了外围的肢体,而在所有失去的肢体之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希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