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你脑袋上已是绿油油的大草原了,你还有心思在这打仗?”
太和二十二年(公元498年),北魏孝文帝率军南征,驻扎在汝南。半夜三更,彭城公主冒雨来到皇帝哥哥的军营,一见面就说出了这种十分不中听的话。
公主的话如同一声炸雷,惊得孝文帝目瞪口呆,他发疯似地揪住公主,歇斯底里地说:“不可能,打死我也不信!”
孝文帝这样说,绝不是盲目自信,因为他对自己的妻子、皇后冯润(又名冯妙莲)用情太深,皇后没有理由背叛他。
冯润是孝文帝奶奶冯太后的侄女,辈分上算起来是孝文帝的姑姑。
孝文帝是鲜卑人,鲜卑人实行的是“子贵母死”制度,即某个皇子一旦被定为太子,他的母亲就要自尽,以防外戚干政。
孝文帝拓跋宏在被立为太子时,生母即被赐死,他是由祖母冯太后抚养成人。
冯太后可不是普通人,是跟吕后、慈禧太后齐名的女政治家,她出身北燕王室长乐冯氏,北燕灭亡后,被掳到北魏第三位皇帝太武帝拓跋焘掖庭,充为奴婢。
因为相貌出众,在正平二年(452年),选为拓跋焘的孙媳妇,后来顺利成为北魏第五个皇帝文成帝的皇后。
献文帝拓跋弘即位后,冯被尊为皇太后。
献文帝拓跋弘生性柔弱,大权被冯太后独揽,他干脆将皇位禅让给儿子、襁褓之中的拓跋宏,自己成为太上皇帝,远离政治专心修佛,不久暴毙,年仅23岁。
小皇帝拓跋宏年幼,冯成为太皇太后,临朝称制,执掌朝政时间长达十五年,成为北魏中期全面改革的实际主持者,并对孝文帝拓跋宏的改革产生重要影响。
冯太皇太后为了让婆家人风光,就把自己的四个侄女(冯太皇太后胞弟冯熙二女、三女、四女、五女)都送到孙子孝文帝那里。
孝文帝向来敬重自己的祖母,爱屋及乌 ,对自己的这位表姑冯润爱不释手 。
不久,冯润得了一种怪病,一直看不好,于是被姑母冯太后就让她回娘家养病。但拓跋宏已经和冯润产生了深深的感情,非她不爱,在此之后茶饭不思,得了相思病,对其他嫔妃不感兴趣,即使临幸也是例行公事,纯属生理需求。
打个比方,孝文帝对冯润,就像唐明皇李隆基对杨玉环那样,她一个人能让“六宫粉黛无颜色”。
他当时真舍不得冯润,但是奶奶的话又不能不听,只能把思念强压在心头。
这一切都被冯太后看得一清二楚,自己抚养长大的孙子,自己能不了解吗?她太懂孝文帝了,觉得有必要填补孙子内心的空白。
随着冯太后身体江河日下,她也必须奠定自己家族在朝中的合法地位。因此,冯太后在生命垂危的时候,特意下旨,要孝文帝册封其中一个侄女冯清为皇后。
太和十四年,即公元490年,冯太后撒手人寰,面对祖母的离去,孝文帝悲痛万分,大哭几日。
本来孝文帝打算立即把冯润接到宫里,但是他跟祖母感情太深了,怕人非议,只好暂且控制自己的感情,忍受相思之苦。
居丧三年期满后,孝文帝拓跋宏果然册立冯润的妹妹冯清为皇后。既然是妹妹,应该比姐姐年轻,孝文帝应该移情别恋,忘记冯润;可是感情这东西就是奇怪,孝文帝无论如何忘不了冯润,因为对方的音容笑貌已经深刻在脑海。
又过了四年,即太和十八年(494年),拓跋宏听说冯润病好了,便迫不及待接她入宫,封她为昭仪(仅次于皇后的地位) 。
冯皇后再次入宫,孝文帝如痴如狂,要把以前耽误的时间全都找回来,争分夺秒专宠冯润,任何女人包括皇后都不再临幸。
孝文帝认为自己既然爱冯润,就该让她成为六宫之首,这样才算对得起她。而冯润也爱着孝文帝,对他多年的等待岂能无动于衷。
爱情都是自私的,不能和人分享,冯润连自己的妹妹都毫不客气,不让皇帝碰妹妹一下。
甚至于她看到妹妹之后,都会有一种深深的敌意,有了一山不容二虎的感觉。
在此情况下,孝文帝只能做出取舍。于是他干脆废掉了冯润的妹妹皇后的后位,将其赶到瑶光寺出家。
太和二十一年(497年),孝文帝正式册立冯润为皇后。从此之后,拓跋宏光明正大独宠冯润,自己的雨露,其他妃嫔一滴都不能分享。
孝文帝理直气壮地说:“嫉妒是女人的天性”,意思是说我要考虑皇后的感受,临幸别人的话就对不起她。
他说这话,全然不顾其他妃嫔的感受,你把人家选到宫里,却让人家有名无实守活寡,难道这就是人道吗?
但是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在封建社会皇帝就是规则,他的意志不能违背;唐明皇独宠杨贵妃的时候,不是也没有考虑其他妃子的感受吗?
因此,冯润才不管那么多呢,只要自己享受就行,世界本来就是这样的规则,弱肉强食。
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冯润虽然日日沐浴皇帝的雨露,但是肚子不争气,入宫多年没有生下一个儿子。
于是,奇怪的现象就发生了。497年,皇次子元恪等人的母亲贵人高照容离奇死亡。
当时的朝廷传出小道消息,说高照容是皇后谋杀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元恪当太子,这样好控制他。
到了第二年,原来的太子元恂果然被废杀,15岁的元恪当上了太子。这一切都是冯润操作的,孝文帝对此不能说不知情。
但是孝文帝实在太爱这个女人,只能对她听之任之。
新太子元恪对母亲怎么死的似乎并不在意,对皇后冯润毕恭毕敬。无论学习再忙,都要定期去中宫朝见皇后,早请示晚汇报。而皇后也对他疼爱有加,跟对待亲生儿子一样。
元恪当时已经15岁,已经对生母产生感情,即使生母的死是正常死亡,他不可能再接受一个不相干的女人当自己的母亲。
唯一的解释是,孝文帝太宠爱皇后冯润,太子在投其所好,尽力讨好、纵容皇后。
实事求是地说,孝文帝对冯润确实是情有独钟,痴心不改。翻遍中国历史,有哪个皇帝能为自己深爱的人等待多年,始终不渝?
恐怕除了孝文帝,真挑不出第二个;即使李治等待武媚娘,也没有等待这么久。
所以,孝文帝根本不相信皇后会背叛他,给自己戴绿帽。
孝文帝之所以不相信,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自己的妹妹彭城公主被强迫嫁给皇后的弟弟冯夙,而此人长得非常难看,孝文帝以为妹妹是为了逃婚,才说皇后的坏话,所以他不相信妹妹所说的皇后出轨的话。
可是不久之后,宦官刘腾也来到军中,向孝文帝告密,说皇后在宫中胡来,已经公开化了。
这时,皇后也担心有人向孝文帝举报自己,就派两个宦官—中常侍双蒙和小黄门苏兴寿前来摸底,看孝文帝知情与否。
孝文帝将计就计,佯装并不知道皇后做了对不起自己的事,暗地里却把苏兴寿抓了起来,进行突击审问。
宦官都是假男人,没有几个有骨气的,苏兴寿见皇帝一问,没有犹豫,立即出卖了皇后,将皇后私通一事和盘托出。
其实,冯皇后早在第一次有病出宫的时候,就已经跟一个男人好上了。
这个男人名叫高菩萨,是一名医生,冯妙莲在家养病时正是风华正茂的年龄,怎么会耐得住寂寞。
而高菩萨面对一个妙龄少女,也不可能经得起诱惑。于是,两人一拍即合,狼狈为奸,就勾搭上了。想必这高菩萨有什么过人之处,比孝文帝还懂女人。
冯润被孝文帝再次召到宫中,受到孝文帝的百般宠爱,但是依旧忘不了高菩萨的好,相思成疾。后来索性将高菩萨弄到宫中,在和孝文帝“相亲相爱”的同时,跟高菩萨暗度陈仓。
后来孝文帝出征打仗,皇后就更是寂寞难耐,便毫不掩饰地与高菩萨乱来。
不仅如此,冯皇后还养了另外几个男宠,与他们公开往来,把宫里弄得乌烟瘴气。
孝文帝的妹妹彭城公主告嫂子的状,确实跟逼婚有关。
当时彭城公主死了丈夫,皇后便逼彭城公主嫁给自己的丑陋无比的弟弟冯夙,彭城公主金枝玉叶当然不从,为了逃婚,干脆冒雨找哥哥孝文帝告发。
拓跋宏在外带兵本来就有压力,皇后的背叛让他难以承受,当即病倒。
皇后得知丈夫有病,不但没有担心,反而诅咒孝文帝早死 。孝文帝对她的好,早已经忘到了九霄云外。
古人云,“青竹蛇儿口,黄蜂尾上针。两般皆不毒,最毒妇人心”;这句话说得有点偏激,伤害了广大女同胞。但是用到冯润这里,却再合适不过。
拓跋宏得知皇后诅咒自己,更加气愤,他回到皇宫后,将皇后的情人一个个都送上断头台。尽管如此,孝文帝也许是念及旧情,也许是碍于面子,他没有随即对皇后进行处置。
尽管他已经出离愤怒,尽管他对皇后早已经失望,但依旧手下留情,没有将其治罪,而且还保留她皇后的头衔和尊仪。
但他毕竟被伤透了,对皇后不再有任何留恋,不但不再去临幸皇后,还命令太子元恪不许再朝见皇后 。
太和二十三年(499年),拓跋宏去世,临终前特地留下遗诏,遣散三夫人以下的嫔妃回家改嫁。
这确实是个了不起的举动,因为中国古代皇帝大多数都推崇殉葬制度,在死后让自己嫔妃给自己陪葬。
这种罪恶的制度一直到明朝英宗时期才废除,到了努尔哈赤的时候死灰复燃,直到康熙时期才彻底废除。而孝文帝在那时候就能让自己的嫔妃改嫁,确实是非常难得,让人钦佩,是人性化的举动。
事实上孝文帝确实是个仁义之君,他执政的时候不仅大刀阔斧地进行整治改革,还体恤百姓疾苦,重视经济发展,促进鲜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汉化。
而他的宽以待人、与人为善也是出了名的,这从一些小事中就不难看出。
一次,到了吃饭的时候,孝文帝在碗里发现一条虫,左右吓得脸色大变,这要是换了是其他皇帝,有关责任人恐怕都要脑袋搬家。
然而孝文帝却若无其事,将小虫弄出去之后继续吃饭,好像什么事都未曾发生。
还有一次,宫女在给孝文帝桌子上端汤的时候,一紧张把热汤溅到了孝文帝手上,孝文帝同样一笑置之,没有发火。
由此可见,孝文帝的是个善良的君主。
不过到他死的时候,却没有放过皇后;一来是皇后背叛了自己,他无法原谅;二来皇后是冯太皇太后的侄女,而太皇太后曾经专权,侄女身上有姑姑的基因,孝文帝担心自己死后,皇后专权,葬送了北魏江山。
太和二十三年(499年),孝文帝带病南征,在军中突然病倒。
他临终的时候,给两个弟弟彭城王元勰、北海王元详留下遗嘱,对后事做了交代。
然后又对两个弟弟说:皇后人品不行,我对她不放心,怕她在我死之后干预朝政,你们就对皇后说是我的意思,让她自尽,然后以皇后之礼安葬吧。
孝文帝病逝后,北海王元详带着白整来到冯妙莲的住处,宣读了孝文帝的遗诏,说皇帝让她喝毒药去死。
皇后怎么肯去死,蝼蚁尚且贪生呢,在那磨磨蹭蹭说:“我不相信这是皇帝的意思,一定是你们假传圣旨,他绝不会如此绝情,是你们想借刀杀人。”
元详同去的人可不看她什么面子,直接上前强迫她自杀,风流皇后随即香消玉殒,谥号“幽皇后”。
咸阳王元禧得知冯润的死讯拍手称快,他们兴奋地说:“即使没有遗诏,我们也会将其除掉。”
由此可见,冯润没有敬畏之心,没有道德底线,做得实在太过,已经失去人心,千夫所指了,她跟姑姑冯太皇太后根本不能相比,被赐死已经是最好的下场了。
冯润在养病的时候,因为一时冲动,也因为寂寞难耐和高菩萨有了感情,这并非十恶不赦,谁说青春不能错呢?
然而当孝文帝召自己回宫,对自己一往情深,享受皇帝专宠的时候,就该跟高菩萨斩断情丝,拒绝诱惑当个好女人。
千不该万不该,你都不该和高菩萨藕断丝连,又将他弄到后宫,真是做得太绝,堪称色胆包天。不作死不会死,冯润如此下场,也算是咎由自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