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为何至今无力翻身?79年许世友撤军前发布的3个命令,太高明

若愚史话 2025-01-21 16:42:04

自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结束以来,越南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40多年来,尽管越南在战后努力恢复经济,但其发展速度远远达不到预期。

越南的经济结构长期依赖农业和初级工业,工业基础薄弱,且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低端位置,社会层面,越南也面临着诸多腐败、资源分配不均、民族矛盾等问题。

这些困境不仅源于越南自身的经济和社会结构问题,更与1979年那场战争,更确切地说,是与许世友将军在撤军前发布的三个命令密切相关。

一、“忘恩负义”的越南

在东南亚的版图上,越南与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联系。

早在秦汉时期,越南北部地区就被纳入了中国的版图,成为了我国郡县制的一部分,在之后长达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越南又渐渐的变成了中国的藩属国,定期向中国朝贡。

中国长期拥有对越南的宗主权,包括外交保护和军事支持等,而越南也深受我国的传统文化和政治影响,这最主要的表现,就是文字,在越南历史上,汉字一直是越南的官方文字。

到了19世纪中叶,随着清政府自身统治的腐朽和国力的衰弱,法国殖民者趁机入侵越南,中法战争不败而败后,清政府被迫放弃了对越南的宗主权,越南沦为法国的“保护国”。

二战期间,日本又入侵越南,取代法国,占领了越南,1945年,日本投降后,越南北部爆发了“八月革命”,胡志明领导的越盟建立了临时政府,宣布越南独立,成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国。

20世纪中叶,越南在胡志明的领导下,先后进行了抗法战争和抗美战争,在这两场战争中,我国始终是越南的坚定支持者。

中国不仅为越南提供了大量的军事援助,帮助越南建立了现代化的军事指挥体系,还帮助越南建设基础设施,支持其经济发展。

比如,1959年,中国帮助越南建设了著名的“胡志明小道”,帮助越南建设了后勤补给线,确保越南军队在战争中能有源源不断的物资供应。

20世纪60年代,我国还帮助越南建设了多个重要的工业设施,包括钢铁厂和机械制造厂,还有铁路、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极大地改善了越南的交通条件。

胡志明因此多次访华,与我国领导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然而,随着1969年胡志明的去世,越南的政策逐渐发生了变化。

当时我国的经济也不富裕,为了支援越南,全国上下勒紧裤腰带,大部分中国人民还没吃饱饭,愣是将省下的物资援助给了越南,但越南是怎么报答我们的呢?

他们把这种援助当成了理所当然,认为中国就得无偿援助他们,一旦我们不给了或者拒绝了他们的请求,他们就翻脸不认人了。

1975年,越南统一后,领导人黎笋提出了“中南半岛联邦”的构想,开始推行“地区霸权主义”政策,试图将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国纳入一个统一的政治和军事联盟,我国对这种霸权主义行为自然是反对的。

见得不到中国的支持,越南就开始在中越边界问题上无理挑衅,还大规模驱逐越南华人,导致数十万华人被迫离开越南,严重损害了两国的关系。

就在这个时候,与中国交恶的苏联,向越南抛来了橄榄枝。

1978年,苏、越两国签署了友好合作条约,苏联向越南提供了大量的军事援助,包括武器装备、军事顾问和技术支持等,希望借助越南,对抗美国和中国。

在苏联的支持下,越南进一步倒向苏联阵营,也为其采取强硬的对外政策提供了底气。

这之后,越南在中越边境频繁制造事端,多次侵犯我国的领土主权。

据不完全统计,1978年全年,越南军队在中越边境地区无端制造了多达1000多起武装冲突,导致中国边防部队人员伤亡数百人。

对越南的军事扩张行为,我国多次予以警告,但越南不仅未予理会,反而愈发嚣张,在1978年12月的联合国大会上,越南代表还颠倒黑白,公开指责中国“干涉越南内政”,试图将国际舆论引向对中国不利的方向。

我国领导人多次试图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问题,但越南均予以拒绝。

1978年11月,新加坡总理李光耀访问中国,邓小平在与他的会谈中明确表示,越南的行动已经严重威胁到中国的安全利益,中国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来维护自己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这年12月,越南在苏联的支持下,入侵柬埔寨,推翻了波尔布特政权,占领了柬埔寨首都金边,这一行动不仅严重侵犯了柬埔寨的主权,也对中国的安全利益构成了直接威胁。

面对越南的得寸进尺,1978年12月,中国外交部郑重发表声明,强烈谴责越南入侵柬埔寨的行为,并警告越南停止军事扩张,但被胜利冲昏头脑的越南统统视而不见。

1979年1月,中央军委正式决定对越南采取自卫反击行动,并开始制定详细的作战计划,这年2月15日,邓小平在广西南宁召开的军事会议上,正式下达了对越自卫反击战的作战命令,“百战将军”许世友被任命为东线战场的总指挥,负责指挥广西方向的作战。

二、对越自卫反击战正式打响

许世友接到命令后,迅速投入战前准备。

他组织了多次军事会议,详细研究作战方案,部署兵力,确保每个环节都万无一失。

他特别强调,这次军事行动的目标是“教训越南”,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必须做到速战速决,避免长期消耗。

1979年2月17日凌晨5时30分,我军在广西和云南边境地区同时发起进攻,中国对越自卫反击战正式打响。

在炮火的掩护下,我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破了越军的边境防线,一路向越南北部推进,边境上的越军在突如其来的攻击下措手不及,我军迅速占领了多个边境要点。

然而,在之后攻占谅山和高平这两个重要军事要塞时,我军却遭到了越南的顽强抵抗,一度伤亡惨重,许世友指挥军队迅速调整了作战战略,将迂回包围和正面强攻相结合,这才成功突破越军防线,成功占领了同登、高平、老街和河口等地。

经过28天的浴血奋战,中央军委认为“教训越南”的目的已经达到,于是在1979年3月5日,下令解放军开始有序撤回国内。

然而,在撤军之前,许世友又下达了三个命令,正是这3个命令,让40多年后的越南至今无法翻身。

三、自食恶果的越南

第一个命令:破坏越南北部的工业设施

在撤军前,许世友下令摧毁越南北部的工业基础设施,包括钢铁厂、机械制造厂等。

这些设施大多是中国在战前援助越南建设的,是越南工业发展的核心。

接到命令后,解放军在短时间内对这些设施进行了精准打击,不仅破坏了生产线,还炸毁了相关的配套设施。

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之前,越南的工业基础已经相对薄弱。

据战前统计,越南北部的工业生产总值仅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约25%,且主要依赖外部援助和技术支持。

许世友的这一命令进一步削弱了越南的工业生产能力。

战后,越南的工业生产总值出现了持续下滑,重建工业体系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具体来说,越南北部的一些关键工业设施,如钢铁厂和机械制造厂,在战后数年内难以恢复生产。

例如,位于河内的某大型钢铁厂在战争中被破坏后,由于缺乏必要的技术和资金支持,重建工作进展非常缓慢。

战前,该钢铁厂年产钢量约为50万吨,是越南重要的工业支柱之一。然而,战后数年,其年产量锐减至不足10万吨,仅为战前的五分之一。

这不仅影响了越南的钢铁供应,还导致相关产业链的停滞,进一步拖累了经济发展。

此外,一些小型机械制造厂也因设备损毁和资金短缺而无法恢复生产,使得越南在战后的工业恢复过程中步履维艰。

这些工业设施的破坏和重建困难,直接导致了越南经济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战后多年,越南的工业生产总值持续下降,经济增长面临诸多挑战。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数据统计,战后越南工业生产总值在1979年至1982年间平均每年下降约12%。

越南为自己的不可一世和忘恩负义,最终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第二个命令:沿途埋设地雷

为了防止越军在撤军过程中发动突然袭击,许世友下令在撤退路线上沿途埋设地雷。

为了避免误伤平民百姓,这些地雷避开了居民区,主要部署在桥梁下和要道旁。

据战后统计,我军在此共埋设了约10万枚地雷,这些地雷的存在不仅保证了我军能安全撤回国内,还使越南军队在战后多年内不敢轻易靠近边境地区,大大限制了其军事行动,保证了中越边境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第三个命令:悉数带走援越物资

许世友还下令,要求后勤部队带走中国曾援助给越南的所有物资,这些物资包括各类交通工具和建筑材料。

这些原本用于支持越南经济建设的物资,却在战争中被越南囤积起来,用来对付我军。

例如,一些原本用于修建基础设施的钢材和水泥,被越军用于加固军事防御工事;

而部分运输车辆则被用于军事物资的调配。

为了确保这些资源不被越军继续用于军事目的,我军在撤军时将这些物资悉数带走。

此后,越南失去了大量运输工具,其军事运输能力大幅下降。

有一个数据,战前越南军队的运输车辆中有约40%来自中国援助,撤走后,这一比例降至不足10%。

我军这一行动不仅大大减少了越南的资源储备,还向越南政府表明了态度,合作的基础是相互尊重和信任,任何背信弃义的行为都将付出代价。

总结:

对越南来说,这场战争不仅是一场军事冲突,更是一次惨痛的历史教训。

战争结束后,越南政府和民众才开始重新审视与中国的关系,他们也逐渐意识到,中国对越南的援助是基于友谊和国际主义精神的,而非理所当然的。

许世友将军在撤军前下达的三个命令,不仅在军事上打击了越南,更在经济和社会层面对其造成了深远影响。

通过这场战争,我国不仅向世界宣告了我们保卫领土完整的信心和决心,也为我国东南边境换来了数十年的安宁!

参考文献:

1、《许世友的最后一仗》,胡居成,党史纵览,2004.2.28

2、《邓小平决策 对越自卫反击战内幕》,李光耀,党员干部之友,2008.8.25

3、《李光耀回忆邓小平决策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山,领导文萃,2008.4

1 阅读: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