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区已有6位政委,调他当第7政委,干10年政委,把司令当上级看待

从阳化石 2025-03-17 05:09:22

1963年,南京军区调来第7位政委杜平,此前担任沈阳军区副政委。

很多人或许纳闷,南京军区怎么设置如此多政委?他们之间分工是什么呢?

在当时,大军区当中都设有多位政委,但论数量还是南京军区最多,从柯庆施、唐亮、江渭清、萧望东、江华、李葆华到杜平。

实际上柯庆施是上海市第一书记、江渭清江苏省第一书记、江华浙江省第一书记,李葆安徽省第一书记都是挂职。只有唐亮、萧望东、杜平负责军队工作。

唐亮虽然是第二政委,可此时身体已经非常不好,以休养为主,并向上级申请离职。几个月后,萧望东提拔为第二政委主持工作,杜平尽管也是政委,实际上负责政治部工作。

上级之所以设置如此多政委,或许与当时的背景有很大关系。

1962年以后,部队提出突出政治,三八作风,思想是第一位的等。将政治摆在首位,而南京军区辖区广,驻守的野战军多,还有空军、海军。尤其是海军不仅仅负责南京军区辖区,还负责福州军区海域。

虽然1956年福州军区从南京军区划分出来,可海军管辖区域没有变动,主要是东海舰队,而东海舰队司令部受到海军与南京军区双重领导。

华东地区战略位置非常重要,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一旦有战事发生,省委一把手可以随时指挥部队等情况。

这或许是将下辖四个省市一把手设为政委的原因。

在和平时,他们的工作就是以地方发展为主,军区需要有专职政委,唐亮在第二位,但身体很差,六十年代身体休养为主。萧望东主持工作一年多后,被调去文化部担任副部长。这一年,杜平不再兼任政治部主任,而是专职政委,与许世友一起负责军区工作。

也就是说,杜平工作2年后,才接手负责军区全面政治工作。具体谁来领导军区,是军区党委书记负责,许世友排名在前,因此拍板决定由许世友。他作为政委更多是服从。

在杜平的回忆中,把许世友当作兄长和上级看待。

这或许是1973年12月,上级为何调八大军区司令的原因之一。一个干部在一个地方时间长了,油了,政委不起作用了。

按说司令、政委是平级,工作上应该各自尽责。可政委听司令的,长期以往,政治工作就会出现薄弱,政治工作是军队的生命线,今后如何打仗。

许世友调离的这一年,也是他俩搭档的10个年头。许世友离开后,杜平因身体有恙被免职,3年后的1977年重新恢复职务,可第一政委不是他,而是后调来的廖汉生、郭林祥担任。

0 阅读: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