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怪孩子了,不是他不会社交,而是因为两件事没做好

香香米 2025-02-08 16:22:44

01

注意力在事在物不在人

春节期间,在儿童游乐园陪孩子玩,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我家二宝第一次来游乐园的时候,注意力被游乐园的设施吸引了,玩一会儿球,玩一会儿积木,玩一会儿沙子,完全沉浸在游戏中。身边有小朋友过来,他们就合作一起玩,他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这些设施和玩具上,社交是顺带的,与小朋友一起玩耍、合作都是顺带着来的。

第二天、第三天来同一个游乐园,设施玩具已经非常熟悉了,他的注意力转移到小朋友身上去了。他期望每一次都能遇到心仪的小朋友一起组队玩耍,结果却找不到小朋友玩耍了。

最后一次,目的非常明确,自言自语道:“我已经找到目标了。”于是,他追着三五个小朋友跑,不停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想加入这几位小朋友,但努力半天没有结果,垂头丧气地来找我。

我只能陪他玩一会儿了,告诉二宝:“你玩跳板吧,妈妈给你拍视频。”然后他才来了兴致,不停地在那跳。当他开始专注于这个跳板的时候,反而吸引到了其他的小朋友,一群小朋友一起跳。

“生命中的一切,都是你吸引来的。”

这句话没错,只是需要鉴别是哪种吸引方法。追着其他人用一些行动、声音吸引是最低效的吸引,而只有专注做手里的事,才是高效的吸引。

02

注意力被阻断

经常在小区见到不会社交的孩子,旁边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万分着急,不停地催促自家孩子与小朋友一起玩耍。

正因为焦急的心情,才更会阻碍孩子的社交。

孩子本身没有社交障碍,他可能是慢一些,专注地欣赏风景以及身边的事物,这个时候还没到社交的那个节点上。而大人没有看到这一现象,不停地催促他社交,反而让他无法社交了。

祖辈带娃时有一种急躁现象,特别是当自家孩子不会与小朋友玩耍的时候,特别心急,非常直白的命令孩子赶紧跟其他小朋友玩。如果孩子做不到,甚至会被批评一番。

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不可能意识到这些深层次的问题。父母如果命令老人如何做,可能会伤害彼此的感情,最好是用委婉的方式来告诉他们。比如等一等,让孩子慢慢来,让孩子做完一件事情,再做下一件事情,等孩子想社交的时候再社交。或者把时间线拉长,放任孩子有一两个月不与其他小朋友玩耍,在自己的世界里面玩耍,先观察再做计划。

注意力就像聚光灯,照亮前方道路,高效地完成人生使命。

注意力是一切的基础,注意力在哪,成功就在哪。

注意力不集中不是走神这么简单,而是心的力量不足,心力缩小。

注意力对成年人、儿童意义一样重要,它是生存质量的决定要素,不容忽视。

注意力是船,技巧是浆,所谓有道有术即是船浆组合。

结语

历代大哲所研究思考的核心即人的本质,不得不说人的本质一定与注意力有关,不求太精准的话,可以说注意力才是真正的你。那么,孩子的注意力到底有多重要,不用再讨论了。保护孩子的注意力就是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0 阅读:1

香香米

简介:家庭教育也是一部分人先觉醒,带动另一部分人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