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我发表了一篇文章《当代年轻人越来越恨父母?不怕报应吗?》这篇文章的主旨意思主要是围绕化解子女对父母的误解而展开的,其初衷就是能尽我所能化解两辈人之间的隔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家庭的和谐。
但是,让我更加感到意外的是,在评论区,一些埋怨父母的评论,其点赞量居然远远超过感恩评论。
更有甚者,这篇文章,每天会有几十条评论,会被无缘无故地删除。这个事情引起了我的警觉,最大的可能是读者已经埋怨了父母,但是可能又觉得私下里评论父母不太合适,所以私下删除了。我粗略算了一下,有将近一百条以上吧。
此时,我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其中有一名网友问道,子女与父母之间的“仇恨”到底是谁的问题呢?
其中有一个读者回复到:凡事都有两面,只站在任何一方都是不公允的。法官判案还得听取双方的意见。
是啊,确实是这样,这让我意识到,如果只站在父母的角度来调节双方的隔阂,从侧面来说,显然是一种默认“子女有问题”的偏见。
俗话说,天下无不是之父母。故此,这篇文章是以一位父亲的角色对其他诸多父母的一封信。并阐明咱们作为父母的一些问题,不是很全面,希望有参考价值。
控制孩子
子女恨父母的三个原因首先,我先列举出一些读者子女的心声,这些问题,如果某些家长看到,希望引起你们的重视,否则这颗仇恨的种子会在悄无声息中培养出一名“恶魔”。
父母频繁强加自身意志给子女,方式多为打骂方式为主。
语言暴力,狠毒咒骂。
自己生活的不幸,怪罪于子女身上。
这些原因并不是我凭空臆断的,而是根据评论区内点赞量最多的三种情况而罗列出来的。
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认知错觉就是,只要给孩子充足的温饱空间,然后任其发展,就是给孩子最大的爱。
然后父母为了孩子,辛苦了一天,回到家,只想松口气,觉得家人无权再向他们提成任何要求。
因为这个观念起点就是工作如此困难,我需要为其倾尽全力来应付,才能养活你们。应该是我控制你,应该是我要求你,而不是被你控制和要求。然后不注意分寸,不注意对方情绪的任何方式加以反制。
我们做任何事情的方法论都是从最底层的逻辑起点而衍生的。所以,才会出现上述三种最为常见的引起家庭不和的原因。
所以,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你必须知道这里面的底层逻辑,从最本质入手,才能真正化解。
那么,最底层的逻辑究竟是什么呢?
无助
父不知子,子不知父大家有没有看过胡歌饰演的《琅琊榜》,其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梁王的大儿子祁王萧景禹,为人刚正不阿,且品智兼优,是继承王位的不二人选。如果你没有看过,你应该知道秦始皇的儿子扶苏,跟他差不多的人物角色。
但是,由于他太过于正直和优秀,所以,对于梁王的一些主张一直都是当面反驳。这很正常,儿子嘛,哪有不跟父亲争执观点的。
但是,这个祁王不一般,他的舅舅是当时大梁的王牌军队赤焰军,这点很重要。
如果儿子足够优秀,是一件很值得高兴的事情,反驳父亲,也是观点立场不同,但是,如果这个人背后有军事力量的支持,无论任何一个帝王都是心存忌惮的。
最后祁王被冠污名而身陷囹圄,赐毒药而死。
饮下毒酒前,萧景禹说了一句话:“父不知子,子不知父”。
当时梅长苏对这句话的解释是:“陛下若知祁王,当不会怀疑他有大逆谋位之心。祁王若知陛下,也不至于到死还不相信,你会杀他”。
大家有没有发现问题所在,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原因何在?
可能有些读者已经猜到了,原因就是阶级,还有由阶级产生的权威。
大家可能听过一句话,就是“最是无情帝王家”,如果这个阶级放在皇族,父子之间随时都有可能出现互相怀疑和提防的心态,不单单是杀子,弑君都有可能,比如赵武灵王就是被亲儿子囚禁,饿死的。
但是,问题就出现了,如果阶级和权威出现在了普通家庭呢,会是怎样的呢?
一定也会出现“父不知子,子不知父”的疏离感。
疏离感
权威式教育
无论历朝历代,无论哪个时代节点,都跳不出一个规律,就是有阶级就有剥削,有阶级有必然有压迫。
同理,家庭中一旦出现了阶级,那么,一定会不可避免地出现意志剥夺和情绪剥削。
比如说,你想辍学上班,但是你爸爸非让你去上学,说上学有前途,这就是意志剥夺。
因为我是你爸爸,你就得听我的。即使爸爸的意志是正确的,也是以权威的强硬方式来实施,而不是通过沟通的方式。
然后,你不听,私自辍学了,你爸爸知道之后,失手打了你一巴掌。
旁人会劝你,你爸爸是为你好,而且被自己爸爸打,这不丢人,父子没有隔夜仇。
言外之意就是,他是你爸爸,打了也就打了,别往心里去,自己慢慢消化。
其实,这就是情绪剥削。(当然,这个比喻打得并不好,如此打比喻,只是便于理解。)
不止如此,父母为了自己的权威 ,常常以粗暴的语言暴力剥夺孩子对他的情感。比如你吃我的,喝我的,养了这么个白眼狼,一切都是建立在维护权威的基础之上。又或者说,父母的初衷是好的,但是用的方式却是权威压制的方式。
父母不愿意理解孩子的心灵,用错爱的方法,导致互相厌恶,这是一贯的做法,也是中国比较传统的做法。
如果父母以这种权威式的教育方式威胁孩子,不能实现父母要求便以冷暴力或者真暴力的方式收回对他的爱,长此下去,他会对父母的爱产生偏见。
也就是说,作为父母,即使一切的粗暴行为都是建立在好的出发点上,儿女也会认为,你是打着为我好的名义,维护你的权威,伤害我的心灵。
之后,孩子游戏人间的天性便会被这种长期焦虑所取代,也就关闭了他无所畏惧地去探索这个世界的心门。
就好像孩子做题不会,你就开始吼,那么,他不得不抽出一部分精神能量来保护自己,此长彼消之下,用于做题的精神能量必然减少。
其实,早期精神上的安全感,对于培养孩子的各种优良性格是极其重要的。
那么,权威式教育是否应该完全舍弃呢?我觉得不应该,后面会说到。但是,你需要融合另一种教育方式——亲子式教育。
指责
亲子式教育有一句话说得好,父爱如山,母爱如海。
而这个爱从哪里来,就是亲子式的教育方式,而不是定期投食的喂养方式。
定期投食只能培养胃的满足,而亲子式教育满足的是精神上的爱。
比如,某些家长对孩子大吼,你会发现,他们的反应有很大不同。
有些孩子会站在原地不动,战战兢兢地害怕,这就是权威式教育的结果。
有些孩子则不同,他会哭着扑入你的怀里,寻求安慰,这就是亲子式的教育结果,因为他精神上的爱,全部都源于你,自然不会对你心生怨恨。
因为前者的孩子,自认为你不是他精神上的依赖,自然不会扑入你。
比如前阵子,我看视频,看到这样一个片段:
妈妈问正在吃饭的孩子:妈妈打你,你还跟我说话。
孩子:想跟你说,就跟你说。我也难受,我也爱你。
妈妈哽咽着说:对不起啊。
孩子一边吃饭一边无所谓地说:别哭啊,想哭就憋住。我如果哭,我也憋住。
我当时目测这个孩子,估计也就五岁。我当时就在想,如果这个孩子被溺爱了,一定又哭又闹,抓着妈妈的头发不放手。如果是亲子式的教育方式,才会有易位理解的态度,反过来安慰母亲。
关爱
其实,这个道理非常简单。你打孩子一次,孩子有怨气是正常反应,但是,导致的结果却是不同的,有些孩子会恨父母,有些则不会。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你对他的爱足够深,而他的怨不足以抗衡。就好像你向大海中投入一块巨石,这块石头就瞬间淹没了。同理,孩子不会恨你,因为你的爱足够覆盖住他的委屈和怨气。
反之,如果你对孩子的爱,只有浴缸那么点水,那么,真是禁不住一次两次的投石,司马光砸缸,这是一个放水的过程。
所以,亲子教育非常重要,就是一个蓄爱和潜移默化教育的前期铺垫。
而且亲子式的教育方式可以给孩子充足的自信心,接纳感以及控制感,他的青春期压力自然会得到缓解。
比如他会担心自己是否能受到周围人的喜欢,有没有一个好人缘,有没有满足别人的期望。
因为他会在亲子式的教育中学会如何控制人际关系,对于学会的东西,自然有自信心,对于有自信心的人,自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接纳外界的一切,而不是恐惧一切。
如果在亲子教育中,他确信自己的价值感,这才是勇气和自信的源泉。而墨守成规,不敢突破,从心理学本质来讲,就是害怕遭受批判,嘲讽等一切否定心态,而这些心理暗示,往往就是源于权威式的教育方式。
反之,如果孩子知道,不论发生什么事情,家永远都是精神的避风港,他就有更大的勇气去探索这个未知世界。
至于有哪些亲子式的教育方式,大家可以去网上搜索一下。
关爱
权威式教育和亲子式教育如何融合现在,咱们有重回刚才那个话题。权威式教育是否应该完全舍弃呢?当然不应该。
为什么呢?他起到什么作用和意义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东西,叫做规则。无论是法律,还是道德,都是红线所在。这就是为人处世的标准。
所以,你可以试想,如果触犯规定而不需要承担任何风险和代价,那么,规则本身就形容虚设而变得毫无意义。
警察的作用就是捍卫法律规则,施行惩罚,而不是拳打脚踢。父母也是一样,除了要充当爱的天使,同样也要充当规则的卫道士。比如不能杀人放火,偷盗,打人,说谎等等。
所以,在这里要申明,权威式教育需要更正一下他的概念。他的侧重点应该是对规则的捍卫,而不是错误的把它当作控制孩子的工具,演变为打骂教育。这点非常重要。
所以,权威式教育是要让孩子知道,对于破坏规则,必须要面对特定的后果。
亲子式教育是要让孩子知道,不论发生什么事,我们的爱和关怀永远不会变。
我个人认为,如果这两种方式一旦结合,就绝对不会再有“父不知子,子不知父”的血缘偏见,使得家庭真正成为乐趣盎然的阳光之地。
亲子
有人说,以你们80后为时间节点,然后时间倒延,一直都是打骂式教育为主,按照逻辑来说,应该最恨父母的居多,你的观点难道不是悖论吗?
其实,你们看到的只是表面而已,其实,从80后倒延所有时代,一直都是亲子式教育为主的。
当时的我们,只要放星期天或者放学,几乎都是和父母一起下地干农活,掰玉米,收小麦,拾棉花,刨花生,摘黄瓜,各种农活。
所以,我认为,当时与父母下地干活,就是我们80一代最原始的亲子式教育,能与父母一同感受到生活的辛酸,才能真正做到易位理解。另外,那个时代,也没有啥溺爱环境,都是穷人,啥都没有。而且,现在的绝大部分80后都在怀念童年生活而念念不忘,几乎很少对于打骂教育有过多的心结。
总而言之,亲子教育是蓄水过程,而打骂教育是放水过程,你的蓄水过程一定要远远大于放水过程,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血缘之情也不会那么容易干涸。而且这个蓄水过程远远没有那么简单,不单单是蓄爱,还有自信,勇气和接纳。
你看很多视频中,一些将近90岁的爷爷拿着拐杖笨拙的打70多岁的大爷,大爷还咯咯笑呢。这就很能证明这个事实。
所以,现在孩子不能理解父母的辛酸,主要是跨时代的时空错位导致的。而80后几乎是与父母在务农的亲子活动中同步感受和理解,错位较小。
但是,这不是借口,蔬菜大棚的逻辑就是模仿四季变化而建造,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模仿那种原汁原味的亲子环境呢。其实,书中有很多。
曾经有一位读者这样反驳我:长大后就理解父母了,这句话我以前经常听,后来我觉得,说这些话的人,他们从小到大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评判事物好坏的标准在于自己的感受,在孩子的时候只在孩子的感受中评判事物,在父母的时候只在父母的感受中评判事物。爱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什么样的,你不去理解和包容对方,你得到的基本也是没有理解和包容的。
这就是同步感受的共鸣。就好像你老婆不能理解和包容你,但是你同事却能做到。因为环境没有发生错位,认知自然趋同,理解和感受自然也就相近而可以相互体会,就是这个原因。所以,对于这位读者的观点反驳,我深表感谢。
有一位读者说,你投生到任何一个家庭都是一段缘,但是这可能会是孽缘,也有可能是良缘。
但是,我却要说,你投生到任何一个家庭都是一段缘,无论是孽缘还是良缘,并不是由投胎之前决定的,而是在成长过程中,由两代人共同铸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