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话牛情

翠巧谈文化 2024-06-28 03:26:12

在那六七十年代,牛也面临着生存的的挑战,一位乡干部到村里视察工作,以亲身经历对牛的现状做出了总结:

现在的牛有三个共同的特点。总结为′`三快'′(`′快'`是土语,是锋利),牛的屁股比锥子快;脊梁比铡子快;脖子比刀子快。'′简短的话语道出当时牛的现状,实在发人深思。就在我小的时候,特别是冬春之交,生产队死牛成之家常便饭。那也是我们那代最深刻的记忆,少年不知愁滋味,一群孩子围在一起看大人剥牛,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改善生活的时刻到了,许久的等待可以换来一户一个用桐树叶包着的牛肉。人们缺食少食,牛的命运必然好不到哪里去!

后来,改革的春风吹遍了大地神州,土地包产到户,牛也成农户的私有物件,它的命运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牛在农民心目中的作用不個量,用满满地爱受呵护着,那时几乎每家每户都养牛,耕地拉车时刻也离不开它,特别老农民与牛之难以割舍的情谊。闲暇无事时,总多倒饬牛,用扫帚在牛身上扫来扫去,一边还拔弄脱的牛毛,仿佛又在和牛私语似的,遇到牛儿生病,给牛灌了药,还要牵着牛溜上几圈,以帮助消化。

正在牛在生产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建立了特殊的感情,逢年过节,老人像对待孩子一样,特别为牛添加草料,嘴还不停地念叨着:

`′辛苦一年了,也该享受享受生活了。′’那时到市场上买牛,首先要选择的牛儿的活怎样,依照平时经验,老农观察牛头,牛尾,然后再牵着牛转几圈,心中便有了把握,对牛的脾气有了一定的把控,看上了活计然后再谈价格,还记得客户间的对袄袖的交易方式,双方都没有明言,暗地里捏指手,双方就心知肚明。

提到牛,我总有说不出酸痛,心中五味杂陈。我到了该结婚的年龄,就是家里没有钱,为了办婚事,我不得不忍疼割爱,卖了家里唯一值钱的东西,那头牛。当时的情景历历在目,此时父亲已不在人世,家中只有母亲,弟弟和我,母亲含着泪,弟弟噘着嘴,但是实在没有别的办法,含泪把牛卖掉,那时母亲总是哭着说:′′没有了牛,以后的光景就没有着落,耕田拉车靠什么呀?′′

′′唉,等过了这一关再说吧。′’我常常安慰道。

卖牛不反遭到家人的反对,同时媳妇更是埋怨不止:

'′我向你家要了多少钱,你竟然把牛儿卖掉,存心与我家难看的。′'

我成了猪八戒照镜子一一里外不是人。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所有的一切只有自己明白。

婚后,全家人最大的愿望,就是齐心协力,再为家里买头牛,那年春天,全家人没有消停,母亲拚命地喂猪,我和弟弟没日没夜地编蓆,功夫不负新心人,到年底,我家终于又买回了一头牛。这悬着了心总算有了着落。

那时的情况是牛为人忙,人为牛而累。牛和人好像有着回样的命运。牛是农民的生产工具,人也同样忙得不亦乐乎。春季割草喂牛,全家人都在忙,夏季要准备麦糠,麦秸,秋天又要备大量地玉米杆,为牛准备足够的干草。有牛全家忙,正是那时情景的写照。难以说出是喜是悲。

时间来到二十一世纪,随着大型农机的推广,用牛耕田已成为历史的陈迹,牛在人们心目的地位也发生了改变,当年的耕牛也不再吃香,而被越来越多的肉牛所取代,农民有终于在喂牛的历史中得到解脱,他们也可以走出家门,变得了农民工了,等待他们将是以活论价的时代己成为过去,人们买牛成了以肉個价了。一头牛能裁多少肉就决定着它的价值。

社会的洪流总是滚滚向前的,从牛的变迁史,我们仿佛看到时代前进的脚步。生产力的提高的标志就是生产工具的改进。毛泽东说:`′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确如他老人家说的那样。人们正在告诉牛耕的历史,正在昂首阔步迎接新的挑战,看,现在农民正在用无人机在喷洒农药呢?河南安阳等地已经推广无人收割机收割小麦了。真的是广阔天地,大有做为啊!

同时要求我们的思想也要跟上时代的脚步,告诉牛耕时代,也是在向小农经济说再见了,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新的理念迎接着新时代的挑战吧!

0 阅读:0

翠巧谈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