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郭靖黄蓉的女儿,相比从小娇生惯养、养尊处优的姐姐,郭襄可谓命途多舛。
她生逢乱世,她的父母奉命镇守襄阳,因此给她取名为“襄”。
郭襄刚出生就被金轮法王抢去,后来又落入李莫愁之手。险象环生,颠沛流离。嗷嗷待哺之时,还在山洞里喝过豹奶。后来幸好被杨过救走,带回古墓用玉蜂浆养了一段时日。最后辗转数月才回到黄蓉怀抱。
因父母忙于保家卫国,郭襄自小少有家人陪伴,从小喜欢游历,十五岁遇到神雕侠,从此心中只有这份永远也得不到的爱情;十六岁深陷敌营,视死如归;十八九岁重逢觉远与张君宝,获九阳神功;三十岁城破家亡,父母兄弟殉国,从此仗剑天涯;四十岁,大彻大悟,在峨眉山开宗立派。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郭襄明明是开创峨眉一派的一代大宗师,达到了极高的武学成就,可是当人们谈及郭襄时,首先涌上心头的往往是那一句 “风陵渡口初相遇,一见杨过误终身”,她的爱情故事似乎掩盖了她作为一代宗师的卓越光芒。——这也反映出长久以来社会对女性存在的偏见。
风陵渡口的那场相遇,确实动人,无疑是郭襄人生的重大转折点。
风陵渡口,那个雪花纷飞的夜晚,郭襄初闻“神雕侠”的种种豪侠义举,不由得悠然神往,恨不得马上见“神雕侠”一面。而后几经波折,她得以一睹“神雕侠”真容。离别之际,他送她三枚金针,答应为她做三件事情。
杨过的潇洒不羁、重情重义,都深深烙印在郭襄的心中。
杨过在她16岁生日时送上三份大礼,给她留下最美的喜悦。
可惜,那晚的生日烟花太过绚烂,让她一生都无法忘怀。


随后,神雕大侠杨过在襄阳城外飞石击死蒙古大汗,她是被解救的人质。
后来,第三次华山论剑,杨过获封“新五绝”之一“西狂”,杨过、小龙女夫妇在华山绝顶与众人道别,自此携手归隐。
自从在华山分手后,郭襄三年来没得到他二人半点音讯。她心中长自记挂,于是禀明父母,说要出来游山玩水,实则是打听杨过的消息。她倒也不一定要和他夫妇会面,只须听到一些杨过如何在江湖上行侠的讯息,也便心满意足了。
此后,郭襄踏上了追寻杨过的漫漫长路,这份执着的深情令人动容。
偏偏一别之后,杨过夫妇从此便不在江湖上露面,不知到了何处隐居。郭襄自北而南,又从东至西,几乎踏遍了大半个中原,始终没听到有人说起神雕大侠杨过的近讯。
她独自一人各地找寻,可惜:终南山古墓长闭,万花坳花落无声,绝情谷空山寂寂,风陵渡凝月冥冥。
其实,她心里很清楚:“我便是找到了他,那又怎地?还不是重添相思,徒增烦恼?他所以悄然远引,也还不是为了我好?”
“但明知那是镜花水月一场空,我却又不能不想,不能不找。”
有些没法宣之于口的情愫,纵使刻骨铭心,也只适合与光阴俱老。

《倚天》开篇,十八九岁的黄衫少女郭襄骑着青驴,口中吟着:‘’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伴随着孤独寂寞的苍凉之感。
郭襄的这种找法,可谓浪漫。
骑驴,是个特别的意象。
古时候,但凡超逸脱俗之人,都是骑驴,而不是骑马。为什么?因为驴是慢节奏生活的象征,意味着此人性情平淡,不以功名利禄为第一追求。就像当年老子游历天下,骑的是一头更慢节奏的大水牛一样。
大侠们也往往是不骑驴的,倒是诗人中常有骑驴者,更有“骑驴觅诗”一说。马太快了,走马如何观花;步行又近,很难走出小圈子,去看广阔天地。
思念是一种病。郭襄太清楚自己的病症。
她心里其实比谁都明白:她和她的“大哥哥”杨过只能是一场无言的结局。
当初,郭襄遇见觉远时,觉远在念一句佛偈:“由爱故生痴,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当时郭襄怔怔地似有所悟,要去问大和尚如何才能“离于爱”,如何才能“无忧无怖”。

郭襄寻找杨过,其实是一种行为艺术。
郭襄终其一生的寻觅,与殷离的“不识张郎是张郎”又有什么分别?
郭襄苦苦寻觅的,是那个风陵渡的神雕侠大哥哥,不是和小龙女归隐去过神仙眷侣生活的杨过;而殷离追寻的记忆中那个狠心短命的小鬼张无忌,又要到哪里去找?
郭襄并不是真的在找杨过,她不过在找十六岁时的那片绚烂的烟花。

年纪小的读者可能会觉得郭襄恋爱脑。有一定阅历后才能读懂她的痛与清醒:
爱而不得,才是人生的常态。
她并不是非要得到杨过,而是害怕“从未全力奔向过他” 。
她创峨眉派教剑法,其中隐含着“黑沼灵狐”的身法——那夜杨过带她抓九尾灵狐的轻功,她记了一辈子;
给徒弟的法号藏着没说出口的执念:风陵、孤鸿……每个名字都是旧时光的切片。
当她在峨眉金顶看云海时,会不会恍惚间看见那个戴着人皮面具的大哥哥,转身对她说:“小妹子,江湖路远,就此别过”?
这哪里是恋爱脑追星族?
分明是因为一场爱而不得,完成了自我救赎。
就像我们小时候会攒钱去看偶像的演唱会,会飞蛾扑火般地去挽留一个去意已决的人,本质上都是害怕人生没有轰轰烈烈地“燃烧过”。

但“一见杨过误终身”,仅仅是郭襄人生的一部分,将她的形象局限于此,无疑是对她极大的误解。
如若郭襄只是一个“追慕者”,一个“追星族”,那读者即便怜惜她的深情,也还是不会有这许多人那么喜爱她。
郭襄绝非仅仅是一个为情所困的女子。经历了情伤后,她并没有一蹶不振,而是选择了一条更为艰难的道路 —— 创立峨眉派。这不仅展现了她的坚韧与智慧,更彰显了她对武学传承和江湖道义的担当。
1273年,她的父母郭靖黄蓉,弟弟郭破虏以身殉国、战死襄阳。没有人可以阻止历史的大流。
这一年,郭二小姐30岁。
面对国破家亡,茫茫前路,她不知要承受多大的悲伤。
她一驴一剑走天涯,寻访着,修习着,一再鞭策自己在武学上的成长,她借着觉远大师口授的《九阳真经》,融会贯通、博采众长。相较少林无色禅师之“高”,武当张三丰之“纯”,她的所学也能称之为“博”。
1283年,她大彻大悟,出家为尼,创立峨眉派,既是继承父母遗志,也是自己的蜕变。她终于放弃了小我,心怀家国天下,成就了大我。
这一年,郭女侠40岁。
从此江湖三峰起,武当峨眉并昆仑。
此后,她在峨眉山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
临终前,她将屠龙刀倚天剑的秘密传给了弟子风陵师太。


佛经中说,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人生在世,谁没有几段念念不忘、无法放手、无法安寝的故事呢?
郭襄“风陵渡口初相遇,一见杨过误终身”的故事,其实就是一段爱而不得的遗憾,讲的是“君生我未生”,本质上是在对抗时间的无情——我拼命奔跑,不是为了追上你,而是想活成你的坐标系里最闪亮的星。
读者嘲笑郭襄太疯癫,却忘了自己也有爱而不得,忘了自己手机里也有个“永远不删,却从不联系”的人。
你追随着他的脚步,他是你的努力目标,直到某天你突然发现:
你早已不需要追上他,因为你已经把自己活成了值得被追的光。
郭襄的故事就像一面镜子,照见每个曾经爱而不得的我们。
那些深夜里翻阅了一遍又一遍的聊天记录,精心策划的偶遇,朋友圈仅一人可见的动态……
那不是傻,是青春限量版的浪漫主义。


很多人认为,风陵渡以后,那个豪爽豁达的郭襄就死了,少室山下,远去的是一个孤单落寞的背影,一生在那一刻定格。
如“风陵渡口初相遇,一见杨过误终身”,又如“我只是爱上了峨眉山上的云和霞,像极了十六岁那年的烟花”。
郭襄的故事像一面镜子,照见每个爱过不可能之人的我们。
那些深夜翻烂的聊天记录,精心策划的偶遇,朋友圈仅一人可见的动态…不是傻,而是青春特供的浪漫主义。

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倚天不出,谁与争锋!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身为一代宗师的郭襄,不再是那个为了一段求不得、放不下的爱恋而难以释怀的小女孩,而是真正成为了一个心怀家国、心系黎民百姓的女侠。
十六岁之后,三十岁之前,她的青春,不负流年。
三十岁之后,四十岁之前,她的人生,砥砺向前。
从16岁到30岁,这十几年间,她漂泊江湖,四海为家,一个人默默疗伤,不急不缓地成长,奠定了胸怀天下的格局;
从30岁到40岁,从郭二小姐到郭女侠,风雨江湖见证了她成长的十年,后来,峨眉山上的云和霞留住了她,确立了一代宗师的地位。


说到底,郭襄哪里是困于爱的人呢?
最困于爱的,是李莫愁,是最初喂养郭襄的人。
郭襄对杨过的爱,纯粹而热烈,毫无保留,这种极致的情感引发无数读者的共鸣。人们在感叹郭襄命运多舛的同时,也不自觉地将更多的目光聚焦在她的感情经历上,仿佛她的一生都被这段爱情所定义。
郭襄开创峨眉派,展现出非凡的武学天赋与领袖才能。
在经历了江湖的风风雨雨,历经感情挫折后,郭襄并未沉沦。她在峨眉山静修,将自己多年来对武学的感悟、对人生的理解融入其中,创立了峨眉派。峨眉派武学刚柔并济,在江湖中独树一帜,门下弟子众多,传承数百年,对武林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峨眉剑法轻盈灵动、变化多端,宛如女子的婀娜身姿却又暗藏凌厉杀招;峨眉九阳功则刚柔并济,既能疗伤治病,又能在关键时刻爆发出强大的攻击力。这些武学绝技,成为了峨眉派立足江湖的根本,也为后世武林培养了无数优秀人才。
可以说,郭襄凭借自身的努力,在男性主导的江湖中开辟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成为了一位令人敬仰的大宗师。

然而,社会对女性的偏见使得郭襄的宗师形象被爱情故事所掩盖。
长久以来,在传统观念中,女性的价值往往被定义在情感和家庭层面。一个女性的爱情经历似乎成为了评判她人生的首要标准,而她在事业、理想等方面的成就则被忽视。
譬如古代的众多才女,李清照词风婉约豪放兼具,文学成就斐然,可人们在提及她时,也常常会先说起她与赵明诚的感情生活。
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郭襄的爱情故事因其浪漫与悲剧色彩,更吸引大众的目光,成为人们谈论的焦点,而忘记了她作为一代宗师的努力与成就。
在各个领域,女性往往面临着比男性更多的质疑与挑战。
在科学界,居里夫人两次获得诺贝尔奖,为放射性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可在她的科研生涯中,却不断遭受性别歧视,人们对她的成就总是持以更严苛的审视态度。
在政治领域,女性领导人在决策时,其性别常常成为被攻击的对象,人们更关注她的外貌、婚姻、家庭,而非她的政治才能与贡献。
回到武侠世界,读者对郭襄的评价正是这种现实偏见的映射。人们更愿意将她看作一个为情所困的悲情女子,而非凭借自身实力改写武林历史的大宗师。
郭襄创立完整武学体系,威震江湖,破产二代白手起家成为全国前三大企业CEO,却有读者指责说:她肯定几十年都在追星,只知满世界找杨过,不知家国大义!
郭襄究竟要是什么样的绝世天才,能一边追星玩一边就把业给创了,还把门派干到全国前三?更显得郭襄强炸天了,其他兢兢业业的竞争对手还活不活了?创业者闻之流泪啊!
要打破这种偏见,需要重新审视对女性价值的评判标准。女性的价值是多元的,爱情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绝不能成为定义她们的唯一尺度。
在现实生活中,对于每一位女性,都应尊重她们的选择,无论是投身家庭还是追求事业,都应给予平等的认可与支持。
同时,女性自身也应勇敢地追求梦想,不被传统观念所束缚,像郭襄一样,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光发热,用实力证明自己的价值。

分享时刻
金庸笔下的女配角,你最喜欢谁?
给我留言吧~
END
欢迎分享朋友圈 公号转载请获取授权
-作者-
悠悠酱,喜欢读书,喜欢旅行,喜欢猫猫狗狗,喜欢一切美好的事物。火锅重度爱好者。不高冷,却很有态度。世界或许冰冷,内心依然温暖。公众号:陪你走过漫长岁月(ID:sunshine_phuket)。转载请后台联系作者。
点个“在看”,愿我们都活得潇洒肆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