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8年11月1日一股清教和改革的飓风从英国的托尔湾成功登陆,苏格兰人玛丽(玛丽二世)和奥兰治亲王威廉(威廉三世)率领1.5万军队成功进入英国本土。位于伦敦的詹姆斯二世听闻后仓皇逃跑,最终成功引渡至法国含恨而终。
奥兰治亲王摇身一变成为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第三位国王威廉三世,并在接受了《权力法案》的基础上,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国家,此后又推出了一系列法案稳固了新生的资本主义政权。
但是,显然这个被称为光荣革命的事件,并不能解决英国自资产阶级革命以来积累的复杂矛盾。相较于革命本身来说,各党派和势力之间的妥协所产生的宽容和平法案影响更为深远。
一 宽容和平法案的产生英国17世纪下半叶是英国历史极具特殊性的时期,以1640年查理一世召开新议会为标志,英国爆发了一场规模史无前例的资产阶级革命,这场革命引起了长期在英国各个阶级不同党派之间的巨大斗争。
在斗争之中建立了一个仅仅统治11年的英吉利共和国,以及以克伦威尔为首的护国公体制的军事专制国家。不过这种专制体制并不符合当时英国的政治环境和世界历史的发展。
虽然军事实力可以暂时换取政治上的平衡,但是显然无法让当时的各党派和贵族满意。随着克伦威尔的离世,他的儿子理查克伦威尔失去了对于政党的控制,英国再一次改变政体,最终保王党占据了主动,恢复了英国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统治。
这种情况直至1688年,詹姆斯二世的一系列法令触及了英国贵族利益和清教信仰,最终贵族找到了奥兰治亲王威廉统治英国,完成了一次不流血的革命。
所谓“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新生的英国需要确立一个新的政体以稳固国体,再加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来内战不断,不符合英国资产阶级利益,他们同样迫切想要一个安稳的政治环境以进行资本的扩大。
在这种背景下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力法案》和《容忍法》。这两部新的法案暂时解决了世俗和宗教之间的矛盾,各党派通过协商,谈判和默契让出自己的部分利益,实现了英国政坛的和平,最终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为后世的日不落帝国的辉煌奠定了政治基础。
二 政治妥协新生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不像克伦威尔和查理一世,个人拥有无限大的权力,可以决定征税、司法和媾和,而是国王权力受到议会的极大限制,议会中各地区的议员通过不断磋商和投票共同决定英国的未来发展。
这种政治制度一直延续至今,包括荷兰、比利时、丹麦,依然在沿用这个制度。显然这种制度在17世纪是较为超前的,它体现了英国民主和宪政精神,但是在这背后是英国议员们在两院之中为了自身利益相互掣肘,无休止的激烈争吵。
而最终能达成一致几乎都是依靠各议员之间的政治妥协,以及此前培养的宽容和平的思想理念。
三 英国各派别政治妥协1王权
1066年,诺曼底公爵威廉在英国伦敦加冕为威廉一世,开启了英国第一个封建王朝。他将欧洲传统的王权思想和形式带到了英伦三岛,与此同时而来的还有罗马天主教对于思想上的统一。
相对于欧洲其他国家很早便建立起来的封建等级制,英国国王在中世纪早期具有很大的权力。主要原因在于英国的贵族起源大部分来自于欧洲大陆,缺少本土人的支持。
再加上英国土地面积狭小,各地新兴贵族不仅需要国王直接分配土地,而且他们也没有多余土地分配给自己的附庸,国家土地权力几乎都集中于国王手中。
当然在漫长的中世纪,贵族不断通过法案来限制国王权力,这其中包括著名的《大宪章》,但是国王依然具有很大的权力。
国王在英国不仅拥有司法权收税权媾和权,而且个人的宗教信仰对于英国整体的宗教信仰有直接关系,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和《至尊法案》的颁布很好的反应了这一点。
但是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英国贵族不可能一直接受被王统治,他们经常以宗教为借口,反对英国王权的绝对统一,甚至衍生出“王在法下”的政治概念。
这导致了英国王权和英国贵族议会积累了深刻的矛盾,这个矛盾于资产阶级革命彻底爆发,然而资产阶级革命并没有给英国带来和平,反而陷入了无限的内战之中。
1688年,光荣革命驱赶了专制统治的詹姆斯二世,但是此时的英国失去了一个合法的继承人来稳住局面,英国贵族不愿意再看到又一个克伦威尔的出现,因此他们决定做出让步:承认英国王位的合理性和部分统治权,不再以绝对共和为目标。
他们找到了詹姆斯二世的女儿玛丽和其丈夫威廉来担任英国国王。当然这种继承并不是毫无代价的,英国议会虽然做出让步,但是绝对不能允许英国再次回归集权统治。
因此英国议会草拟了《权力法案》,该法案全面限制了国王权力,使英国议会在法律层面上成为了绝对的政治核心机构。1689年10月威廉三世正式接受英国王冠和《权力法案》,开启了英国世俗政权的新局面。
而在另一个层面,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容忍法案》,该法案允许清教徒公开举行宗教仪式,废除了在英国长期存在的宗教压迫。
1701年颁布了《王位继承法》正式规定了英国王位的继承规则和继承条件。这一系列法令是王权议会和宗教势力互相达成的妥协,这种妥协最终演变成了宽容和平方案,引领着英国向世界发展。
2 议会内部的纷争
自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以来,英国议会或者贵族虽然团结一致击败了保王党,但是显然并不是铁板一块。在革命期间就分成了代表新贵族和资产阶级独立派,代表旧贵族阶级元老派和代表平民阶级的平等派。
在资产阶级革命后,斯图亚特王朝复辟,英国议会主要分为了支持世袭王权的托利党和反对绝对王权的辉格党,两个党派同样围绕着政治权力展开激烈斗争。与此同时,两党之间矛盾并不是不可调和,他们都拥有部分的共同利益。
1685年詹姆斯二世不顾议会反对,违背此前对于天主教徒不能担任公职人员的规定,并且大肆迫害英国请教教徒。这种行为同时引起了旧贵族和新兴资产阶级的不满,最终爆发了光荣革命。
这场光荣革命表面是对于宗教的洗礼,但实际上是英国传统王权旧贵族和新兴资产阶级之间的博弈。最终议会内部面对共同的敌人达成了政治默契,彻底粉碎了封建集权的统治。
光荣革命之后,辉格党和托利党又开始分厅对抗,虽然在此后的议题之中逐渐失去了对于王权的争议,但是在面对越来愈多的国际问题当中,两党的竞合体系一直是推动着英国不断向世界性帝国迈进。
四 政治妥协和宽容和平方案成功的原因17世纪欧洲政治体系还不够完善,相比于对外扩张把握国内的政治权力更为重要。因此达成政治妥协,和宽容和平是在当时较为超期的意识概念,如果控制不好很容易造成社会混乱,之后的法国大革命便是一个例子。但是英国能成功有它的特殊性。
1王在法下的法制观念与完善的司法体系
王在法下是英国中世纪的特殊形成的法制观念。诺曼征服将英国带入了封建社会,但是来自欧洲大陆传统的王位继承和宗教观念,很难掌握当地的盎格库撒克逊人。
因此威廉一世运用了一套完整的中央集权体系维护自己的法理地位,到亨利二世进行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司法改革。这场司法改革几乎确立了此后英国司法体系的框架和思考模式,此后英国的司法体系不断完善。
司法体系虽然在一方面保护了王权的合法性,但是同时也给予了贵族通过法律限制王权的机会,这让一些非激进的改革派看到了和平妥协的希望。
2英国贵族的独特性
英国贵族阶级是欧洲历史上较为特殊阶级。他们从诺曼征服开始,英国贵族与英国国王并非纯粹的上下级关系,而是带有合作的锲约关系。
这种契约关系使国王和贵族相互利用相互妥协最终达成政治上的一致,包括《大宪章》《牛津条例》,这些都是双方政治妥协的产物。
另一方面,圈地运动的蓬勃发展崛起一批新的贵族,这些贵族和资产阶级的利益几乎一致,他们在改革方面更为激进,渴望贸易自由和政治权力,他们的加入让英国局面更为复杂,各派别没有能力完全统一英国政治环境,达成政治妥协是他们最佳路径之一。
3战争的威胁
在这种复杂情况下,英国的外部环境也并不是很理想。法国收留了流浪在外的詹姆斯二世,对于他们来说希望能积极干预英国事务,以巩固自己在威斯特伐利亚合约中的主导地位;荷兰对于英国的海上贸易一直虎视眈眈,第三次英荷战争依然没有彻底击败荷兰人,英国贸易依然面临威胁。
在这种情况下,英国贵族不愿意在持续的内斗,他们更更愿意结合各阶级各党派的力量发动对外战争和贸易。
结语政治妥协并不是近现代的政治术语,但是英国在光荣革命期间的政治妥协,成为了世界政治史的的经典案例。
此后的英国在这种政治制度之下,完成了工业革命,完成了向世界性帝国的转变,成为了近代工业和宪政精神的代表。
这种政治妥协毫无疑问是超前的,但是这也使英国陷入了政治谈判的怪圈。他们对于欧洲大陆的看法从此前的积极干预到后来以谈判政治退让为核心的大陆均势政策,这种改变无疑是光荣革命后的政治遗产。
但是很显然这种政治妥协并没有阻止战争的爆发,反而激化了跟多的矛盾,这里面还有可以探究的。
参考文献
[1]普英. 英格兰“光荣革命”中的政治妥协探析
[2]叶秋华.论英国法制传统的形成与英国法体系的确立
[3]姜守明.革命与妥协的悖论:是“光荣革命”还是宫廷政变?——17世纪英国革命史的三重悖论之三
[4]李璞,郑笑楠.英国光荣革命的宽容和平方案及其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