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内蒙古交通脱胎换骨,高铁南下西进东出,喜迎首座4F机场!

惊蛰说社会 2025-01-10 22:16:45

内蒙古地域面积位列全国第3,全区常住人口约2400万,全国第24位,是较典型的“地广人稀”地区。

人均GDP10.3万元,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万元,分别位列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第8、9位,西部地区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省级行政区。

内蒙古幅员辽阔、地貌多样,是我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矿产资源品种多、储量大,煤炭、稀土等资源储量全国第一,铁路里程位居全国第一,但是在高铁里程全国倒数。

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国铁路高铁营业里程约4.7万公里,内蒙古自治区高铁通车里程仅为648公里(包含12月31日开通的集大原高铁),里程排名全国第25位,仅高于宁夏、天津、北京、台湾、青海、上海、香港等7地。

要想富先修路,当前内蒙古的交通建设还存在着很大不足,为此,内蒙古近些年一直在努力中。

2025年,内蒙古交通将“脱胎换骨”:高铁可南下西进东出,还将迎来首座4F机场(目前全国仅有18座4F级机场)!

有了更好的交通基础,内蒙古的发展才会有更多的机会。

1、南下

2019年12月,京呼高铁全线贯通运营,呼和浩特、包头、乌兰察布首次开通进京高铁车次。

但因京呼高铁终点站北京北,是一条断头路,内蒙古无法继续南下,之前的内蒙古高铁一直存在着无法顺畅连通全国的难题。

2024年以前,呼和浩特、包头乘坐高铁,最多只能到达北京,然后需要经过换乘才能继续南下,这是很麻烦的一个交通线路,那百姓自然是能少远行就少远行的,极大影响内蒙古对外沟通。

换乘必然影响通行效率,好在2024年底集大原高铁开通,呼和浩特、包头深入融合全国高铁网,解决内蒙古高铁南下的一条重要路径。

2025年为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2021年10月19日,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的通知印发,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高速铁路里程为404公里,五年计划新增606公里,规划至2025年底内蒙古高速铁路里程将达到1010公里。

当前内蒙古高铁高铁通车里程648公里,在建包银高铁内蒙古段402公里,包银高铁内蒙古段预计2025年底建成运营,届时内蒙古高速铁路里程将达到1050公里,圆满完成十四五规划主要指标值。

集大原高铁建成通车,内蒙古包头、呼和浩特、乌兰察布等城市可以利用集大原高铁直达太原了,再利用太原枢纽自然可更好地南下了,新增兰州、西宁、西安、成都、重庆、上海、杭州、青岛、太原、郑州、济南方向的动车组,相较之前大丰收。

2、西进

包银高铁,是一条连接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的高速铁路,是“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主通道之一“京兰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首条连接两个少数民族自治区的高铁线路。

2018年8月16日,包银高铁宁夏段开工建设,

2024年10月1日,包银高铁宁夏段开通;

2021年10月20日,包银高铁内蒙段开工建设,

2025年底包银高铁将全线贯通运营。

包头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铁路枢纽。

包银高速铁路全线建成后,将形成中国东北、华北至西北、西南地区的又一条快速客运通道,对于加快呼包鄂榆地区与关中及经济发达的中南地区互联互通,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为包头建设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奠定基础。

2025年底,包银高铁将全线开通,届时内蒙古高铁的通达度将会继续拓展,届时京兰通道全段通车,内蒙古向西更便利。

3、东出

集通线是横贯内蒙古中东部的一条交通动脉,途经乌兰察布市、锡林郭勒盟、赤峰市、通辽市4个盟市13个旗县区,东至哲里木站与通霍线接轨,全长923公里,是连接“三北”地区的能源和物资供应铁路干线。

集通铁路原先为单线非电气化铁路,全长943公里,2020年4月全面启动电气化改造。

2024年11月21日,随着一列由电力机车牵引的货物列车缓缓驶出蒙根塔拉站,内蒙古集宁至通辽铁路(以下简称集通铁路)蒙根塔拉至大板段电气化开通运营,至此,集通铁路全线进入电气化时代。

2025年1月铁路运行图调整后,集通铁路旅客列车时速将由每小时65公里提高至每小时120公里,呼和浩特至通辽两地旅客列车通行时间将由16.5小时缩短至10.5小时。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消息,内蒙古将利用此条铁路在蒙东蒙西间开行160公里/小时动车组,届时通辽市、赤峰市、锡林郭勒盟将实现与首府间的快速通行。

与此同时齐齐哈尔至海拉尔至满洲里、齐齐哈尔至乌兰浩特至通辽高铁正进行前期工作,当前内蒙古正在争取集宁至通辽至长春高铁纳入国家规划并启动建设,期待未来内蒙古自东向西贯穿东西部高铁大通道建成通车。

4、4F新机场

当前内蒙古最大最繁忙机场为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2024年吞吐量达到了1316.6万。

白塔机场仅为4E机场,近年来,呼和浩特市经济和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人流、物流不断激增,城市框架不断扩大,机场周围逐渐被城市包围,严重影响到机场规模的提升,航班起降穿越城市最繁华的新华大街,给居民带来噪声影响和安全隐患。

虽然白塔机场经过多次改扩建,白塔国际场旅客吞吐量快速增长,每次改扩建都赶不上“吞吐量”的增长速度,白塔机场旅客吞吐量增速在华北地区千万级机场以及首都机场集团所属省会机场中位列第一。

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的需要,呼和浩特白塔机场将扩建为首都机场备降机场,至此白塔机场承接首都机场备降任务,每逢运输生产旺季或遇有首都机场大面积备降,白塔机场机坪机位资源限制,航班空中盘旋等待现象成为常态。

由于区位的原因,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缺少再升级条件,白塔机场又与空军毕克齐机场跑道延长线基本重合,在空域使用上存在很大矛盾,所以白塔机场搬迁势在必行,呼和浩特也急需要一个新机场,因此盛乐新机场提上规划。

呼和浩特新机场(盛乐国际机场)位于和林格尔县巧什营镇,紧邻和林格尔新区,距离市区南二环直线距离31公里,飞行区等级为国内机场最高等级4F,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28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32万吨、飞机起降24.4万架次的使用需求,未来会是呼和浩特乃至内蒙古对外沟通的最优交通设施之一。

1月6日,中国民航局空中交通管理局发布《关于公布2025年全国航空情报数据变更计划的通知》,根据‬2025年全国航空情报数据变更计划,呼和浩特盛乐国际机场计划11月27日转场通航,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同步关闭,届时,在呼和浩特运营的所有航司将由白塔机场转场至盛乐机场运营。

新机场建成后还将服务周边的包头、鄂尔多斯、乌兰察布以及山西大同、朔州等地,新机场带来的新机遇,白塔再见,我们盛乐见!

结语

2025年是内蒙古收获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内蒙古在公路、铁路、高铁、机场等方面,均获得大丰收,2025年说内蒙古的交通会“脱胎换骨”也不过分。

有了更好的交通基础,内蒙古的发展才会有更多的机会;有了更优的交通基础,内蒙古发展才会更快更好,让我们一起期待下一个五年!

0 阅读:0

惊蛰说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