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种草内容,才能让生意走得更远?

科技不单仁行 2024-07-18 04:21:43

本文首发于“单仁行”公号,订阅“单仁行”公号

从企业家的角度探究商业本质

01

最近我跟很多同学都在讲一句话,视播时代,内容和传播是企业新的核心竞争力。

不管是C端企业,还会B端企业,甚至是2G企业都是如此。

为什么这么说?

我们讲过去做生意的5个要素是“供、需、人、货、场”。

我要有好的供应链能力,能针对目标对象的需求提供合适的产品,然后,我们选择合适的地点,不管是线下还是线上,我们跟顾客接触,或者是等着顾客主动搜索来完成交易。

但是,今天我们会发现,过去无比顺滑的链条就像是生锈了一样,每个环节运转的效率越来越慢,得到的结果越来越少。

什么原因呢?

一方面是竞争强度在加大,同质化的产品越来越多,每个行业里真正做到产品技术绝对领先的企业永远是少数。

另一方面是顾客的选择越来越多,越来越挑剔,就像贝索斯说的“顾客最大的需求就是他们永不满足”。

所以,想要让一个生锈的链条重新焕发活力,再源源不断的产出结果,就必须要加入“润滑剂”。

这个润滑剂是什么?

就是“连接”。

连接其实早就存在于每个环节当中,只不过在卖方市场的时候,我们可能稍微一用力,打打广告、做好关键词,建设好官网,做好落地页,供给和需求、人和货就连起来了。

当然,在搜索电商阶段,最大的难点是关键词能不能用到,卖家的关键词买家会不会搜,买家的关键词,卖家有没有布局。

但在今天的视播时代,传统方法依然在起作用,但成本越来越高,无形中降低了我们的产出。

短视频直播平台在汇聚流量的同时,也让连接能力远比任何时候都要重要,内容和传播成为企业必修的功课,也是企业全新的核心竞争力。

一个没有内容,不会传播好内容的企业必然走不太远,就像今天国家也在说,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故事。

那么,怎么做好内容,传播好内容,让我们的生意走得更远呢?

02

首先,谁是我们内容的目标受众?这个问题要搞清楚。

在全域内容营销的范畴里,我们讲究三个人群,核心人群,种草人群,泛人群。

核心人群是马上就能成交的核心对象,他是我们核心影响和渗透的关键,也是品牌变现的关键人群,就像成熟的果子,马上就可以采摘的那一部分。

种草人群,是销售主力军,是能够通过内容激发转化的准消费人群,假设你的目标市场是中小企业主,种草人群就是初创企业主和微型企业主,就像树枝上刚刚挂果的那一部分。

而泛人群,他们不一定是品牌目前的购买用户,但需要品牌不断用内容培养的未来受众,如果你的目标市场是企业主,就是那些可能准备创业的人群,就像可以开花结果的树枝。

我们需要通过持续性的内容输出,去一层层筛选出不同的目标对象。

所以,我们就要搭建像毛细血管那样的内容体系。

一方面朝着“转化”的总目标持续不断的供血,另一方面各司其职,按照不同的内容框架和人群特征进行细分,建立不同的帐号,它们就像分布人体的各个血管。

03

当然,我们绝大多数的内容营销,都会从打造IP开始,也有很多同学问过我,IP该怎么做?

我认为,已经被验证可行的商业IP有两种方式,创始人IP和品牌IP。

首先,创始人最合适做IP。

原因很简单,让其他人做,很容易被对手挖角,但是创始人不会。

而且,创始人往往都是行业专家,也最能代表企业,他们对自己的产品、品牌有着很深的感情。

我每次去到单仁牛商的学员企业走访,我们很多同学对自己的产品、公司历史、创业经历那叫如数家珍、娓娓道来,讲的不仅真切,又有很多干货,特别感人。

只是很多同学不愿意上镜,但是,从理论上来说,老板去讲这些肯定更有感染力,效果更好,这一点很难有人代替。

当然,创始人做IP是为了什么?

当然是有流量、有影响力,有了这两点,才能做到卖货顺其自然。

我们可以定位在一个细分的赛道,但是,在内容上,千万不要只做精准内容,除非我的领域和品牌已经足够大了,大众都已经熟知了。

要不然,本身我的领域就比较小,内容全部都是跟自己有关的精准内容,那就太垂直了,太小众了,平台给我们推送的流量就会越少。

所以,我们必须把专业内容和大众内容穿插起来,用泛话题去吸引潜在用户,先吸引注意力,再用精准内容吸引有即时需求的用户。

同时,一定要融入热门话题,并且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如果不做热门话题,我就和社会脱节了,无法让平台借助某些热点关键词推流。

但在热门话题里,创始人IP必须讲出自己独到的看法,随波不逐流,入乡不随俗。

第二种是品牌IP。

如果不愿意做创始人IP,那就可以考虑做品牌的IP。

想要让企业品牌实现种草,内容上必须围绕着品牌的核心价值去展开,也就是需要给用户统一的品牌心智价值,就像单仁牛商=“网络营销”、“全域营销”、“实战”、“系统”等等。

企业品牌种草,如果没有抓住品牌的核心价值,就会出现我们每次写出来内容不一样,形也散,神更散,这就是在种杂草、种野草。

内容创意怎么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我们讲任何内容,最后都要回归到产品的核心价值上来,能够潜移默化的彰显公司优势,为销售成交做准备。

内容种草,可以归纳成“HNA”公式:H是集中力量在核心价值点,引爆品牌,形成记忆;N是找到N个核心场景,多纬度表达核心价值;A就是在全平台矩阵账号上,海量发布,要急风骤雨般的进入用户心智,进入不了,就把他们包围起来。

所以,针对我们下一条即将要发布的内容,永远先问问自己,这条核心的主题是什么?我要给别人看的价值在哪里?我在解决别人什么问题?

我不是为了热点而热点,不是为了流量而流量,而是要真正具备这种内容营销的思维和能力。

04

当然,做内容是一件脑力劳动,但内容的创作是一门可以利用技术提升效率的工作。

我们很多企业会觉得,原创的内容能力太难练成,但很多连续性的营销文案、素材、脚本,今天是不是可以借助于人工智能去进行创作呢?

比如单仁牛商的专业营销AI,文思子牙,在这方面就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

它可以帮助企业生成各种的文本,特别是当我们梳理出视频创意的主题,就能直接利用文思子牙AI针对不同产品,不同的对象生成不同的完整内容。

同样,我们还可以把批量的视频内容喂给文思子牙AI进行训练,让AI进行总结,获得灵感,快速生成新的高流量、高转化、高成交的内容。

对我们企业的创作者来说,只要关注那些爆款视频,把文案复制下来,然后让文思子牙营销AI改写和总结,就可以逐步养成自己的风格,培养自己的原创内容能力。

而且,我们也在迭代文思子牙不同的场景和模板,就像董宇辉式的内容风格,那种小作文,我们已经在文思子牙上进行了复制,有了自己的模型,企业可以马上就做到类似的内容创意。

所以,我们同样要学会用这个时代高效的AI效率工具,去提升我们的内容能力,真正把握到视播时代的红利。

今天,全域品牌化的内容营销浪潮才刚刚开始,我们就是让品牌产生全平台的共振效果,不管目标客户走到哪里,都能够刷到我们的品牌内容,这也是全域营销的核心价值。

责任编辑 | 罗英凡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0 阅读:0

科技不单仁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