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虎城躲不过杀身之祸的重要原因

见谈历史 2024-11-06 04:21:33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临潼对蒋介石实行“兵谏”,扣留来陕督战的蒋介石,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构成杨虎城躲不过杀身之祸的重要原因:

一、杨虎城最初的立场是坚决要求杀掉蒋介石。

杨虎城觉得蒋介石这人说话不算数,要是抓了又放了,那就是放虎归山,留下祸根。

1936 年 12 月 13 日晚,杨虎城召集十七路军的高层将领,商量处理蒋介石。多数人觉得应该趁这个机会把蒋介石杀了,要不然以后蒋介石肯定会对十七路军进行报复。杨虎城深以为然。

周恩来和张学良都坚决反对这样做,张学良认为,如果杀害蒋介石,将会再次引发内战,并且他自己也会被人指责为不忠不义

周恩来强调,发动兵谏并不是为了杀害蒋介石,而是旨在迫使他抗日。要是杀了蒋介石,最终只会对日本人有利。

在周恩来和张学良将军的劝说下,杨虎城无耐决定接受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1936 年 12 月 24 号夜里,张学良跟杨虎城为放蒋一事吵的不可开交,甚至决裂。

张学良觉得让蒋介石口头答应即可,杨虎城主张必须签字保证。

杨虎城一直坚决反对张学良多次想释放蒋介石的行为。

对此,一直亲身经历的蒋介石,对于杨虎城恨的是咬牙切齿。

所以,蒋介石一直认为,虽然杨虎城和张学良同时发动了西安事变,但是,杨虎城才是这场事变的主谋。

二、在西安事变中,为了保护蒋介石,国民党方面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事变中,许多国民党高官不幸遇难。其中大部分是蒋介石的亲信将领,甚至包括他的亲属在内。其中包括国民党元老邵元冲、蒋介石的亲侄孙蒋孝先(还是蒋介石的贴身警卫副官),以及宪兵二团团长杨国珍和宪兵三团团长杨震亚。

蒋介石身边的警卫部队有几十人受伤或死亡,他身边的高官中像侍从室主任钱大钧也受了伤。也有二十多人遇难。外围的警卫部队也遭受了重大损失。

三、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不仅让蒋介石颜面尽失,而且根本破坏他的“剿共大业”。

西安事变,不但让蒋介石在国内国际上彻底丢了人,更重要的是迫使蒋介石不得不放弃对共产党的“剿共”计划,转而寻求和平解决的方式。

在蒋介石的推断里,如果没有杨虎城等人发动的西安事变,那么,兵力只剩下几万人的西北红军,完全有可能被他剿灭。那么,国民党将一统天下。

西安事变后,完全改变国内政治军事格局。

国民党被迫承认共产党的合法地位,国共两党经过谈判达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协议,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一变化使得蒋介石不在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四、杨虎城17路军与红四方面军秘密签订互不侵犯的《汉中密约》

1933年6月1日,徐以新代表红四方面军与杨虎城签订了“共同反蒋抗日”的《汉中密约》,又称《巴山协定》。

杨虎城送给红四方面军一份国军密码本和川、陕、甘三省部分军用地图。助力红军长征胜利。

张国焘在《我的回忆》一书中写道:“我们配合中央红军的军事行动,是在1934年12月间“至少约有两个月的时间,中央红军是完全依靠我们供给情报……这就是杨虎城送密码本,使红军能够掌握国军动向。”包括毛主席、朱老总都高度评价红四军的电讯工作。

1949年9月6日,重庆解放前夕,毛人凤受蒋介石指示,将杨虎城及秘书家人一共8人,在重庆戴公祠军统特务杀害,并用硝镪水毁灭尸体。

0 阅读: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