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授衔,一空军少将愤怒扯下肩章:我以后再也不穿这身军装了

方圆君喜欢阅读 2024-08-03 01:34:59

1955年9月,新中国举行了历史上的首次授衔仪式,共授予元帅10人、大将10人、上将55人、中将175人、少将802人。

实行军衔制,不仅是军队正规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同时也是对从革命战争年代走过来的各级将领功劳的肯定。

然而,在这个普天同庆的日子里,一位空军少将却突然当众扯下了自己的肩章,狠狠摔在地上,接着大声说道:我以后再也不穿这身军装了!

这位空军少将是谁?他为何会在如此重大的场合,做出这样的举动呢?

这名将军正是原福州军区副司令员——段苏权。而他之所以会如此愤怒,是有原因的。

翻开段苏权将军的简历,我们可以看到,他10岁参加革命,14岁入党,18岁就被任命为黔东独立师政委兼黔东特委书记,领导创建了黔东革命根据地。

解放战争时期,他又历任冀热察军区司令员、四野第12纵队司令员、东北军区副参谋长等职。

除此之外,他还是新中国空军最早一批亲自驾机上天的高级将领。

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他又作为大东沟志愿军空军司令部第一副司令员兼空二军军长入朝参战。

作为志愿军空军的高级将领,段苏权对空军取得的战果非常严谨,决不允许谎报战果。

比如,当时“志空司”的一份战果中指出:我军米格-15打美国的F-86是1:1平。

结果,段苏权在经过仔细调查后,发现该战果存在较大的水分。按照当时中美空军的实力对比,能达到二比一就已经很不错了,一比一的战绩明显是不科学的。

然而,段苏权的意见却被压了下来。

事关重大,段苏权只能将此事上报给彭老总,并附上当时24名飞行员40天的战绩和损失等资料。

而后,空军司令员刘亚楼、政委萧华为此作了书面检讨,“志空司”的有关领导也受到了处分。

但令人遗憾的是,段苏权也因他的正直付出了代价:1953年底,他成了干部审查的重点对象,而调查的重点就是他在1934年11月底至1937年11月这一段掉队后又归队的历史,看他是否有投敌的嫌疑。

而这段时期,正是他担任黔东独立师政委的时候。

1934年10月下旬,年仅18岁的段苏权临危受命,被任命为黔东独立师政委。

这名义上是一个师,其实只有1000多人,而且其中还有300多人是伤病员。至于武器装备则更是少得可怜,全师只有轻重机枪3挺、步枪300支,子弹不足2000发。

而他的任务是要牵制住湘、黔、川三省的敌军,掩护主力部队转移。

别说是战斗力不足一千人的部队,就算是一个正规军,也很难完成这一艰巨任务。尽管任务非常艰巨,但段苏权没有丝毫推辞,而是毫不犹豫地领受了任务。

在之后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段苏权与师长王光泽一起,带领黔东独立师与敌人周旋,在有效阻滞敌人进攻的同时,部队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到11月23日,见掩护主力的任务已经完成,他们准备跳出敌人的包围圈,与主力会合。

结果,他们刚进入到四川省秀山县梅邑镇时,就遭到了敌人的伏击。战斗中,段苏权不幸被子弹击中了右脚踝,骨头碎裂,鲜血直流,当即便倒在了地上。

但敌人依旧穷追不舍,部队必须迅速撤离。在此危急关头,师长王光泽只好将他安置在老乡家里。段苏权就这样“掉队”了。

不久后,部队又遭到了敌人的伏击,大部分战士壮烈牺牲,师长王光泽也英勇就义。

那么,段苏权怎么样了呢?

因负伤被迫“掉队”后,段苏权就一直在找寻党组织,但由于伤势太重,加之敌人又在四处打听他的下落,他只能先隐姓埋名,等待时机。

1937年下旬,“掉队”3年后的段苏权终于归队了!

然而,正是因为这段历史,导致他被一些认为是“消极归队”,最后还被划入了有“历史问题”的人。在授衔时,段苏权也因“有历史遗留问题”被“暂授少将”。

当然了,按照段苏权的功劳是完全可以评个中将的,仅评少将,也难免会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

但仅从军衔的高低来说,授予段苏权少将也是无可厚非的,他有功不假,但也不是没有犯过错误,在辽沈战役期间,他率领的八纵一开始就出师不利,甚至还险些丢掉了阵地。加上他那直率的性格,在军中也得罪了不少人,所以在授衔时也难免会有人从中作梗。

不过,段苏权虽然仅被授予少将军衔,但他后来的职务也是比较高的,1967年6月,他还担任了福州军区副司令员,而后又历任解放军军政大学副校长、军事学院政委等职。

1993年9月28日,段苏权将军因病去世,享年78岁。

值得一提的是,他是所有开国将帅中,唯一一位没有穿着军装而穿着中山装入殓,且骨灰盒上没有覆盖军旗的高级将领。

至于他的功过是非,自有后人评说!

0 阅读:0

方圆君喜欢阅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