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不起的牛奶,赔死的奶农

安青食食 2024-07-03 15:55:19

文 | 食悟、大小财经

本文是食悟&大小财经“探路中国乳业”系列报道第一篇,主要讲我们为什么写这篇文章,有哪两个源动力?时隔十年,中国乳业顽疾解决了吗?中国奶农现状和诉求是什么?有关部门应该从哪五个方面着手,帮助中国奶农走出低谷,避免返贫,脸上露出笑容?

(一)

“志伟,你快帮处于水深火热的山东奶农想想办法,有人逼着他们杀牛,真是太LM了。”前两天,原山东奶协会长张志民,听到我微信向他打听原料奶价格的时候,第一时间把电话打了过来。

通话过程中,这位一直心怀奶农的老奶业人倍感焦虑,颇为忧愁。老张已经卸任山东奶协会长了;况且他十年前在接受我采访的时候就已经深刻剖析中国奶业顽疾,也就是当时上下游产业链割裂,才导致奶农周期性亏损,极端者不得不倒奶杀牛。

然而十年过去了,这位早已看透一切的老会长,却苦无良策。要么是行业顽疾从未改变而带来的没有盼头,要么是当下的处境更加艰难。

这是促使食悟&大小财经撰写此篇文章的第一个源动力,真心想帮助全国奶农呼吁呼吁。他们势单力薄,且农民只擅长辛勤劳作,不擅长说话反映问题。索性,这件事就由对中国奶业长期关注、研究的食悟,来帮中国奶农客观呼吁呼吁,希望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从根本上彻底解决这个产业的发展瓶颈,为中国奶业高质量发展架桥铺路。

(二)

促使食悟&大小财经写这篇文章的第二个源动力,是一杯“水果捞”。前两天,我女儿想像幼儿园那样在家里给爸爸做杯水果捞,翻箱倒柜,水果倒是有,但家里没有酸奶。于是,我就打开美团外卖,准备下单一杯酸奶。

翻来翻去,还是觉得价格太高,不舍得买,即便显示已经打出八点几折了,但仍然觉得价格贵得离谱。等到花儿都谢了,孩子说水果捞“还是用坚果代替酸奶吧”。

于是,我好像逃脱了,终于不用下单买酸奶了,实在太贵,真心买不起。

或许是消费紧缩,也或许是终端市场牛奶酸奶鲜奶价格太贵,既然没有成交,一定是消费者与厂家之间的供需关系出现了分歧。

于是,我就这个问题去咨询了某知名乳品品牌的创始人、董事长,为了保护商业隐私,我们先不透露他的名字。

询问过后,我决定写一篇文章,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解读一下这个长期困扰中国奶业、中国乳业的老问题、大问题。我们不站在任何一方,既不倾向乳企,也不一味偏袒奶农,因为不客观就没有参考价值。

食悟&大小财经希望这篇文章可以放到中国奶业协会、农业农村部和其他相关部门的会议桌面上,集中讨论一下中国奶农和中国乳企的生存发展问题,这个问题也是时候拿到桌面上来讨论讨论了,因为国家最高领导人曾说过:“我们现在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人民最需要什么,我们抓什么”。

(三)

“多产奶反而成了一件让人头疼的事情”。这句话给我的印象尤其深刻,这是9年半前,2015年1月14日,一位山东胶东半岛的奶农在接受我采访的时候说的一句话,当时我正在第一财经日报做记者,监控到选题后,跟领导汇报并得到调查批复后,第一时间赶到山东,从胶东到济南,深入采访后发布了一篇调查报道。

再回首翻看这篇报道,“多产奶反而成了一件让人头疼的事情”,接受采访的奶农说出的这句话,到现在让我印象深刻,反映了农民的苦恼,苦闷,以及矛盾交割的纠结心情。

身为农民,作为奶农,理应是多产奶多收入,多产奶应该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情啊!为什么多产奶却让人头疼?!

原因在于,奶农当时养殖奶牛的饲料成本一涨再涨,而乳企对他们的生鲜奶(也称原料奶)的收购价一落再落。收购价格下跌,你如果全部收购也行,乳企还限量收购,不仅限量,还以各种理由(比如不达标)限制价格。限量不收购的那部分生鲜原料奶,奶农只能以更便宜的价格卖给奶贩子,或者直接倒掉。

记得当时我采访调查的时候,山东原奶收购价在3.3-3.5元之间。

十年过去了,时针来到了2024年,根据食悟刚刚从山东奶业知情人士那里了解到的信息,目前原奶收购价在3.3元/公斤左右。

同样的原奶收购价格,但奶农的生存处境更加艰难。

张志民介绍,有的乳企特别耍流氓,不仅限量采购,“还逼着奶农杀牛”。“杀不杀牛怎么轮到乳企来决定了?”张志民认为,这是把奶农往死了逼。

让奶农杀牛,的确可以短时间内立马减少供应,减轻乳企的奶源过剩压力。但一旦行情好转了,回暖了,农民怎么办?已经把牛都杀了的奶农再重新开始采购小牛,开始养,别说没有采购资金了,即便等他们再重新把奶牛养起来,能确保就一定能够赚钱吗?

可是某乳企奶源部的领导,他怎么会考虑那么长远呢?他又怎么会为奶农考虑那么长远呢?

他要对业绩负责,业绩不好,或者处理不妥当,他就有可能下课。

既然乳企自负盈亏,奶农指望不上,那奶农所面临的生存发展难题,总该有人,或者有相关部门来重视重视吧。虽然奶业在整个农业板块占比不大,但也事关以奶牛养殖、奶山羊养殖为主的农民的切身利益,事关脱贫攻坚,事关乡村振兴,事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根据食悟&大小财经的专业研究,我们呼吁相关乳企和相关部门及时出面:

一,引导奶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合理优化牛群结构,围绕当地乳企需求,构建有特色、高质量的养殖业发展模式。

二,帮助农民根据行业周期、季节性因素来调整产能供给,从生产端规避产能过剩的形成,确保奶农好牛奶卖出好价格。

三,地方政府部门切实出台政策,将绿色牧场跟当地旅游有机结合起来,在强化环境保护的同时,也让最美牧场成为游客的打卡地,并提高游客旅游体验,参与奶牛挤奶,参观小牛犊生产,尝鲜加工厂新出炉的鲜奶酸奶等乳制品。比如,光明乳业、认养一头牛等乳企的牧场都很美很现代化。

四,组织奶农不定期到合作乳企参观,交流,探讨。奶农很苦,乳企也难,产业链上下游应该增加互信,相互理解,共渡难关,共享发展。通过这种交流互动,让奶农更加了解乳企,让乳企更加懂奶农的艰辛,这样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倒奶杀牛的极端行为的发生。

五,组织乳企对一部分真正用心养牛的奶农、用心产奶的奶牛进行各种方式的奖励和补贴,保护奶农的养殖积极性。不管到什么时候,中国乳业都需要合作牧场,我们应该格外保护那些用心的农民和用心的奶牛的生产积极性。

这是食悟&大小财经“探路中国乳业”系列报道第一篇,期望我们所客观反映的问题能够得到有关部门的关注,我们所给出的建设性意见能够得到相关部门采纳。下一期,我们来讲一讲中国终端市场牛奶价格为何那么高。

0 阅读:0

安青食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