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商演近百场,这版《雷雨》为何叫得响

中国文化传媒网 2025-04-25 16:34:32

山东省话剧院版《雷雨》演员与观众互动  山东省话剧院供图

4月11日至12日,山东省话剧院大剧场内座无虚席,来自省内外的《雷雨》粉丝齐聚一堂,观看山东省话剧院版《雷雨》4周年纪念演出。

4年前,着眼于培养年轻观众、普及戏剧知识,山东省话剧院策划推出“戏剧梦工坊”,集合院内青年演员创排话剧《雷雨》。4年时间,此版《雷雨》走进50多座城市商演近百场,平均上座率超90%。

4月11日下午,在山东省话剧院大剧场后台,《雷雨》剧组演员一边化妆一边直播。这是山东省话剧院的创新探索,在演出前建立演员与观众的联系,回应大家对作品的期待。在剧场附近的一家咖啡厅内,来自青岛的张云婷和朋友一边喝着咖啡,一边观看《雷雨》的后台直播。张云婷刚参加工作不久,业余爱好是看戏,尤其喜欢话剧。听闻山东省话剧院版《雷雨》即将在济南演出,她第一时间购票。此前,她在社交平台多次刷到《雷雨》的相关信息,有网友评价“山东省话剧院版的《雷雨》值得一看”。

4年前,山东省话剧院将《雷雨》作为内部考核剧目,业内专家看后眼前一亮,认为它可以在演出市场试水。经过进一步打磨,山东省话剧院将《雷雨》推向市场,从此开启一段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的路程。

回顾中国话剧发展历程,《雷雨》是一座里程碑。不少知名院团推出过经典版本,山东省话剧院能够后来居上,得到市场和业界的认可,凭的是什么?山东省话剧院副院长王翔给出的答案是“经得起折腾”。

为了把《雷雨》排好,演员有时为了短短几个字排练一天,反复查阅资料,写了近万字的人物小传。相比其他版本的《雷雨》,此版《雷雨》的不同在于,将序幕和尾声搬上舞台,同时增加“剧中导演”的角色,旨在为观众提供恰到好处的讲解,保证剧情连贯性。也正因此,该剧部分巡演场次提前一周就能卖光门票,年轻人愿意买票捧场,谢幕后观众席集体打开手机手电筒,一起拍下“星光大合影”。

王翔介绍,通过这部剧,有的观众看到了人性的复杂,有的观众看到了命运的无常,还有的观众发出了“不要恋爱脑”的感慨。无论哪一种反馈,都说明《雷雨》触及了观众的内心,这得益于剧中8个角色的“顶天立地”。

4年里,山东省话剧院“戏剧梦工坊”秉承戏剧服务人民的理念,开设公益大师课普及介绍戏剧知识,打造戏剧秀让观众体验演员的日常工作,成立“戏剧梦工坊”会员群扩大戏剧影响力,深挖戏剧观众的蓄水池,成功吸纳会员3000人。

山东省话剧院院长董旋表示,《雷雨》一剧现已进入投入少、演出多的良性循环,精彩的表演、一景到底的舞美设计得到了市场和业界的好评。未来,剧院将继续创新市场化运营模式,探索专业院团健康发展的新业态,用精品回馈观众。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