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江以东十九县,尚能归附,皆清季赵尔丰之余威,于民国以来诸边将无预也。——李思纯
1905年5月,川边藏区的巴塘土司煽动当地民众和喇嘛叛乱,杀死驻藏大臣凤全,川边震动,是为巴塘之变(也称巴塘之乱、巴塘事变)。而后,四川总督锡良以四川提督马维骐率军进剿,并以建昌道台赵尔丰协同马维骐赴巴塘平叛,这也是赵尔丰第一次接触川边藏区事务。
赵尔丰,字季和,祖籍辽宁辽阳市,其兄为盛京将军赵尔巽,是清末难得的干吏,曾任静乐、永济等县知县,颇有政绩,为官清廉,深受山西巡抚锡良赏识,锡良调任四川总督后,赵尔丰亦随锡良到四川任职建昌道台。

彼时,英国人正加速对西藏的侵略渗透,西藏地方部分上层贵族与清廷离心离德严重,清廷在西藏的统治实际陷入名存实亡的状态,本来驻节拉萨的驻藏大臣只得在巴塘上班,所谓“遥领”而已,英国人还支持川边的土司反叛清廷。为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清廷在川边实施改土归流政策,遭到了当地土司的抵制,并酿成了前面的巴塘之变。赵尔丰一到巴塘就力主铁腕镇压,对叛军绝不姑息,桑披寺之战后,赵尔丰更是力排众议处死数千名叛军俘虏,一举根绝后患。赵尔丰也因为铁腕行事手段,被称之为“赵屠夫”。虽然手段残忍,但确实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在赵尔丰的打击下,巴塘叛乱迅速被荡平,朝廷后来干脆任命赵尔丰为川滇边务大臣,全权负责在川边地区的改土归流事宜。

赵尔丰在川边藏区相继废除了明正、德格、巴塘、理塘为首的大小土司,将原先土司领地改为州县,任命流官治理,川边由此纳入清廷的直接控制,改土归流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也为后来清军收复和经营西藏奠定了基础。
1908年2月,清廷任命赵尔丰为驻藏大臣,兼领川滇边务大臣,着手收复西藏事宜。赵尔丰以巴塘为基地积极训练兵马、积蓄粮草,并从成都添置大量新式军械。西藏噶厦得知赵尔丰在巴塘作厉兵秣马之态,于是先发制人命令西藏叛军进攻巴塘,结果被清军大败。赵尔丰趁机发起收复西藏的战役。经过赵尔丰调教的清军,战斗力彪悍,迅速就收复了江卡、贡觉等地,并突破叛军拒守的丹达山防线,攻克叛军重要据点达江达宗,距离拉萨仅6天路程。消息传到拉萨,达赖喇嘛仓皇逃亡英属印度。不久后,赵尔丰收复拉萨,西藏光复。

赵尔丰收复西藏后,准备效法川边在西藏实施改土归流,以强化中央集权,但因为此时的大清帝国已经进入了“死亡倒计时”,1911年4月,“保路运动”爆发,四川总督赵尔巽因处置不力,被调任东三省总督,朝廷将赵尔丰调任四川总督。赵尔丰遂从拉萨返回成都主持工作,他在西藏改土归流的梦想也戛然而止。
当年8月2日,赵尔丰从拉萨抵达成都,因为久在川边、西藏,赵尔丰对内地的革命形势不甚了解,再加上传统的“忠君思想”,赵尔丰将“保路运动”视为叛乱,下令清军对成都的保路运动组织进行镇压,酿成了“成都血案”。由此更加激化了矛盾,各地保路同志军纷纷起义,旬月之间,四川大半州县被保路同志军攻占。清廷不得不从湖北调兵入川镇压,最终导致湖北空虚,革命党在湖北省会武昌发动起义,半年内,清廷覆灭,是为辛亥革命。

而赵尔丰因为在保路运动上处置失误,使得他被革命党视为镇压革命的“刽子手”。1911年12月22日,赵尔丰的部将尹昌衡以“革命”的名义处决了赵尔丰,这位收复西藏、经营川边的守土英雄就此殒命,诚可惜哉!如果知道是这样的下场,也许赵尔丰最好的归宿就是雪域高原,可惜这一切都已不可挽回。章士钊曾为赵尔丰写的挽诗,或许是对他一生最完美的诠释:
“晚清知兵帅,岑袁最有名;岂如赵将军,川边扬英声。”“政变始辛亥,全川如沸羹;纵贼舞刀来,丧此天下英。”
所以就可以忽略他屠杀革命者的罪了?而且后来的革命者又不是没有去保卫疆土,继任的四川都督尹昌衡和蔡锷一起打到了藏边,可是袁世凯强令二人退兵,所以最该骂的是袁世凯!
在时代大变革面前,每个人是很难分清对与错。
现在四川的藏区就是赵尔丰改土归流的功劳,不然四川藏区也是现在西藏自治区的一部分
奴清就是无智无德的寄生体,它提倡重用那些道德和学识都劣等的奸戾小人,如孙之獬洪承畴吴三桂晋商等。举个简单的例子说说奴清的文明退步,从先秦开始到明朝,书籍是有标点符号的。奴清搞四库全书把古书的标点符号全去掉了。
为清朝殉葬的能人,可惜
必杀之人
[流鼻涕][流鼻涕]人类历史长河中唯一一个卖国皇族满人和它们的狗曾国藩竟然还有后人?!?天地有私,天地有私,天地有私啊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