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觉得不太快乐。
或许,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本就觉得生活不够快乐。
又或者说,这世界上本就没有一个人能够达到绝对意义上的快乐。
不快乐的时候,我尤其喜欢写作。
墨水会稀释感觉,内心苦闷的时候,靠写下来稀释和呼吸。
写=泄。写出来的那一刻,所有的思索和纠结,似乎就从自己的身体里走出去了。

叔本华说:“人性有一个最特别的弱点,就是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
越在意外界的因素,思虑越重,越是自我内耗。
于是开始看一些心理学的书籍。
我发现,阿德勒的“课题分离理论”对于走出内耗很有用。

在生活中,和别人交往时,拒绝了别人就会担心对方会不会生气难过,别人没有秒回信息就会想对方是不是不想理你、讨厌你,纠结为什么对方在这段关系里没有你付出得多……
种种的人际关系烦恼,都是因为不懂得“课题分离”。
当你学会运用课题分离处理事情之后,就会发现,所有乱七八糟的纠缠,都可以归为两件事:“关你屁事,关我屁事”。

01
人生断舍离:“关你屁事”与“关我屁事”的智慧
在生活这趟充满未知与纷扰的旅程中,我们常常会陷入各种乱七八糟的纠缠里,被无端的烦恼和不必要的纷争所困扰。
仔细想来,其实很多的纠缠,归根结底都可以归为两件事:关你屁事,关我屁事。
这看似简单直白甚至有些粗俗的两句话,实则蕴含着人生的大智慧,是我们摆脱无谓纠缠、获得内心宁静的良方。

02
“关你屁事”:捍卫自我边界
在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喜欢对别人的生活指手画脚的人。他们打着“为你好”的旗号,随意干涉他人的选择和决定。比如,亲戚们总爱对你的职业选择评头论足,“你这个工作不稳定,还是考个公务员好”;朋友可能会对你的感情生活发表意见,“他/她不适合你,你应该找个更有钱/更帅/更漂亮的”。这些看似关心的话语,背后隐藏着他们自己的价值观和期望,而忽略了你的真实感受和需求。此时,就需要祭出“关你屁事”就把宝剑了。这并不是要我们变得冷漠和无礼,而是要我们学会捍卫自己的边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轨迹,都有权利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当别人试图将他们的意志强加于我们身上时,我们要勇敢地说“不”。
就像小A,大学毕业后想要去追求自己喜欢的摄影事业,却遭到了父母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摄影不是一份稳定的工作,希望小A能去考个教师编制。小A一开始试图妥协,但内心对摄影的热爱让他无法放弃。最终,他坚定地对父母说:“这是我的人生,我希望自己选择喜欢的生活。”虽然这句话说得有些重,但却让父母意识到他们不能再干涉小A的决定。小A也因此踏上了自己热爱的摄影之路,虽然过程艰辛,但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快乐和成就感除了来自亲人朋友的干涉,我们还会在社交媒体上遭遇各种陌生人的无端指责和恶意评论。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轻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有些人却滥用了这种权利,对他人进行攻击和诋毁。面对这些网络喷子,“关你屁事”同样是有力的武器。
比如一位网红博主,分享自己的减肥经历和心得,却遭到了一些人的嘲讽:“你这就是在作秀,根本减不下来”“这么胖还出来丢人现眼”。面对这些恶意评论,博主没有陷入与喷子的争吵中,而是选择忽视这些负面的声音,调整自己的心态,继续专注于自己的创作和减肥计划。最终,她成功减肥,用事实堵住了网络喷子的嘴。

03
“关我屁事”:分清自己的课题与别人的课题
另一方面,我们也常常会不自觉地卷入他人的命运。
“关我屁事”提醒我们要学会分清哪些是自己的事情,哪些是别人的事情。
也就是说,世界上的事情只分自己的课题与别人的课题。
自己的课题,比如好好生活,好好工作,好好赚钱,这些都与别人无关,就是“关你屁事”;
别人的课题,比如人家的生活,人家的秘密,人家长得胖不胖,好不好看,人家整不整容......这些都和自己无关,也就是“关我屁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命轨迹,我们无法完全理解他人的选择,但我们可以给予尊重。毕竟,每个人都是生命中的主角,都有权为自己的故事书写结局。
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生活负责,我们没有权力去干涉别人的选择,也没有必要过度关注别人的私事。
此外,我们常常被一些无关紧要的新闻和八卦所吸引,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和讨论。比如,明星的绯闻、社会上的奇闻轶事等等。虽然这些事情可能会让我们在茶余饭后有一些谈资,但过度关注这些事情,只会让我们的时间和精力被白白浪费。
“关我屁事”就是要我们学会筛选信息,关注那些真正对自己有价值的事情,而不是被无关紧要的事情所干扰。

04
平衡的艺术:并非冷漠,而是智慧
当然,“关你屁事”和“关我屁事”这个原则,并非是要我们变得冷漠和自私,对他人的困难和需要视而不见。在适当的时候,我们仍然要伸出援手,给予他人帮助和支持。但这种帮助应该是建立在尊重和自愿的基础上,而不是被道德绑架或者被迫卷入他人的问题中。比如,当我们的朋友遇到真正的困难,需要我们的帮助时,我们应该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但在帮助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明确自己的边界,不要绑架别人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也不要过度牺牲自己利益。
同样,当我们表达“关你屁事”这个宗旨时,也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伤害到他人的感情。我们可以用更加委婉和尊重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态度,让对方明白我们的边界和立场。比如,当家人长辈对我们的生活指手画脚时,我们可以说:“我很感谢您的关心,但我有自己的想法和计划,希望您能尊重我的选择。”这样既表达了我们的态度,又不会让长辈感到难堪。

05
践行“两事”,收获美好人生
当我们真正学会运用“关你屁事”和“关我屁事”的智慧时,我们会发现生活变得简单而美好。
对于自己的课题,尽人事听天命,对于别人的课题,接纳包容理解尊重。
熟练运用“关我屁事”和“关你屁事”,可以省下人生80%的时间。
你会突然发现,人际交往会变得自由而简单,你从中获得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轻盈感,那是一种手脚被绑了许久,终于被松开的感觉。
我们不再被无谓的纠缠所困扰,能够更加专注于自己的目标和梦想。我们的人际关系也会变得更加健康和和谐,因为我们学会了尊重他人的边界,也保护了自己的边界。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让我们记住这两句简单而有力的话:“关你屁事,关我屁事”。用它们来斩断生活中的乱七八糟的纠缠,拥抱属于我们自己的宁静和幸福。

结语
近年来,畅销书《被讨厌的勇气》,被称为人生必读书目之一,其核心理论之一就是“课题分离”。

想让别人喜欢自己,认可自己,这是一种本能的欲望。因为通过别人的认可,我们会增加自己的价值感、提高自信心。
为了得到别人的喜欢和认可,有些人采取了一种简单粗暴的方式,那就是“你喜欢什么样子,我就成为什么样子”。
然后你就会发现,你成为的一直都是别人想让你成为的,而不是你自己想成为的。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按照别人的期待生活会比较轻松,因为那是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了别人。但也就放弃了自己主宰人生的机会。
大张伟曾在一档节目上说:
你越是让别人喜欢你,你就越是讨厌自己。
别人对你好与不好,可能他对所有人都是这样,这就是他的固有为人处事风格。比如纠结于一个男人为什么背叛你,可能在他以往的恋爱中就经常劈腿,这是他本人的问题,跟你没关系。
别人偶然地对你态度不好,可能跟你也没有什么关系。从前你上学的时候,成绩优异,年年考第一,就是妈妈眼中的好女儿;如今年龄一天大似一天,还不着急找对象,成了“齐天大圣”,就是妈妈眼中的不孝女。是你变了吗?是你妈妈的心态变了。
别人是否喜欢你,不一定是因为你做错了什么,就不喜欢你;也不一定因为你做对了什么,就喜欢你。
一个人是否喜欢你信任你,只关乎他自身,关乎他的性格、习惯、经验以及当时的状态和情绪,甚至只是某种直觉。因为一个人喜欢什么,是他自己的事。
所以,就算被讨厌又怎样?毕竟,我们不是人民币,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喜欢。

换个角度来说,你不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而活,他人也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
所以当别人的行为不符合自己的想法的时候,也没必要生气难过,因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如果我们分不清界限,把自己的希望强加给别人,那就是在妄图干涉别人的课题,求而不得,痛苦的终究还是自己。
作家三毛在散文《简单》里面写道:
”我不多说无谓的闲言,这使我觉得清畅。
我尽可能不去缅怀往事,因为来时的路不可能回头。
我当心的去爱别人,因为比较不会泛滥。
我爱哭的时候便哭,想笑的时候便笑,只要这一切出于自然。
我不求深刻,只求简单。“
我们不需要被所有人认可,我们只需要对自己负责,为自己的目标前进。
我们只需要分清自己的课题、别人的课题、老天的课题,做好自己的课题,其余的就交给老天吧。
所以说,有些时候,我们需要的,是一个跳出当前困局的视角,重新去审视一下自己所面临的问题。
你会发现,原来,生活没有那么糟糕。
人生短暂,别让那些无关紧要的人和事消耗我们的精力和热情。
愿我们都能拥有“关你屁事”的勇气和“关我屁事”的洒脱,在人生的道路上,轻装上阵,越走越稳,以更加从容和自信的姿态,去迎接生活中的挑战和机遇,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分享时刻
你是如何走出内耗的呢?给我留言吧~
(END)
欢迎分享朋友圈 公号转载请获取授权
-作者-
悠悠酱,喜欢读书,喜欢旅行,喜欢猫猫狗狗,喜欢一切美好的事物。火锅重度爱好者。不高冷,却很有态度。世界或许冰冷,内心依然温暖。
公众号:陪你走过漫长岁月
(ID:sunshine_phuket)。
转载请后台联系作者。
点个“在看”,愿我们都活得潇洒肆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