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佩孚作为直系军阀,曾参加过甲午战争。最初被苏联政府所看好,1922年越飞前往中国时,就给吴佩孚写信,希望双方能够进行密切合作。后来因为镇压二七大罢工,吴佩孚声名狼藉,成为北伐首要目标。
1926年国民军北伐,两湖战场,吴佩孚的主力被消灭。先逃四川,后回北平,做起寓公。

吴佩孚虽然北伐兵败,但面子上派头十足,保留司令部的编制,家里养着好几百人,卫队,副官处,总务处一个都不少。吴佩孚没有产业,没房,没地,就靠朋友周济。在北平的花销主要由张学良供给。
一、吴佩孚收钱不办事
1935年,日本人准备在华北建立所谓“维持会”,想让下野赋闲在家的吴佩孚来组织大局,实际上就是让他当汉奸。
吴佩孚不是不想出山,不然留全套司令部人马干嘛。他只是在寻找机会,寻找让他能够东山再起的机会。
借助日本人的势力吗?这事他做不出来。会被人戳脊梁。他要维护自己的羽毛,要做“不纳妾、不积金钱、不出洋、不走租界”的玉帅。
不过,吴佩孚不想为日本人做事,可对日本人的钱大大的喜欢,就是每天几百号人的人吃马喂,加上日常的人情礼往,常常显得捉襟见肘,坐吃山空。
于是,他不拒绝北平日本特务机关长xxxx郎大佐的游说,他更看重那5万大洋的见面礼,照单全收。东拉西扯一通,还没等到大佐谈到正题,他便招呼着送客。
这位大佐一看,是不是吴大帅嫌这5万大洋不够口,那就再加5万,为了扶持一个伪政权豁出去了。第二天又拉来了5万大洋,吴佩孚别提有多高兴了,又是云山雾罩一通,没等大佐说来的目的,又是大手一挥送客。
第三天,大佐直接拉来10万元大洋,又是陪聊一天,吴佩孚故伎重演,大手一挥送客。大佐懵了,这是吴大帅还是那个张大帅?
第四天,大佐再来拜见吴佩孚,吃了闭门羹。大帅生气了,嫌他军阶太低,说他一个上将军陪一个大佐聊了三天,已经给足了他面子。再来烦他就是自讨没趣。大佐回去剖腹自尽。
还有一种说法,说日方每月派人送4000元给吴佩孚,让他做日本人的高级顾问,吴佩孚让自己的夫人张佩兰把钱收下,至于高级顾问一事,既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日本人见吴佩孚收了钱,很是得意,而吴佩孚自有自己的算盘,他是只收钱不办事。
二、日本军医切断其气管

本来小气的日本人先后拿出20万大洋,拉拢吴佩孚,可以说是下了血本。大佐无法交差,于是引咎剖腹。
不过日本人从来不做血本无归的买卖,不但是长记性,而且特别记仇,展开报复。
1939年11月24日,住在北京东城的什锦花园胡同11号的吴佩孚,吃羊肉馅饺子,骨头渣子卡在牙缝里,疼痛难忍。德国医生的建议是立刻拔牙。偏巧的是,德国医生所开设的诊所正好在东郊民巷里,而租界吴佩孚是不去的。
找来找去,随从领着一位日本医生进门了。拔牙之后又是牙疼不止。
随后华北汉奸齐燮元及情报科长川本芳太郎受命于土肥原贤二,带着日军医生一同来到吴公馆。
吴家人并不知道,带着日本医生来的随从,其实已经被土肥原贤二收买。
1939年12月4日。手术当天,日本军医一刀下去,吴佩孚惨叫一声,喉管断开,血流如注,抢救无效,当晚气绝身亡。终年66岁。
1939年12月5日,又有《新民报》报道认为:吴佩孚死因是牙病而引发的败血症。
当时陪都重庆的国民政府,为吴佩孚举办万人追悼会,追认其“陆军一级上将。”
1924年9月,吴佩孚照片登上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成为第一个登上该杂志的中国人。
吴佩孚的真正死因,随着历史的烟尘渐行渐远,愈加扑朔迷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