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出门买菜,在街头碰到了一种十分鲜嫩,十分入眼的小菜。
之前没见过。所以,有点少见多怪,大惊小怪,十分稀罕!
是一个老农,站在一个街口拐角处,卖蔬菜,装蔬菜的竹筐子里,装着这种菜。
不多,一小把而已。

特别鲜,特别嫩,特别好看,青翠欲滴。
大概的情况,可能是,已经卖的差不多了,只剩下这一小把了,与几颗白菜、莴笋,还有一把蕨菜,一起放在框子里。
给人的第一眼,鲜嫩鲜嫩,胖乎乎的,我以为,是花生芽。
再仔细看一眼,不是花生芽。似乎有点认识。这不是鱼腥草吗?

但是,不像平时见过、买过的,那种鱼腥草。
野生鱼腥草,没有这么嫩,这么好看。
如果杆子有这么长的,就不会有这么嫩,杆子也没这么粗大,叶子比较多,老到嚼不烂。
如果是杆子比较短的,虽然嫩,但不会有这么肥胖。
很明显,这是人工种植的鱼腥草吧?

又白又红,鲜艳夺目,一看就很脆!貌似还没有见过阳光吧。
我想买,便问老头:“多少钱一斤?”
“八块。”
“这么贵!”
老头回道:“超市也是这个价。”
超市里有吗?
我没看到过。只见过肥大的花生芽,薄荷苗,金针菇、平菇的幼苗,密封在一个个小塑料盒子里。

最近我很少去超市。
不过,即便超市里有这种折耳根卖,应该也是最近一个星期内的事。七八天以前,去过一次超市,那会儿还没有。
我有点好奇。
这种鱼腥草苗,是用了什么方法,能种得这么鲜嫩,这么肥大,这么好看呢?

种植过程,有没有什么科技与狠活啊?
比如,种在不见阳光的暗房里,地窖里。或者,埋在土里,施上一些增肥剂,催高剂,上面铺满厚厚的草或者薄膜,让发了芽的鱼腥草,疯长,却见不到阳光。
这样一来,它能快速长高,非常鲜嫩,不会变老。
我第三次打量着这些鱼腥草。没有一颗有缺失,有虫咬的迹象。我猜想,一定是打了杀虫剂吧。

打过农药的鱼腥草,能吃吗?
我想买,又担心蔬菜不安全。就问老头:
“是从市场上批发的,还是你自己种的?”
老头自豪地说:“我自己种的!”
我又问:““这个样子的鱼腥草,是怎么种出来呢?”
不料,老头支支吾吾,不肯说。
似乎有秘密!
越发激起了我的好奇心。
如果是自己种的,有什么不能说的吗?
我便一个劲儿地追问:“这么嫩,这么肥,它是怎么种出来的呀?”
老头一时语塞,抓耳挠腮。

好一会儿,才结结巴巴地说:“就是……就是……就是像韭菜那样的种植方法。”
韭菜的种植方法,我知道。
将种子埋进土里,撒上草木灰,浇点水。不久,就会长出嫩叶子。
等长到一定高度,就可以割了。
割完韭菜,在刀口处,再撒上草木灰,过不久多,韭菜就又会长出来。
割完一茬,又一茬。
但是,鱼腥草的种植方法,肯定和韭菜不一样。
韭菜是露天的,是可以晒到太阳的。所以,绿油油的。
而长得这么高,又这么嫩的鱼腥草,肯定不是露天的。应该是,没有见过阳光的。

但是,老头顾左右而言他,就是不肯说清楚,鱼腥草的种植过程。
我在心里,琢磨了几秒钟。
估计,他是担心我,偷学他的种植技术吧。
毕竟,这种鱼腥草刚上市,物以稀为贵,卖相又好,销量不是错的。
老头可能担心,别人抢走他的生意。
而我担心的是,除了这一点顾虑,会不会,有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科技与狠活,使老头不敢说呢?

犹豫中,我再次看了看,走了几步,又回过头来。
它太诱人了,舍不得!
还是想买,想尝个鲜。
于是我说:“剩下的这点,七块,我全要了。称一下。”
老头讨价还价:“七块五。”
“不,就七块!”
见我全要了,老头不再坚持,全都卖给了我。一共才一斤多一点,八块多钱。
拿回家。
立刻饶有兴致地,择了一小半,冷水清洗三次。打算烧点开水,烫一烫,凉拌。
但是,看它又嫩又脆,我改变了想法。
热开水烫过的鱼腥草,肯定蔫巴了,将鲜嫩和清脆,都烫没了,就不好吃了。
于是,改用温开水,加点盐巴,泡个三五分钟,捞起来控水。

放点生抽酱油,放点陈醋,加点油呛辣酱,搅拌均匀。
成了!
可以吃了。夹起两根,送进嘴里,嚼吧嚼吧。
酸酸的,辣辣的,嘎嘣脆。
真好吃!

中午的主食,是水饺。前几天包好的,自己绞的肉馅,保存在冰箱里的冻水饺。
有了凉拌鱼腥草,就用不着,再给水饺单独准备蘸水了。
一口水饺,一口鲜嫩的鱼腥草。
味道不错!

这种时候,什么科技与狠活,杀虫剂,增肥剂……已经通通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晚上打算吃鱼,青鱼。
那就,晚上再来一顿。凉拌鱼腥草,搭配红烧鱼块,可以去腥,应该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