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岁王女士,平时睡眠不好,总睡眠,她的中医朋友推荐她一个方法:每天泡脚时候水里加一勺盐。王女士坚持了半年,睡眠越来越好了。最近她到医院复查,医生发现她血压控制得很好,气血也很好,她和医生介绍了她的泡脚方法,医生也表示这个方法很好,值得学习。
几点泡脚最养肾?
答案就是晚上9点。选择这个时段来补肾,原因在于此时肾经的气血正处于相对衰弱的状态。在这个时间点泡脚,随着身体热量的增加,血管会自然扩张,这非常有利于血液的活跃流动,进而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
不仅如此,白天紧绷了一整天的神经,以及辛劳了一天的肾脏,都能在这个时刻通过泡脚得到全面的放松和有效的调节。因此,人们会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由衷的舒适与轻松。
在中医的理论中,泡脚被称为“药浴”,它如同开具药方、服用药物一般,需严谨对待,不可随意。既不能胡乱吃药,同样也不能随便泡脚。
痰湿重的人怎样泡才好?
痰湿在体内长期积聚,容易引发内火,导致心神不宁。痰湿重的人还常常感到郁闷、易怒,情绪不佳,睡眠质量也会受到影响。此外,许多痰湿体质的人脾胃功能也不太好。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借助足部的六条经络来直接吸收有益物质,而泡脚名方——温胆汤,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温胆汤,顾名思义,主要以温和肝胆为主,使得胆气调达。当夜晚胆经运行时,人便能安然入睡。
温胆汤的泡脚用量包括:法半夏6克、陈皮9克、茯苓30克、竹茹6克、枳实6克、甘草3克,以及生姜12克(切丝)。
原方中并未包含生姜,但考虑到生姜的温热与发散特性有助于药效的发挥,因此特别加入。如果经常感到小腹发凉或便溏,可以将生姜替换为干姜。
从配伍上来看,茯苓与甘草的结合,既能调和脾胃,又能驱除湿气、益气。半夏与陈皮则能加倍赶走湿气、老痰,并养护脾胃、理气。竹茹与枳实合用,则有助于清内热、化老痰。
俗话说“百病皆由痰作祟”,气滞易生痰涎。只有胆胃相和,气机顺畅,身体才难以产生痰湿。整个配伍的思路是在养护脾胃、驱除湿气的同时,又利胆、助运全身气机。
为了最大限度地释放药效,建议将全部材料弄碎,可以用打粉机打成粗末。然后用适量开水焖煮15~20分钟,再根据水温加入适量热水。当水温适宜时,便可开始泡脚。
当舌苔厚腻时,建议连续泡脚5~7天,每次18分钟。化痰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果厚腻的舌苔能够褪去,就说明起到了作用。
爱上火,虚火旺的人怎样泡才好?
方法非常简单,只需准备1勺盐即可。
众所周知,泡脚能够温暖身体,驱散寒意,但你是否知道,泡脚同样也能起到降火的作用呢?确实如此,泡脚降火并非空穴来风。
在日常生活中,盐同样也是一种具有药用价值的物质。利用盐来泡脚,主要是看重其能够清热降火的功效,无论是虚火还是实火,都能得到一定的缓解。
盐,味道甘咸,性质偏寒。在《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盐具有解毒、凉血润燥、定痛止痒等多重功效。其性寒的特性使得它能够有效地降低实火。同时,咸味入肾,能够涵养肾水,从而扑灭虚火。
进入冬季后,如果你感觉自己有些上火,但又分不清是虚火还是实火,担心调理不当,那么就可以在晚上的泡脚水中加入一勺盐。
这种方法既无需担心吃寒凉药物会伤害脾胃,也无需担心辩证错误。随着泡脚的进行,你会逐渐发现自己的嘴巴不再生疮,心情变得平和,舌头也不再那么红肿。
泡脚时,背部和前额会先出汗,这是膀胱经阳气上升的表现。因为泡脚是从脚底开始加热,热力从下往上透达,先疏通的就是这条全身最大的阳经——膀胱经。膀胱经是人体抵御寒邪的第一道防线,日常所受的风寒都靠它来抵御。疏通膀胱经就是化瘀活血、全身大养阳。
其他泡脚方
1.受寒、鼻塞:可用葱加姜(姜需拍碎或切片)。
2.阳气不足、怕冷、生冻疮:可用姜或艾叶温阳散寒(姜需拍碎或切片)。
3.上热下寒:可用1小片肉桂引火下行。
4.宫寒、痛经:可用1小把花椒。
5.月经结块、黑眼圈:可用10克红花化瘀通堵(注意是普通红花而非藏红花)。
6.湿疹、痱子:可用1小瓶藿香正气水去湿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