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和平解放,我是拼着三个死……但是我拼着这三个‘死’走人民的道路,终于成功了。”——傅作义
1949年1月最后一天,解放军阔步迈入北平城中,不费一兵一卒,北平和平解放。千年古都得以和平解放,离不开傅作义的努力。在共产党锲而不舍地给他做了将近一年的思想工作之后,傅作义终于分清利弊、面对现实,为最大可能保全古都和人民,同意投降于我党,城内守军撤退离城,接受和平改编。
傅作义的让步,冒着极大的压力和危险。为阻止傅作义和平让出北平,蒋介石处处阻挠。但在看清国民党败局已定之后,为了保全城内守军和人民,傅作义为全局考虑还是接受了我党的谈判,和平解放北平。
此举使得平津战役以胜利结束,离全中国解放更进了一步。为了表彰傅作义的功绩,在新中国成立后进行职位安排时,毛主席不同意让傅作义屈才当个行政三级部长,让有关部门再做考虑,一定要让傅作义当个部长。
就这样,在毛主席的坚持下,傅作义任职水利部部长,干起了老本行。这个部长一当就是22年,为新中国水利事业奠定了基础。
傅作义出生于晚清时期,亲眼见识过朝廷腐败带来的灾祸之后,小小年纪的傅作义便疾恶如仇。早在辛亥革命爆发时,他就当起了学生排排长,此后人生大部分时间都用在革命与抗战中。
但在1949年接受我党和谈前,傅作义和我党并不是一路人。
军阀混战时期,傅作义隶属于阎锡山的晋军。因能力出众,他在军中升职极快,到了1927年,他已被提拔为中将师长。他在军阀混战中屡立奇功,但最终迫于客观形势被迫接受改编,成了国防军。
因参与混战,他一度被张学良软禁,在他人的帮助下得以逃脱,才有后来在抗日战场的英勇表现。
傅作义虽多次参与军阀夺权,但在其心中,祖国山河还是最为重要的。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他便开始呼吁全国通力合作,一致对外,将侵略者打跑。
这也正是他和蒋介石的矛盾所在,蒋介石为私利,而傅作义心怀大义。此矛盾日后不断膨胀激化,到了新中国成立前夕,国民党败局已定的情况下,两人还因此产生分歧。蒋介石不愿白白交出北平,却也无力与我军抗击,只一味强求傅作义死守在城中,一度阻挠他与我军和谈。
但傅作义何等聪明,尽管对投降我党有顾虑,在三次和谈后明确城内守军性命无虞,且能改编融入共产党之后,傅作义正式在协议上签字,和平交出了北平。
此举让毛主席十分欣赏,傅作义加入我党前期而惴惴不安,担心被治罪,但其实毛主席心里只惦记着要重用他。
1949年建国之后,在安排各部门的职位时,傅作义原本是被安排为行政三级干部。但毛主席连连摆手,认为这会浪费傅作义的才华,起码也要让他当个部长才行。
考虑到傅作义在水利建设方面颇有造诣,毛主席便任命他为水利部部长。虽是部长,前期建设工作也得亲力亲为,无疑也在考验着傅作义。但在这个苦差事上,傅作义一干就是22年,从未因苦而退缩。
这个苦活,他干得滋滋有味,一方面也是为了回馈毛主席的“不计前嫌”。他自比为“戴罪之身”,在新中国却还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和信任,使他更努力地投入水利建设中去。昔日毛主席硬要给他一个部长,果然没有看错人。正如昔日北平和平解放不能没有傅作义一样,新中国的水利建设 也正是因为有了他,才迅猛地发展了起来。
傅作义虽曾是敌对阵营,但他深明大义、弃暗投明,加之有一颗诚挚的爱国心,即便是半路加入也能得到国家的人民的尊重及信任。毛主席非要给他给部长当当,也是看中此人身上无穷的能力与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