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友问:互助君,我做完手术出院快1年了,小区里经常有人在跳广场舞,每次看到都很想加入,但是又害怕对术后康复不好,乳腺癌患者能不能跳舞呢?
觅健互助君答:能!不但能,好处还特别多!让我们先来看一个患者的故事,或许会有所启发……
01
舞出10年抗癌奇迹
2015年,觅友-我是一片云6781确诊了乳腺癌,做完乳房切除术后,她每天从上往下看自己,看到的永远是一个残缺的凹面,泪水夺眶而出。
抑郁情绪把灵魂撕碎了一地后,她决定一片一片把它们捡回来,重新拼凑。2016年初,她步入康复期,她把假发一摘加入了广场舞的行列,在欢快的音乐和同频的舞步中,她好像忘记了疾病,压抑、烦闷一扫而空。
如今她抗癌10年了,已经是广场舞的领舞和新疆维族舞蹈团队的核心成员,演出经常能看到她的身影……

图片来源:觅友-我是一片云6781
跳舞真的这么神吗?大量研究都给出了证明,互助君挑几个给大家看看。
02
跳舞的抗抑郁效果排第一
一项英国研究[1]让60个人分别去跳舞、听音乐、骑自行车、安静坐着,看看这4种方式对他们的幸福感(积极情绪、消极情绪、疲劳感)有什么变化。结果发现,跳舞和听音乐的人积极情绪显著增加了,消极情绪和疲劳感也更少。此外,尽管与听音乐和安静坐着相比,跳舞的人感到更尴尬,但这并没有影响噌噌上升的幸福感。这样看来,像广场舞这样一边听音乐一边舞蹈的运动,简直是双管齐下提升幸福感!另一项研究[2]则把关注点放在“运动”上,它证明在众多运动方式(包括跳舞、慢跑、瑜伽、力量训练、太极等)中,跳舞的减轻抑郁的效果最为明显,研究还指出,它在老年人和女性中更为常见。再细分到乳腺癌领域,一项中国研究[3]把276名乳腺癌患者(大部分为I-II期并接受了乳房切除术)分为了2组,一组接受了6节医院舞蹈课程和16周的家庭舞蹈练习,另一组的人不跳舞。和前两个研究结果一样,跳舞让中国乳腺癌患者疲劳感减轻,睡眠障碍和抑郁的症状也改善不少。不如现在就试着跳一跳,你就会感受到跳舞给你带来以下几个方面的“魔力变化”:
1)生理变化
跳舞可以促进“快乐激素”——内啡肽的分泌[4],它能直接作用于大脑,减轻压力并提升愉悦感,还可以提高疼痛阈值,为癌痛患者带来获益。
此外,抑郁、睡眠障碍的患者的大脑往往会经历“氧气饥荒”,而跳舞会激活“供氧开关”,提高氧气输送到大脑的效率[5],大脑有了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便打破了这个“缺氧-失眠-抑郁”的恶性循环。
2)感受心流
心流是一种完全沉浸在当前活动中的心理状态,即全神贯注,忘记时间、烦恼、外界干扰,同时充满愉悦感和掌控感。
像小孩玩电脑游戏一样,跳舞就是让觅友们进入“心流”的一个完美方式,和度“秒”如年的平板支撑等运动不同,它让时间变得飞快,跳一会几个小时就过去了,因为你会专注于下一个动作做什么、音乐节奏的变化,而不是焦虑化疗的疗效、身体的残缺、运动的疲累。
3)社交联结
研究表明,抑郁最有力的保护因素之一是社会联结[6]。以广场舞为例,当一群人在共同的节奏里,就会产生强烈的融入感,即使只是站在旁边看那些跳广场舞的人,身体都会不自觉地跟着摇头晃脑。
更重要的是,它会带来共同的凝聚感,和队友产生默契、信任,从而获得友谊、成就感、幸福感。

图源:摄图网
03
开始跳舞吧
有些觅友可能会比较含蓄,即使听到音乐也羞于用肢体语言去表达自己,害怕“自己跳得不好看”、“别人会不会嘲笑我”。
需要明确的是,跳舞绝不是需要你跳得多么专业、美观,简单的旋转、摇摆动作都是跳舞。减少自我评判,也不要过度关注别人的目光,慢慢来,不要着急,自己跳得开心最重要!
对于之前没有尝试过跳舞的人来说,有这么几个方法可以帮你更好地开始。
■ 选择一处安静的地方,确保不会被人打扰,比如自己的卧室、安静的树林里等。戴上耳机、打开自己熟悉、舒缓的音乐,先让自己的身体跟着音乐的律动随意晃动两下,伸展四肢,等身体逐渐放开后,再把注意力集中在你认为最灵活的身体部位上(比如腿部),尽情舞动这个身体部位(比如滑步、跳跃)。

图源:摄图网
■如果觉得不知道该做什么动作,可以先在网上找一些比较基础的跳舞视频进行动作学习、跟练,或者加入线下的广场舞群体或舞蹈社团,让更有经验的人对你的动作进行系统的指导。
■可以把跳舞的简单动作融入日常生活中,逐渐养成跳舞的习惯,淡化“刻意练习”的紧张感,比如擦桌子时扭动腰胯,扫地时加入滑步,晾衣服时摇摆手臂。
需要注意的是,觅友们在跳舞时需要循序渐进,尤其是淋巴水肿的觅友,应避免突然的大幅度动作(尤其是患侧),最好在跳之前佩戴压力袖套或压力绷带,并做好热身运动。
04
写在最后
从明天开始,把自己交给身体,随着舞动的身体从“被困住的网”中挣脱出来吧!
温馨提醒:文章旨在传递疾病知识,不作为诊疗方案推荐及医疗依据。
封面图片来源:稿定设计
责任编辑:觅健树崽
参考文献:
[1]Campion M., Levita L. (2014). Enhancing positive affect and divergent thinking abilities: play some music and dance. J. Posit. Psychol. 9, 137–145. DOI:10.1080/17439760.2013.848376
[2]Michael Noetel et al.(2024).Effect of exercise for depression: systematic review and network meta-analysis of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DOI:10.1136/bmj-2023-075847
[3]He X, Ng MSN, Choi KC, So WKW. Effects of a 16-week dance intervention on the symptom cluster of fatigue-sleep disturbance-depression and quality of life among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undergoing adjuvant chemotherapy: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Int J Nurs Stud. 2022 Sep;133:104317. doi: 10.1016/j.ijnurstu.2022.104317
[4]Heijnen, S., Hommel, B., Kibele, A., Colzato, L.S., 2016. Neuromodulation of aerobic exercise—a review. Front. Psychol. 6, 1890.
[5]Saligan, L.N., Olson, K., Filler, K., Larkin, D., Cramp, F., Sriram, Y., Escalante, C.P., del Giglio, A., Kober, K.M., Kamath, J., Palesh, O., Mustian, K., Multi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upportive Care in Cancer Fatigue Study Group–Biomarker Working Group, 2015. The biology of cancer-related fatigue: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Support. Care Cancer 23 (8), 2461–2478.
[6]Karmel W. Choi et al, An Exposure-Wide and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Approach to Identifying Modifiable Factors for the Prevention of Depression,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2020). DOI: 10.1176/appi.ajp.2020.19111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