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存钱计划:坚持10个不买,钱越存越多

小欣说情感生活 2025-03-18 21:40:51

01

小时候受父母影响,学会了存钱。

步入社会后,也一如既往,不该花的不花。在日常生活中,我总是精打细算,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在大环境不好的当下,我深知,对于普通打工族来说,理性消费,控制物欲,少乱花钱,则是最快积累财富的方式。

存钱一两年了,我深刻体会到,有些钱不花,并不会影响我的生活;有些东西不买,也不会降低我的生活质量。

02

为了我的存钱目标,我要继续坚持着 10 个不买原则:

1.纠结的不买

每次购物前,我都会在心里反复权衡这件物品是否真的有必要购买。

如果在思考的过程中,自己都开始犹豫不决,那我就会果断放弃。

因为这种纠结,往往意味着这件物品并非我内心真正渴望拥有,只是被一时的冲动或者外界的因素所左右。

2.囤货的不买

我以前也犯过囤货的错误,看到打折促销就忍不住买很多,结果很多东西过了保质期都没用上,白白浪费了钱。

现在学会了按需购买,不被那些所谓的 “优惠” 所迷惑,只买自己当下真正需要的量。

3.短期用不到的不买

网上经常有一些预售,就是下单很久才发货的那种,我基本不买,因为有时候计划赶不上变化,天气变化捉摸不透,本计划秋天穿的,结果已经换上薄羽绒服了。

所以,对于那些在近期根本用不上的东西,即使它看起来再吸引人,我也会坚决抵制诱惑。

因为我知道,买了之后很可能会闲置在一旁,既占空间又浪费钱。

而且好的生活也不需要那么多东西,做到物尽其用就好。

4.耗时耗钱耗力养护的不买

有些物品,买回来之后不仅价格不菲,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养护,比如一些娇贵的宠物或者高档的植物。

考虑到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我不愿意被这些物品所束缚,更倾向于选择那些简单易打理的东西。

比如买几盆好养的绿萝就足以。

5.超出能力范围的不买

在这个充满诱惑的时代,先用后付很流行,结果扣款时又想不起自己什么时候买的东西。

而且有些人信用卡消费不停,等到还款时瞬间才发现自己的开销这么大。

钱透支了都是要还的,我们赚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所以,在消费时,我时刻提醒自己要量力而行,对于那些价格远远超过自己经济实力的奢侈品或者高档商品,我从不盲目跟风购买,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就好。

6.使用率低的不买

很多人为了健身,会先买一堆运动相关的东西,比如运动装,运动鞋,健身器材等,结果花了几百买来后,也不运动,衣服,鞋子和健身器材都闲置了。

这就是典型的以为拥有了什么,自己就会去健身似的,熟不知,没有做到基本自律,就先不要冲动购买。

可以先试着用现有运动装备慢慢养成习惯后,再去置办装备会更好。

7.不能坚持使用的不买

有些东西,虽然一开始买的时候觉得很有用,但实际使用起来却很难坚持下去,比如一些复杂的健身器材或者学习工具。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会提前了解清楚它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如果觉得自己很难长期坚持使用,就会重新考虑是否购买。

8.功能重复的不买

在整理物品时,我发现家里有很多功能相似的东西,这不仅造成了空间的浪费,也让我在寻找所需物品时变得手忙脚乱。

所以现在我会仔细检查已有的物品,如果发现有功能重复的,就坚决不再购买,避免资源的浪费。

其实,生活中根本用不上那么多的东西,完全没有必要样样都买,不仅占空间,还浪费钱,物品多了也难打理。

9.非必需品不买

有些东西,他人需要,我未必需要。

曾经看到别人家有一个搅拌器,队友就让我买,结果买来根本没有用,闲置了。

千万不要跟风购买东西,我们一定要清楚自己的需求是什么,只买必需品。

对于那些可有可无的东西,我会毫不犹豫地舍弃。

把钱优先花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和提升生活质量的必需品上,让每一分钱都花得物有所值。

10.品牌溢价高的不买

虽然品牌商品往往代表着一定的品质和声誉,但很多情况下,品牌溢价过高,价格远远超出了其实际价值。

我会更加注重商品本身的性价比,选择那些质量可靠但价格更合理的替代品,而不是盲目追求大品牌。

03

写在最后:

生活其实简单一点挺好的,不用买那么多东西,多存点钱,就会发现少了很多事。

而且少买东西,不但不会减少快乐,内心反而更加的充盈和自在。

我们可以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读书,写作,剪辑,用在提升自己身上,不但省钱,而且也在不断遇见不一样的自己。

希望大家都能按自己的意愿去生活,在自己适合的生活节奏中享受生活,感受很快乐。

愿你我都能比去年的自己更加优秀,财富水平更上一个阶层。

4 阅读:370

小欣说情感生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