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休闲运动也需注意预防损伤

老陈的备忘录 2024-02-22 00:46:32

天气逐渐回暖,选择在户外进行休闲运动的人也逐渐增多。与此同时,各个城市的户外休闲运动场景也在不断丰富,如江边畅跑、碧道骑行、户外攀岩、野外徒步等等,吸引越来越人走出家门,享受运动。

虽然休闲运动的入门门槛并不高,并不要求像专业运动员训练那样严格按计划或技术性动作进行,但也不能大意,要规范科学运动,谨防过程中可能造成的运动损伤。

什么是休闲运动

休闲运动是一个新兴的体育概念,并不是一种新的运动形式,它是指人们利用闲暇时间为达到休闲、健身、消遣、娱乐等多种目的,进行的各种身体活动方式,这些活动本身都需要参与者掌握一定的技术技能知识。

个性化和随意性是休闲运动的主要特点。因人而异、因时而异、丰富多彩……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活动项目、时间和内容,所以说休闲运动也是强身健体、放松休憩的绝佳途径。

休闲运动有哪些

休闲运动大致可以分为:探险拓展、竞争对抗、健身健美、康乐游戏、养生保健五个大类:

▸探险拓展类 包括房车露营、徒步穿越、漂流、滑翔伞、滑雪等,内容非常丰富,这类运动能训练参与运动者的体能、技能、生存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管理能力。

▸竞赛对抗类 包括保龄球、足球、匹克球等项目,具有技艺性、竞争性和规则性。这类运动既能展示个人的智慧和才华,又能增强与他人的情感连接。

▸健身健美类 包括体操、舞蹈、空中瑜伽、普拉提等,可用于训练身形、改善身体机能,是带有一定表演性、艺术性的休闲运动。

▸康乐游戏类 包括观光旅游、钓鱼、采摘、放风筝等,这类运动最大的特点是具有明显的娱乐性,运动强度不高,可以愉悦身心。

▸养生保健类 包括太极拳、八段锦等,是中老年群体健身保健的首选方式。

热门户外休闲运动如何安全进行

1、江边慢跑

慢跑能够锻炼全身肌肉,提高整体协调性 慢跑时四肢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协调配合运动,使全身各个部位的肌肉和关节都能够得到锻炼,从而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关节的灵活度,尤其是膝关节和踝关节。要想健康跑起来,防止运动损伤,就需要解锁正确的姿势:

跑步姿势及鞋子选择 人体足部最大的骨头叫跟骨,跟骨的底面还有非常厚的脂肪垫,跟骨先触地,可以起到承重、缓冲压力的作用。所以,在慢跑时要后脚跟先着地,然后慢慢地过渡到中足、前足,这样能充分利用足弓的缓震和推送作用。

但对于有扁平足的人群来说,他们的足弓是塌陷的,因此跑步时下肢的各关节和软组织将承受更大的冲击力和更严重的磨损。为了降低跑步对身体的损伤,建议根据自身足部情况选择有足弓承托垫的鞋子,给予足弓合适的支撑,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当然,正常足也建议选择有温和足弓承托垫的鞋子,这样可以平均分散足底压力,舒缓足部疲劳。

制定合理的跑步量 对于刚开始跑步的人,膝盖和脚踝都需要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要按照循序渐进的方法去增加每周、每月的跑步时间及跑步次数。建议初跑者可以跑一天歇一天,但不低于一周三次,而且要有充足的睡眠来恢复精力、缓和疲劳。

2、山间徒步

山间徒步对人的体力、脚力都是个考验,并且因为道路复杂多变,很容易在行进过程中发生脚踝扭伤的情况。对于计划去徒步的人士,要注意这两方面的足部保护:

穿合适的鞋 选择有足弓承托垫的健康鞋,能够减少足底筋膜拉扯的情况,可以有效缓解疲劳及足痛等现象,并且穿着走路也会更贴脚、舒适。

训练足踝力量 如果脚踝周围的肌肉力量比较好,踝关节稳定性高,踝关节扭伤发生几率就会降低。日常可以进行提踵、跳跃、单腿站立转体等动作训练增强足踝力量。

此外,如果之前没有徒步过,第一次最好不要走太远太快,建议根据自己的健康水平和徒步能力做出选择适宜的选择,对身体承受能力有充分了解后,再慢慢增加路程。

3、草地足球

世界杯虽然已经过去许久,但人们被点燃的足球热并未散去,相比寒冷的冬天,如今气温回升的春天吸引着更多人去户外踢足球。在所有的球类运动中,足球是为数不多用脚来控制球的一项运动,使用双脚来控制球,把脚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它盘球、颠球、传球、射门必须像手一样灵巧自如。因此,踢足球最主要的就是要练习足踝灵活性,为了预防踝关节损伤,要做好这两点:

运动前充分热身 踢球时下肢负重和活动往往占很重要的部分,所以足踝关节的热身活动一定不要忽视,进行踝关节绕环、前后屈、左右屈等针对性的预热活动,提高踝关节灵活性,避免损伤。

具有防扭伤功能的鞋子 踝关节扭伤是大多数踢足球的人最常遇到的运动损伤,因此在日常运动过程中,除了考虑一般足球鞋的功能外,还需要特别关注鞋子的防扭伤功能特点,只有在运动中保护好自己,才能发挥休闲运动最大的益处。

近几年很多城市的户外休闲运动主题线路开发愈发完善,为人们享受户外活动提供了更多可能。但不管何种类型的运动,都难免会发生损伤。对此,足部健康与鞋研究中心主任陈世益教授特别提醒大家:经常运动的人,一定要做好运动防护,包括热身、牵拉,适当使用护具、规范训练动作等。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