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66万成交!上海证券迎娶前海联合基金

野马财经 2025-02-14 19:37:14

作者 | 郑理

来源 | 独角金融

曾经在资本市场叱咤风云、积累千亿资产的深圳宝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宝能”),因大举扩张而酿下苦果。为缓解债务,宝能旗下多个资产陆续遭拍卖,新疆前海联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前海联合基金”)也成为被处置的资产之一。

2月7日,历经五次拍卖波折,前海联合基金30%的股权最终被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上海证券”)以3766.22万元成功竞得,这一价格较评估价6725.4万元折价了44%。

图源:阿里司法拍卖平台

成立第十个年头的前海联合基金,过往高光时刻是在2020年,这一年其管理规模达到496.27亿元,此后管理规模持续缩水,且自2021年9月起停止了新基金发行,截至2024年末,规模已不足百亿。

无疑,上海证券竞拍此次30%的股权,意味着“宝能系”退出第一大股东席位,前海联合基金也将迎来华丽转身。而上海证券为何要竞拍这家基金公司的股权?在公募行业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作为中小型公募机构,第一大股东变更变成后,前海联合基金又能否逆袭,实现弯道超车?

1上海证券因何接手前海联合基金30%股权?

阿里司法拍卖平台信息显示,深圳市钜盛华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深圳钜盛华”)持有的前海联合基金对应出资额6000万元的股权,被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司法拍卖,该笔出资额对应了前海基金30%的股权。

天眼查显示,钜盛华目前仍为前海联合基金第一大股东。深圳钜盛华的主要股东分别为宝能(持股67.4%)、浙商宝能(持股30%)、宝能创赢(持股1.9%)、宝源物流(持股0.7%),股权穿透后,深圳钜盛华背后的实际控制人为姚振华,即宝能集团董事长。

再加上第二大深粤控股(持股25%)、第三大股东深圳粤商物流有限公司(下称“粤商物流”,持股25%)、第四大股东凯信恒(持股15.1%)、第五大股东前海人寿(持股4.9%)均与“宝能系”关联密切,前海联合基金也被外界视为“宝能系”基金公司。

图源:罐头图库

而“宝能系”的核心融资平台,近年因流动性危机被迫出售资产。

2023年以来,“宝能系”已陆续拍卖华侨城A、中炬高新(600872.SH)等上市公司股权,前海联合基金股权也成为其资产变现链条中的一环。

在前海联合基金的5位股东中,前三大股东被列为被执行人。其中,钜盛华和粤商物流早已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并限制高消费。

图源:天眼查

前海联合基金的股权拍卖,并不顺遂。

2024年3月,因“案外人对拍卖财产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而撤回拍卖;同年7月,该笔股权因无人出价流拍。

同年8月,该笔股权由公司第二大股东粤商物流以3784.22万元拍下。根据当时的情况,若拍卖成功,粤商物流的持股比例或将增至55%,从而成为公司的最大股东。但最终因粤商物流未支付尾款导致拍卖失败,同年10月该笔股权再次流拍,最终在第5次由上海证券以3766.224万元竞得。

作为中小公募机构,近年来,股权“无人问津”的情况屡见不鲜,宝盈基金、嘉合基金、东海基金等多家中小基金股权都曾出现流拍。仅个别基金公司的股权成功易主,例如,先锋基金34.2076%的股权被北京指南针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1.1亿元竞得。

上海证券竞拍此次30%的股权属于市场为数不多的基金股权成功拍卖的案例,股权变动完成后,“宝能系”将退出第一大股东席位,前海联合基金也将摆脱“宝能系”阴影,迎来华丽转身。

作为前海联合基金30%股权的新买家,上海证券又是谁?

上海证券官网显示,该公司由原上海财政证券公司和原上海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证券部以新设合并方式组建成立,于2001年5月正式开业。2020年12月,证监会核准百联集团成为上海证券主要股东、控股股东。

而在基金降费潮下,上海证券为何要竞拍这家中小基金公司的股权?对此,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认为,上海证券竞拍前海联合基金的股权,背后或有多重战略考量和业务协同的需求。

宋清辉分析指出,一方面上海证券或是为了拓展和完善资产管理业务版图,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例如,通过参股基金公司,证券公司可有效扩大资产管理规模,增加管理费收入。另外一方面,也可能是为了实现战略协同与业务互补,最终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此外,其背后也可能存在其他的考量因素,例如财务投资收益方面。

“简言之,若上海证券认为前海联合基金的股权价值被低估,竞拍股权也可以看作是一种财务投资行为,以期未来获得丰厚的投资回报”。宋清辉指出。

此外,也有业内人士对“财中社”分析,上海证券拍得前海联合基金股权后,可以依托母公司国泰君安的全国网点及高净值客户资源,助力前海联合基金拓展代销渠道。另外,券商自营与资管业务的投研积累,也可为基金产品设计提供支持。

2规模不足百亿,前海联合基金能否“弯道超车”?

前海联合基金成立于2015年8月,注册资本金为2亿元,是证监会批准成立的国内第99家基金管理公司。成立之初,该公司就以“宝能系”成员的身份为市场熟知。

成立后,前海联合基金迅速在公募市场崭露头角。2020年,公司管理规模达到顶峰,年末在管规模为496.27亿元。这一时期,公司还推出了多只表现优异的基金产品,如前海联合先进制造A、前海联合产业趋势A等,这些基金也在市场中获得良好的业绩并被投资者认可。

然而,好景不长。2021年9月起,前海联合基金成立了前海联合产业趋势后,已经超过3年未添“新丁”。而2022年,公司发行的前海联合中债1-3年国开行指数基金、前海联合鑫享价值基金均遭遇募集失败。与此同时,管理规模持续缩水。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前海联合基金管理规模为97.51亿元,较高峰期缩水80.35%。这表明公司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减弱,投资者对公司的信任度下降。

从产品结构来看,该基金公司产品结构单一,前海联合基金以固收类基金为主,权益基金规模较小。

图源:罐头图库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14日,前海联合基金的基金规模中,债券型产品占比最大,达到81.18亿元,而混合型和货币型的基金规模分别为8.81亿元和7.5亿元,FOF基金规模更是仅有179万元。这表明公司在权益类基金等其他类型基金上的布局不足,产品线不够丰富。”

除此之外,这家公募也未能摆脱迷你基金扎堆的困境。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新疆前海联合基金旗下25只基金中,前海联合科技先锋、前海联合国民健康、前海联合润盈短债等18只基金规模低于5000万元,最小的前海联合淳安3年定开债券,规模仅3.59万元。

在公募行业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可以说前海联合基金“内忧外患”,此番引入券商成为其重要股东,是否会对该基金公司带来积极的改变?

宋清辉认为,对中小公募基金公司而言,引入券商成为其股东,在公募基金行业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产品或需要从以下三大方面布局,才有望实现弯道超车。

一是“固收+” 策略产品。所谓“固收+”策略产品,即以固定收益类资产为底仓,适度配置权益类资产以增强收益的产品,具有风险可控、收益稳健的特点,特别是在当前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市场波动性增加的背景下,颇受投资者青睐;

二是“量化增强” 类策略产品。所谓量化增强类策略产品,即在被动指数基金基础上,通过量化模型进行主动管理,从而实现超越指数表现的产品,该产品一般具有透明度高、风格稳定、费用较低的特点。当前,量化投资在A股市场十分火爆,与此同时,投资者对量化策略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也在快速提升;

三是“特色主题” 策略产品。例如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共同富裕以及养老健康等,在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步入深水区的背景下,此类产品未来有望迎来巨大的投资机会,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你认为当前海联合基金第一大股东“易主”后,这家公募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走差异化之路,实现逆袭?评论区聊聊吧?

0 阅读:3

野马财经

简介:关注金融创新的财经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