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邱庄“土皇帝”禹作敏覆灭记:他犯的罪行远比你想的更恶劣

若愚史话 2025-02-05 15:39:08

1978年的天津静海县大邱庄,还是一片白茫茫的盐碱地。这里土地贫瘠,农作物产量极低 ,“宁吃三年糠,有女不嫁大邱庄”,便是当时大邱庄穷困的真实写照。

38岁的禹作敏蹲在地头,捏着寸草不生的土块,突然把旱烟杆往地上重重一磕:"办厂!就是死了也要办厂!"

这一决定不仅彻底改写了大邱庄的命运,也彻底改变了他自己的人生。

一、从盐碱地到“华夏第一村”

禹作敏出生于 1930 年,他自幼聪慧,虽只接受了 3 年的私塾教育,但在那个文化匮乏的年代,他已经算是村里的 “文化人”了。

早年,他在大邱庄担任过公社、生产队会计和生产队长,对当地的经济状况和村民的生活状况都有深刻的了解。

1974年,禹作敏开始担任大邱庄的党支部书记,面对村里随处可见的光棍,他决心带领村民摆脱贫困。

为此,他多次前往山西大寨参观学习,希望借鉴大寨的成功经验,改变大邱庄的面貌。

回到大邱庄后,他带领村民们改造盐碱地,修建道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经过三年的努力,大邱庄的土地开始变得肥沃了些,交通条件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然而,靠传统农业耕种,大邱庄依旧难以实现真正的富裕,村民们的生活依旧艰难。

1977 年,大邱庄生产大队党支部书记改选,村民们渴望致富的心情愈发迫切,便提出了“谁能带领大家致富,谁当书记” 的口号。

面对大邱庄的困境,禹作敏再次站了出来。

他站在村民大会的讲台上,目光坚定,声音洪亮:“乡亲们,再给我三年时间,我一定带领大家摘掉贫困的帽子。如果做不到,我主动离职。”

此言一出,会场一片寂静,只有禹作敏的话语在空气中回响,村民们都被他的决心打动了,这次选举毫无疑问,禹作敏再次当选为大邱庄的党支部书记。

这次连任,不仅成为了禹作敏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也为大邱庄的未来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大家都相信,只要跟着禹作敏,大邱庄一定能走出贫困,走向富裕。

一年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华夏大地,为无数怀揣梦想的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禹作敏站在大邱庄的土地上,望着远方,心中充满了期待。他敏锐地意识到,这股春风不仅是国家的希望,更是大邱庄实现腾飞的绝佳时机。

当时,中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对钢材的需求量极大。

禹作敏果断决定,利用大邱庄靠近天津的地理优势,创办轧钢厂。

说干就干,禹作敏四处筹集资金,他把生产队的砖厂抵押出去,贷款 10 万元,村民们也纷纷自发凑钱,你 1 元、我 2 元…… 最终,他们凑齐了 15 万元启动资金。

拿着这笔钱,禹作敏从天津买来三台轧钢机,带领村民们自己动手修建了简易厂房,他还跑到天津钢管厂门口蹲守七天七夜,用两麻袋红薯换来技术员周末"偷偷下乡"指导。

就这样,1977 年,大邱庄冷轧带钢厂诞生了。

谁也没有想到,这三台轧钢机竟成为了大邱庄致富的 “金钥匙”。

仅仅一年后,轧钢厂不仅收回了全部投资,还盈利 30 万元——这相当于过去全村30年的总收入。

这一成绩让大邱庄的村民们看到了致富的希望,也让禹作敏更加坚定了发展工业的决心。

此后,禹作敏乘胜追击,将赚来的钱继续投入到新工厂的建设中。

在禹作敏的引领下,大邱庄相继兴办了电器厂、印刷厂、高频制管厂等一系列企业。

随着这些工厂的陆续投产,大邱庄的经济迎来了迅猛增长,村民的生活质量也随之显著提升。

1987 年,大邱庄成为了中国最早的 “亿元村”,村民住进统一建造的西班牙风格别墅,幼儿园到大学全免费,60岁以上老人每月领200元退休金(相当于当时城市职工平均工资)。

为了更好地管理这些企业,禹作敏将原来的四个总厂升级为尧舜、万全、津美、津海四大公司,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企业管理体系。

他还大胆任用年轻人,让他们在各个岗位上发挥自己的才能。

在禹作敏的领导下,大邱庄的企业发展蒸蒸日上,产品畅销全国各地,甚至远销海外。

大邱庄的成功,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

国内外的媒体纷纷前来报道,美国《商业周刊》记者来访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农民开着皇冠轿车下地,村办企业会议室挂着卫星云图,谈判桌上摆着五部国际直拨电话。”

许多地方政府也组织人员前来学习取经,禹作敏因此成为了全国知名的农民企业家,他的照片和事迹频繁出现在各大媒体上,成为了那个时代的风云人物 。

1989 年,禹作敏不仅以 “全国十佳农民企业家” 的身份参加了春晚,还被国务院评选为 “全国劳动模范”,随着大邱庄经济的飞速发展,禹作敏的威望也与日俱增。

然而,在一片赞扬声中,禹作敏的心态开始发生了变化,他逐渐变得骄傲自满,权力欲望也日益膨胀 。

二、从改革明星到“独裁暴君”

原大邱庄办公室主任刘保华回忆,"那时候禹书记到北京开会,部长都要到宾馆拜访他。"他的专车是加长奔驰600,车牌是非常扎眼的"津A88888",他还给每个村干部配发了纯金名片,背面印着霸气宣言:"大邱庄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但权力的腐蚀比盐碱地更悄无声息,1991年,禹作敏在村口竖起9米高的汉白玉牌坊,上书他亲拟的楹联:"自古庄主第一人,敢笑皇帝不丈夫"。

禹作敏自称是大邱庄“庄主”,所有企业报表要盖他的私章才能生效,村里的大小事务,无论巨细,都必须经过他的同意才能执行。

此时的大邱庄,禹作敏说一不二,他的话成了“圣旨”。

我们常说,绝对的权力会导致绝对的腐败,禹作敏不仅掌控着村里的经济命脉,还对人事安排有着绝对的决定权。

他开始任人唯亲,将自己的亲戚朋友安排在各个重要的岗位上,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家族势力网。

在他的主导下,大邱庄的企业管理变得混乱不堪,裙带关系严重,许多有能力的人得不到重用,而那些靠关系上位的人却尸位素餐 。

不仅如此,禹作敏对任何敢于挑战他权威的行为都采取了严厉的打压和报复。

1988 年,农场工作人员田吉兴,因申请住房一事找到了场长孙岳先,孙岳先在处理过程中无意中说了一句“这事我做不了主,得找作敏”,禹作敏得知后,认为孙岳先是在背后说他的坏话。

怀恨在心的他不仅撤掉了孙岳先场长的职务,还解除其党支部成员资格,全然不顾孙岳先多年来为大邱庄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1989 年,电器厂职工顾廷岳的弟弟因对禹作敏募捐用途提出疑问,便遭到了殴打、罚款和停职的处罚。

村民们对禹作敏的这种行为虽感到不满,但无人敢站出来反抗,生怕自己也遭遇同样的下场,于是只能在背后偷偷议论。

随着私欲的日益膨胀,禹作敏的行为越来越嚣张,甚至到了无法无天的地步,他认为自己为大邱庄做出了巨大贡献,法律对他来说也不适用了。

1982 年,大邱庄学校校长李炳凯,在一次会议上揭发了禹作敏的违法行为,认为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大邱庄的形象。

禹作敏非常生气,他不仅撤掉李炳凯的校长职务,还派出打手在夜间闯入李家大打出手,甚至连李炳凯年幼的儿子也不放过,李家的窗户被砸碎,家具被砸坏,李炳凯和他的家人受到了极大的惊吓。

面对前来调查的县委清查组,禹作敏更是嚣张至极,他安排干部和群众辱骂、威胁清查组成员,最终致使清查组狼狈逃离。

1989 年至 1991 年,县里为了加强大邱庄的治安,设立了派出所,并任命禹作敏为指导员,禹作敏上任后,提出将治安联防队队员列入正式公安编制,这一要求被县里拒绝。

禹作敏恼羞成怒,两年后派出所撤销时,他竟扣住部分枪弹不上交,甚至为此与天津市公安局主要领导结怨。

1991 年,天津市委市政府号召全市捐款抗洪救灾,禹作敏因负责此事的是他不喜欢的副市长,便公然违抗命令,一分钱都不捐。

在推选党代表等事件中,他也与天津市委对着干,完全不顾组织纪律。

此时的禹作敏,已经彻底沦为了一个 “土皇帝”,他的眼中只有自己的权力和利益,而大邱庄的未来和村民的福祉,早已被他抛诸脑后 。

曾经那个意气风发、一心带领全村致富的“改革先锋”,如今已渐渐滑入自取灭亡的深渊。

三、多行不义必自毙

1990 年 4 月 11 日,大邱庄村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命案。

村民刘玉田曾多次在大会上公开质疑禹作敏的决策,认为他的管理方式存在问题,尤其是任人唯亲和资金使用不透明。

这些言论引起了禹作敏的强烈不满,他多次警告刘玉田,但刘玉田并未因此退缩,于是,禹作敏决定对刘玉田进行“报复”。

这天傍晚,刘玉田像往常一样,结束了一天的劳作,准备回家,然而,当他经过村里的一个小巷子时,突然被几个人团团围住,这些人手持铁棍和木棒,不由分说对刘玉田进行了疯狂的殴打。

面对多人的攻击,刘玉田毫无还手之力。他的呼救声在小巷中回荡,但没有人前来救援,几分钟后,刘玉田倒在了血泊中,一动不动。

一位路过的村民目睹了这一切,他惊恐地躲到一旁,不敢出声。事后,他向警方描述了当时的惨状:“他们像疯了一样,拿着铁棍和木棒,对着刘玉田一顿猛打,血溅了一地。”

而这些人都是禹作敏的亲信,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为了防止刘玉田的家人报警,禹作敏竟派人对刘玉田之妻禹荣田以及子女进行严密监视,不许他们出村半步。

有了这次案件之后,禹作敏的行事愈发大胆了。

1992年12月13日深夜,大邱庄万全集团的保险柜少了30万元。

34岁的业务员危福合被指为嫌疑人,这个从河北来的打工者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会死在镶着金边的审讯室里。

"刚开始只是让他跪着交代。"时任护厂队队长的刘振海在庭审时供述,"后来禹总说'不见血不开口',我们就动了电棍。"

26名打手轮番上阵,刘云章等人在 “审讯” 过程中,对危福合拳打脚踢,使用电警棍、三角带鞭子等凶器,一拨人打累了又换一拨,持续了 7 个多小时。

最终,危福合因外伤致创伤性休克死亡,经法医鉴定,他身上的伤痕多达 380 多处,脾脏破裂,十指指甲全被拔除,左眼球脱落。

更令人发指的是善后过程。

禹作敏连夜召开紧急会议,当场甩出200万元现金:"谁家没死过人?给他老婆说是心脏病,钱不够再加!"

当危福合的妻子抱着遗像哭求真相时,大邱庄派出6辆奔驰车围堵其老家,威胁要"让整个村子消失"。

禹作敏的种种恶行,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公愤。

然而,当静海县公安局副局长刘春春带着干警进村调查时,却目睹了新中国司法史上最荒诞的一幕:

2000多名村民手持铁锹、猎枪组成人墙,高音喇叭循环播放禹作敏的录音:"大邱庄的事自己解决,外人插手就是破坏改革开放!"

最后,警车被掀翻,刘春春被逼着在悔过书上按手印,靠装心脏病才被抬出村。

"那天下着雪,我看着警灯在村口闪了一夜。"原大邱庄村民王桂兰回忆说,"我们都知道危福合冤,但谁敢说话?上次老李头举报偷税,就被吊在村口冻了一宿......"

欲让其灭亡,先令其疯狂,禹作敏终于为自己的疯狂行为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1993 年 4 月,中央纪委、监察部、最高人民检察院等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进驻大邱庄展开调查。

4月15日夜,当武警天津总队参谋长李志祥率部突袭禹作敏庄园,虽然他们早已做好了心理准备,却还是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

3米高的围墙上架着高压电网,德国牧羊犬正戴着夜视仪巡逻,车库里停着三辆防弹林肯。

而在罗马柱支撑的喷泉下方,竟藏着通往“地狱”的入口。

打开暗门,腐臭味扑面而来,地牢面积达300平方米,铁笼里残留着带血的麻绳,墙上挂着皮鞭、电击器和狼牙棒。

在缴获的录像带中,清晰记录着这样的场景:

1991年3月,村民赵志强因质疑土地分配,被扒光衣服塞进狗笼,6条狼狗撕咬其下肢达半小时;

1992年中秋节,会计王淑芬发现禹作敏儿子挪用公款,被绑在手术台上"摘除子宫以示惩戒";

暗室保险柜里锁着7本蓝色笔记本,详细记录着1990-1993年非法拘禁143人,其中22人致残;

最骇人听闻的是"特别医疗室"。

这里摆着全套手术器械,墙上挂着人体解剖图,冷藏柜里存有12个被切除的肾脏。

"他们专挑外地打工者下手。"法医在后来披露,"有些人失踪了,家属只会收到'突发急病死亡'的证明和2万元封口费。"

在禹作敏的别墅书房,办案人员还发现了一本被翻烂的《水浒传》,"聚义厅"三个字被红笔重重圈起。

这个自比宋江的农民企业家,把大邱庄变成了现实版的梁山泊——在这里,他可以用劳斯莱斯车队接送外商,也能用猎枪指着检察官的额头喊"替天行道"。

更讽刺的是,他床头摆着《邓小平文选》,扉页上却写着扭曲的批注:"让部分人先富起来=让禹家人先贵起来"。

当儿子禹绍政强奸女工仅被"罚酒三杯",当侄儿挪用三千万公款仅需写份检讨,这位改革先锋亲手将法治栅栏拆解成家族特权的阶梯。

1993 年 8 月 27 日,天津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禹作敏进行了公开审判。

庭审持续了13天,公诉人出示的证据就重达83公斤,起初禹作敏还竭力为自己辩解,"你们懂什么改革?没有我禹作敏,大邱庄还在要饭!"

但随着证据越来越多,禹作敏最终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他被以窝藏罪、妨害公务罪、行贿罪、非法拘禁罪、非法管制罪等多项罪名,判处有期徒刑 20 年,剥夺政治权利 2 年 。

曾经不可一世的 “土皇帝”,终于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然而,即便认了罪,他仍觉得自己是个”大功臣“,在天津市第一看守所,这位昔日的土皇帝还要求特殊待遇:每天要抽中华烟,饭菜必须从酒楼订购,甚至试图用金表贿赂狱警传话。

1997年,禹作敏的健康状况急剧恶化,他被诊断出患有严重的高血压和心脏病,监狱方面不得不将他保外就医,这年10月27日,禹作敏因病去世,终年69岁。

总结:

如今,在大邱庄街头,曾经的"天下第一庄"门楼已改建为法治公园。

那座重达8吨的禹作敏铜像,也在1995年被熔铸成了121块警示牌,镶嵌在每栋村委会大楼的台阶上。

在危福合遇害的万全集团原址,镇政府还设立了"改革开放警示教育馆"。

"现在新干部上任,第一课就是参观地牢遗址",现任村支书张建国在提及禹作敏时说道:"他教会我们两个真理:能带群众致富的未必是好人,能建起高楼的也有可能挖出深渊。"

张建国的话虽不多,但足以发人深省。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1993年8月28日头版报道——《天津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审禹作敏犯罪集团案》

2、《中国乡镇企业史》2003年修订版(费孝通主编)——第四章第三节"大邱庄模式兴衰研究"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