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志愿者在为观众讲解 故宫博物院供图
2004年12月5日,《北京晚报》上刊发了一则简短公告:故宫博物院面向社会招募志愿者。这条看似不起眼的消息,却如同寒冬埋下的种子——次年春天,经过严格选拔的首批志愿者,身着醒目的“故宫黄”马甲,站在展柜前,开始了他们在紫禁城的志愿服务……
自2004年12月面向社会公开招募以来,故宫博物院志愿者团队历经20年发展,已成为故宫有效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力量。20年来,664名志愿者累计20万小时暖心服务,帮助逾百万人次观众触摸到文物背后的中华文明脉络,成为传承文化的重要纽带。
苏力在2005年通过故宫博物院的考试和面试后,成为首批志愿者之一。在珍宝馆服务的十余年里,她从最初的兴趣逐渐转变为深深的热爱,将每一件文物视为朋友。每次她如数家珍地向观众讲述完这些文物的“身世”后,都会补充一句:“关注历史就是关注我们的未来。”在与文物的对视中,苏力逐渐领悟到文物背后所反映的历史中对文治的重视,以及紫禁城所凝聚的深厚文化底蕴。
谈到成为志愿者的缘由,徐颖眼里闪着光:“我曾经听过故宫志愿者的精彩讲解,希望自己也能像他们一样为观众服务。”此后,徐颖如愿成为雕塑馆志愿者。当她引导观众走过各式雕塑时,焕发出的光彩不仅温暖了观众,也感染着家人——她的丈夫、孩子都在她的引领下成为文博志愿者。
“以故宫专馆讲解为起点,20年间,故宫博物院志愿者服务内容不断深化拓展,逐步形成涵盖展厅讲解、教育活动、文化宣讲、主题日服务、媒体宣传等方面的多元服务体系。”故宫博物院宣传教育部副主任高希介绍,截至2024年底,故宫志愿者团队已累计服务现场观众超过100万人次。目前故宫博物院在册志愿者198人,将持续为故宫文化传承注入鲜活力量。
为适应新时代群众文化需求,拓展志愿讲解所触达的观众群,自2021年3月起,故宫博物院社会教育部持续发掘有拍摄、剪辑技能的志愿者组成团队,策划推出了《志愿讲国宝》线上宣讲项目。一盏灯、一部摄影机、一件黄马甲,再加上故宫宏伟的古建筑和琳琅满目的展品,志愿者就这样在视频中专业又不失活泼地讲起“国宝故事”来。
“大家看,‘吾车鼓’上这句2000多年前的石鼓文,‘吾車既工’的‘車’咱们现在也可以认出来。”故宫志愿者李京面对镜头讲述着珍宝馆的文物。每次李京介绍石鼓几经辗转流散、最终集齐于故宫收藏的故事,都会让观众感慨万千。
如今,借助数字化方式,观众可以在线了解到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珍宝和其背后的历史故事,这也让志愿者备感欣慰。自线上宣讲项目启动以来,多平台播放量累计超过3300万,带领“云上观众”游遍故宫,让文博志愿者的魅力、特长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同展示在观众面前。
多年来,故宫志愿者团队不仅在讲解中传递知识,更在与观众的互动中激发了公众对文物的兴趣和热爱。团队屡获殊荣,累计收获国家级、省部级团体奖项18项,个人奖项50余项。
20年来,故宫博物院始终践行着志愿服务理念。下一个20年,故宫志愿者将继续以专业讲述者的身份,书写文化传承的新篇章。正如故宫志愿者张露珊所说:“我想要成为一条路,连接历史与当下、中国与世界,用故宫的文化和文物连接每一名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