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福建一男子因加班后突发高烧,自行服用了感冒灵颗粒,且为每隔4小时冲服一包,而且还加用了退烧药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谁知用药3天后出现了眼睛、皮肤及尿液发黄,经诊断后确诊为肝功能衰竭,问题就出在过量摄入“退热成分”。

要知道,有的感冒药里本身含有一定量的退热成分,如果用药后再服用其他的退热药,就会导致摄入量超标。例如对乙酰氨基酚的安全剂量为“成人每日不超过2克”,而上述男子混用感冒灵和退烧药后,24小时内摄入量已经高达6克,严重损伤肝脏功能。
因此,感冒后别乱吃感冒药,否则得不偿失。
解热镇痛药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类药物的感冒药,对于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症有缓解作用。但这类药物对胃肠道有一定的刺激,一般建议饭后服用,并避免与其他含有相同成分的药物同时使用。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应避免使用阿司匹林退烧,以免发生瑞氏综合症(合并急性脑病和以肝为主的内脏脂肪变性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对于咳嗽症状明显的患者,可以选择含有镇咳成分的感冒药,但对儿童来说,OTC止咳药和感冒药均应谨慎使用,必要时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以免掩盖症状。
抗鼻塞药鼻塞是感冒的常见症状之一,必要时可以选择含抗组胺药物、鼻减充血剂或糖皮质激素的感冒药来缓解。抗组胺药物通过抑制血管扩张,降低血管通透性来缓解鼻塞;鼻减充血剂则通过促使鼻黏膜血管收缩来减轻鼻塞;糖皮质激素则具有抗炎抗水肿作用。但鼻减充血剂不宜长期使用,以免产生反弹症状。

对于有频繁喷嚏、大量流涕等症状的患者,可以选择含有抗过敏成分的感冒药。要注意的是,这类药物可能会引起嗜睡等副作用,因此开车或进行高空作业时应避免使用。
感冒要用抗菌药吗?普通感冒主要由鼻病毒感染所致,具有自愈性,而抗菌药物对病毒无效,因此感冒后无需使用抗菌药物。另外对于没有合并细菌感染的患者,也不应以预防为目的使用抗菌药物。但是当感冒合并细菌感染,并伴有脓涕、咳黄脓痰、听力减退、耳痛等症状,或疑似肺炎、鼻窦炎、中耳炎时,可考虑加用抗菌药物治疗。

儿童
儿童感冒时,应优先选择毒性低、不良反应少、儿童容易接受的剂型,如混悬液或混悬滴剂。但还是要注意避免同时服用多种解热镇痛药,以免药物过量。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
孕妇感冒时应慎用感冒药物。如有必要,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哺乳期妇女也应避免使用可能通过乳汁影响宝宝的药物。

老年人
老年人感冒时,由于肝肾功能有所衰退,因此在使用感冒药时应特别注意药物的剂量和不良反应,必要时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
肝肾功能不全者
对于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来说,在选择感冒药时应特别注意药物对肝肾的毒性。
结语
感冒虽然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但科学合理地选择和使用药物对于缓解症状、促进康复至关重要。在选择感冒药时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结合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药物,并注意避免擅自加大药量或混用药物。同时,注意饮食与休息,做好保暖,多喝水,这样才有助康复。
参考资料:
[1] 后悔!福建小伙感冒时的一个举动,竟导致肝衰竭……这些致命误区很多人都在犯
[2] 临床常用感冒药有哪些?治疗鼻塞、打喷嚏首选哪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