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山千灯会《大唐之上·唐王东征》实景演出
西安城墙《双龙贺春》灯组
中国自古就有灯会文化,与灯会相关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多达十余项。近年来,全国各地纷纷举办新春灯会,让春节更有年味儿。今年春节期间,“非遗贺新春 点亮中国灯”主会场活动特别推出国家级灯会灯彩非遗代表性项目展,来自15个省市的47件精美绝伦的彩灯作品集中亮相,展示出各地灯彩艺术的独特魅力。
日前,中国旅游协会在四川自贡举办非遗灯会旅游创新发展活动,行业专家、非遗传承人与文旅企业代表围绕培养年轻彩灯工匠、非遗促进文旅新消费、推动非遗实现现代化表达等话题分享经验,共话非遗灯会与旅游发展新趋势,探索非遗活态传承与当代表达的新路径。
每一盏灯都承载着文化密码
800年前,当自贡先民凿出第一口盐井时,或许不会想到井架上的照明火把会演变成享誉世界的彩灯艺术。如今在自贡,每盏灯都是“行走的博物馆”:从延续宋代营造法式的竹编骨架到保留唐代工笔重彩技法的蚕丝灯面、重现明代工匠智慧的瓷器捆扎。同时,享有“天下第一灯”美誉的自贡灯会正在漂洋过海,2024年组织境内灯展255场、境外灯展104场,实现文化出口额达7746.51万美元,同比增长53.1%——这组亮眼的数据正是自贡灯会在促进文化交流方面取得的成绩。“依托自贡灯会,自贡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彩灯产业,未来,我们将坚定不移推进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用自贡彩灯语言讲好中国故事。”自贡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张铭说。
如何将彩灯与城市文化结合,打造沉浸式场景与空间,值得业界关注。在第31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总策划设计师施飞看来,自贡国际恐龙灯会实现了“从个体到情绪化空间叙事”的创新发展与“从节庆年俗到夜游经济驱动器”的市场化实践。通过数字光影加持、与新兴消费业态相结合、与线上线下流量整合、与在地文化融合,成为全新的沉浸式演绎道具。
如何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上古老灯会?自贡市彩灯非遗传承人王茂森从自贡灯会的发展历程和多年实践中,感受到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要将传统彩灯与现代IP、科技融合,创作出符合年轻人口味的新作品,通过彩灯艺术与地方文化、环境和科技的结合,从深厚的文化中解读传统,释放洞察力、理解力和美学观,把传统的造型方法、光效运用、色彩搭配、点线面等逐一解读,让当代的彩灯映射出传统的光辉。”王茂森说。
秦淮灯会狮子灯
从民俗活动向文化IP转型
每年春节,登城墙赏花灯是西安人文化基因里抹不去的记忆。近年来,从参与城墙灯会的游客构成来看,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甚至海外游客参与其中。以遗址为原点,长安灯会联动起大明宫、城墙、大唐芙蓉园三大景区。以2025年长安灯会为例,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用13组花灯为市民、游客铺陈了17位唐朝皇帝在位240余年间的历史故事。大唐芙蓉园灯会则以40组水陆花灯拉满了“一步入上元”的氛围。而西安城墙灯会以文化灯彩讲述了38件陕西出土文物背后的文化故事。“长安灯会以人文为根基、以创新为动力的探索之路,构建了‘一城三展’的立体格局,融合当代审美与复古元素,形成‘文物为骨、潮流为翼’的风格。”西安曲江城墙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洋说。
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遗项目,有着1700年历史的秦淮灯会自1986年恢复举办,至今已历经39届,累计吸引2亿人次游客观看,既是一项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动,也是秦淮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们坚持活态传承非遗技艺、沉浸式还原历史场景,通过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让非遗灯会实现了从‘民俗活动’到‘文化IP’的转型。”国家级非遗项目秦淮灯会代表性传承人顾业亮举例说,“秦淮灯会传承千年的意义是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不仅可以欣赏,还寄托了美好的祝愿。比如荷花灯寓意和和美美,小朋友喜欢的兔子灯则象征着扬眉吐气。”如今,顾业亮也时常思考如何让灯彩拥抱更多年轻人。在他的工作室里,各种国潮味、卡通感十足的动物灯彩填满了工作台。
自贡灯会以中国民间四大爱情传说故事《白蛇传》为蓝本打造的《青城双姝》灯组
人间烟火看彩灯
如果说自贡灯会以工艺精湛见长,南京秦淮灯会以历史悠久著称,那么上海豫园灯会则侧重在策展和设计过程中突破创新。近年来,以山海经IP为核心,豫园灯会致力于打造复合型文旅场景,将传统非遗融入海派文化的城市背景。今年春节期间,豫园高约9米的生肖灯组引人注目,其设计灵感便来源于《山海经》。豫园华灯副总经理周鸣翔表示,豫园灯会运用最新数字技术,吸收了年轻文创群体的智慧,为非遗灯会拓展了边界,从而撬动“文化+科技”的多维共振。
河北唐山河头老街在今年首次举办大唐之山千灯节,正月期间累计接待游客超105万人次,大年初一到初七接待游客51万人次。千灯节期间上演的大型实景演出《大唐之山·唐王东征》重现了唐王李世民屯兵排练的盛景,演出过程中,马术、杂技、打铁花等十余种表演交织,带来了极具冲击力的视觉效果。河头老街首席品牌官杜冰表示,河头老街将在地文化的精髓与本土非遗民俗深度融合,将非遗的“活”运用到了极致,从而对旅游产品进行深度开发,践行“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
在中国旅游协会会长段强看来,非遗不只是遗产,更是中国人最优雅、最精致、最鲜活的生活方式。“非遗和旅游的融合,是非遗融入现代生活最好的桥梁和纽带。建议从业者多深耕文化内核,构建从文化传承、技艺保护到品牌运营的全链条体系,让每一盏灯都承载文化密码,让灯会成为外地游客感知当地文化的载体。同时还要拓宽国际视野,进一步推动全球游客逛灯会和非遗灯会‘出海’,携手外交机构、驻外文化机构,让中国灯会成为文明对话的‘世界语言’。”段强说。
甲辰龙年豫园灯会《一夜鱼龙舞》灯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