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俗话说,天家无亲情,无论曾经是多么煊赫的皇子公主,一旦失势,再想逆袭可谓是难如登天。君不见在汉武帝刘彻的长兄刘荣在失去储君之位后的凄惨结局?还有唐太宗的嫡长子李承乾,前脚还是呼风唤雨的东宫太子,后脚就带着妻儿远徙黔州,其子李象和李厥奋斗终身也都只是爬到个别驾的位置。
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位东汉奇女子,堪称“女版吕不韦”,她爹是东汉废太子刘疆(光武帝刘秀之子),她公公是获罪而死的功臣二代-窦穆(窦融之子),搁在那个女性地位较低、宗室之女多为联姻工具人的年代,这开局简直是妥妥的地狱模式,可人家偏偏就打出了王炸效果,自己逆袭成了权势煊赫的长公主,女儿成了皇太后,儿子成了大将军,全家把东汉朝堂玩得团团转。

沘阳公主的祖父-东汉光武帝刘秀
一、从显赫到边缘:废太子之女的困境建武十七年,忍无可忍的光武帝刘秀下令废除了郭圣通的皇后之位,改立与自己长期共患难的阴丽华为后,也算是对他年轻时的誓愿有了个圆满的交代,“娶妻当得阴丽华”。表面上看,这是美好的爱情故事,实际却是刘秀对整个朝堂局势的调整,当时朝中暗潮汹涌,两大势力集团互相倾轧。
这个就像刘备据益州一样,摊子大了,下面的兄弟就有亲疏派别之分,如东州派和益州派。刘秀起家的班底是他老家南阳的功臣集团,俗称南阳派,而在他一统天下的过程中吸纳的河北、河西等豪强势力则组合成了河西派。面对两派之争,刘秀不同于一般皇帝,他不搞平衡策略,只搞分化瓦解,他将两大集团之争变成了N个家族之争。

刘秀统一天下前的局势
随着郭圣通的倒台,其背后的河西派自然也没了主心骨,呈现出散而乱的状态,这便决定了其子刘疆的储位无法长久。建武十九年,刘疆在审时度势后主动请辞储位,刘秀遂将其废为东海王,也是刘疆聪明,他才没有像刘荣那样成为权力的牺牲品,他弟弟刘庄继位后对他表示了足够的善意,破格将他的三个女儿封为县公主(皇帝之女的待遇),其中一位便是今天的主角-沘阳公主。
虽说享受了皇帝之女的待遇,但是其职务含权量肯定不如真正的皇帝之女,沘阳公主心里并没有多少感恩,相反倒是有不少的怨愤。待她出嫁后,这种负能量愈发浓郁,照理来说应该是不会这样,她的夫家是开国功臣河西窦融家族,然而窦家的二代子弟几乎一水的都是坑,她的公公窦穆竟敢胆大妄为地做出矫诏之事,最后连带着她的丈夫窦勋和小叔子窦宣都死在了狱中。

沘阳公主的封地在今驻马店泌阳县一带
二、以女为棋:重构权力网络的谋略历史上的牛人大多都具备在逆境中化腐朽为神奇的本事。沘阳公主在娘家和夫家的接连失势下并未沉沦,她的小宇宙好像彻底爆发了一样,接下来的一番作为展现出了惊人的权力敏锐性,她精心培养长女窦氏,使之六岁能文,并充分发挥舆论的作用,让一群相士宣扬窦氏有大富大贵之相,然后又通过各种渠道将消息传到长安、传进宫中,成功引起了汉章帝刘炟(刘庄之子)的好奇心。
做到这一步,沘阳公主的机会就来了,她三番两次找借口带着女儿入宫,并一再叮嘱女儿要给宫里人留下好印象。“进止有序,风容甚盛”,她女儿不负所望,执行得很到位,装得也很是那么回事。就在她设法让女儿和汉章帝见上面的第二年,她女儿窦氏就被立为皇后,即章德窦皇后。要知道东汉的皇后可比西汉的皇后要滋润得多,有了一个做皇后的女儿,沘阳公主的这盘棋就基本算是下活了。

沘阳公主的女婿兼侄子-汉章帝刘炟
想当初吕不韦以秦国质子赢异人为“奇货”,投入全部精力为其张罗回国、继位等大事,期间,他将异人包装得就像“战国第一孝子”一样,到处给异人做宣传,最后二人顺利实现共赢,吕不韦由一介商人变为秦国大佬。这么一看,窦皇后岂不就是沘阳公主的“奇货”?说她是“女版吕不韦”,一点也不夸张,或者说她比吕不韦还要牛,她可是弄了双保险,让其小女儿也混到后宫当了贵人。
有道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沘阳公主借着女儿的势头把儿子的事也安排的明明白白,她家的长子窦宪被推到郎官,次子窦笃则为黄门侍郎,这两个官职别看级别不高,但是胜在一个离皇帝近,比别人更容易得到皇帝的关注。也就是说皇帝工作的时候有窦氏两兄弟陪伴,休息的时候又有窦氏两姐妹照顾,沘阳公主的这两儿两女都快把皇帝包圆了,但凡皇帝耳根子软点,他们家的辉黄腾达就是指日可待。

吕不韦的奇货可居
三、宫廷权斗:血雨腥风中的上位汉章帝和他父亲的最大不同在于他的“宽仁”,这样的人做一个守成之君是不会有太大问题的,毕竟治政理国确实需要宽严相济,他的父亲汉明帝苛切,打压豪强、防范外戚,从而巩固东汉江山,他则可用宽厚来缓和矛盾,增进凝聚力。然而一个皇帝如果不够刚强,势必会带来很多隐患,正如后世所言,“(汉章帝)宏裕有余,明断不足。闺房谗惑,外戚擅宠”,他的宽厚给了外戚可趁之机。
由于窦氏姐妹一直未能生出儿子,沘阳公主深感不安,后来撺掇长女窦皇后将梁贵人(东汉开国功臣梁统的孙女、跋扈将军梁冀的姑奶)所生之子刘肇弄来当养子,联合梁家势力激斗宋家和马家。起初宋贵人的儿子刘庆之所以能被汉章帝立为太子,概因宋贵人是马太后(东汉开国功臣马援的女儿)的亲戚,一旦能用刘肇取代刘庆,那么窦家的权势就更稳当了。

马援雕像
天从人愿,马太后死在了汉章帝前面,没了顾忌的沘阳公主迅即开始打击宋贵人,她一边让儿子收集宋家人的过失,一边让女儿在宫里找人密切监视宋贵人的一举一动,随便哪边发现点线索,立马上纲上线,同时让人给皇帝吹风,弄得皇帝愈发疏远宋贵人。待到无中生有的“生菟厌胜”案爆发,皇帝积蓄出的不满如溃堤之水般汹涌而出,不仅把宋贵人打入冷宫,还如沘阳公主所愿,废了刘庆,改立刘肇。
汉章帝真的是被沘阳公主拿捏得稳稳的,先帝早有明言,“后妃之家不得封侯与政”,深陷温柔乡的汉章帝却将窦皇后的父亲追封为侯爵。更狠的是,人家梁贵人明明是帮了他们家的,可她却担心梁家日后威胁到窦家,便再次使出各种阴招,不仅使梁贵人殒命,梁贵人的父亲冤死狱中,还把梁家人统统流放到天涯海角的九真郡。这还没完,她紧接着又把马太后的娘家势力给打压到谷底,让他们窦家再无威胁、如日中天。

九真郡远不远?
四、临朝称制:巅峰之上的高处不胜寒如果汉章帝足够警醒或者寿命再长点,沘阳公主要想攀上巅峰还是有很多不确定性的,偏偏汉章帝醒悟得太晚,死得也太早(年仅30来岁)。章帝去世时,太子刘肇还不到10岁,王朝需要一位长者来给幼君过下渡,由此就有了窦太后临朝称制。汉朝以孝道治天下,太后临朝称制等同于代行皇帝职权了,作为窦太后母亲的沘阳公主自然是乐得合不上嘴。
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沘阳公主作为幕后操盘手,第一时间让女儿以先帝遗诏的名义将大儿子升为侍中,以协助窦太后把握中枢,小儿子则安排为负责统领宫城宿卫军队的虎贲中郎将。她自个儿仅仅是弄了个长公主的身份,增加了点汤沐邑,可别因此而觉得她廉明,她的儿女之事,最终还不是她说了算?她儿女的权力也就是她的权力延申。

沘阳公主名义上的外孙-汉和帝刘肇
权力大到没边的窦家做起事来也是胆子大得很,窦宪就因为妹妹和宗室刘畅生出暧昧,害怕妹妹有了情郎而忘了娘家兄弟,竟敢私自派人除掉了刘畅,弄得兄妹生隙、流言不断,沘阳公主也是左右为难。最后没办法,母子俩一合计,便决定以军功来扭转情势,没曾想这步棋却下出了一个响彻军史的“勒石燕然”,荣耀加深的窦宪回朝后升任大将军,位在三公之上。
整个窦氏家族都因为窦宪的功勋而再上一个台阶,直趋顶峰。有句话叫高处不胜寒,越是红火,危险就越近。随着汉和帝刘肇年龄的不断增长,皇权和外戚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大,窦家人想的不是缓和矛盾,而是消除有矛盾的人,结果阴差阳错地被刘肇提前知道了,窦家终是没能斗过皇权,从云端跌落凡间。

勒石燕然不亚于封狼居胥
结语永元四年,汉和帝团结一些对窦氏擅权不满的大臣趁着窦宪班师时将窦宪与窦太后隔离开来,先抓了窦氏在京中的爪牙,然后强制收了窦宪的兵权,将他和他的兄弟们赶回封地,最后强势逼迫他们自尽。至于窦太后,毕竟对皇帝有养育之恩,且需顾及皇家体面,只是让她退到二线。沘阳公主的结局未见记载,
不管怎么说,沘阳公主一介女子之身,能有如此谋略和胆略,确实是位人物,只不过她的很多行为是违背了正义二字的,您可以欣赏她,也可以憎恶她,她都还是那个开启了东汉王朝外戚擅权的她。
参考文献:
《后汉书》
《资治通鉴》
《全后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