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旁观一些冷数据感悟反右扩大化(二)

大愚与者 2025-02-24 19:52:45

有的地方在工人中也划了右派。例如文章中说,把报社工厂中的工人团员郭卷生就划成了“右派”,后来发现有规定说在工人中不划右派,反右领导小组遂将郭转划为“坏分子”,当了二十多年的“坏分子”,境遇同样悲惨。

文章中还有一段震撼人心的数字:“经历了‘反右’的难言之隐,到‘文革’中,32名‘右派’中有4人自杀:副总编辑黄操良、农村部副主任刘晓晞、团员林安乾和国际部编辑胡平。如加上运动开始时自杀的副总编辑杨刚,则达5人之多。”自杀的占右派总数15%。

然而,“到1979年春天,报社确认在1957年运动中所划的32名‘右派’和一名‘坏分子’全部是错案,充分说明了报社1957年的‘反右’并非‘扩大化’,而是全部搞错了,依照政策全部予以改正。”(请看《炎黄春秋》2009年第3期《RMRB是怎样改正错划右派的》)。

这一类“工人右派”转划为“坏分子”的人, 全国有多少,只有天知道,一般人是不知道的。 这一批人也不包括在那461万多人之内。

还有在“中专”学生中也划了不少“右派”,也都送去劳动改造(我们劳动改造时就有“中专”的学生右派)。后来有规定不在“中专”学生中划右派,于是他们又被戴上“反社会主义分子”或其他的帽子,命运同样悲惨,他们也是反右派运动的受害者。这一批人有多少,也是只有天知道,一般人不知道。这一批人也不包括在那461万多人之内。

另外还有一批“没有被划为右派分子”就“按右派分子对待”的人(一般人也是不知道的),当时也称为右派。现在看来,应该叫作“编外右派”。(当时正式右派与“编外右派”的区分在于:正式右派是指经过党委审查批准,有党委审批文件,在党委划右派的名单上是有记载的。而“编外右派”是指没有经过党委审查批准、没有党委审批文件、在党委划右派的名单上是没有记载的、是找不到的。)这些人和右派一样都送去劳动改造,与正式右派毫无区别,大家也不知道这些详细情况,连他们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没有被划为右派分子”而是“错按右派分子对待”的“编外右派”,当时他们自己也认为正式被划为右派了,跟着正式右派一起劳动改造也没有感到有什么区别。这一批人也是反右派运动的受害者。这一批人有多少,也是只有天知道,一般人不知道。显然这一批人也不包括在那461万多人之内。例如北大就有这样一批“没有被划为右派分子”就“错按右派分子对待”的人。

0 阅读:1

大愚与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