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觅友们,今天的文章是上一期【薇薇道来】直播的精华回顾,直播嘉宾是江苏省人民医院肿瘤科乳腺中心李薇教授。
本文包括以下内容:
■ 循环肿瘤DNA(ctDNA)检测
■ 内分泌治疗副作用与耐药应对
■ 内分泌治疗相关问题答疑
01
循环肿瘤DNA(ctDNA)检测
觅健小米:教授您好,请您介绍一下,什么是循环肿瘤DNA(ctDNA)检测?它和穿刺活检有什么区别呢?
李薇教授:
我们常见的检测技术,像是穿刺活检等技术,是一种“组织活检”技术。而循环肿瘤DNA检测,是一种用于癌症诊断和管理的“液体活检”技术。其二者不仅是名称上的区别,还有以下几点不同:
1.检测标本不同
■ 组织活检:检测的是穿刺或手术取到的肿瘤组织
■ 循环肿瘤DNA检测:可以检测从肿瘤组织脱落到血液里的DNA
2.获取检测标本的方式不同
■ 组织活检:需要通过手术或穿刺针等方式从肿瘤或疑似肿瘤的组织中获得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这种方法通常具有侵入性,患者可能会感到一定的痛苦。
■ 循环肿瘤DNA检测:这是一种非侵入性检测方法,通过抽取患者的血液样本来检测循环肿瘤DNA(ctDNA),这些DNA来自肿瘤细胞,存在于血液循环中。这种方法不需要侵入性采样,对患者的负担较小。
3.动态监测能力不同:
■ 组织活检:提供的组织样本固定于采样时刻,无法反映肿瘤的实时状态,临床实践中也难以用于动态监测。
■ 循环肿瘤DNA检测:可以动态监测肿瘤的变化。因为抽血检测相对来说比较便捷,并且ctDNA在血液中的浓度会随肿瘤生长、复发或治疗而发生变化。这种方法可以适用于监测治疗过程中的疗效和复发。
总体而言,循环肿瘤DNA检测,可以说是提供了一种让患者依从性更好的检测技术,来监测和评估治疗疗效。
觅健小米:循环肿瘤DNA检测的检测准确度怎么样呢?
李薇教授:
临床研究表明,现在的液体活检技术与组织活检相比,准确度可以达到80%以上。所以在不容易取到肿瘤组织的情况下或者是想要动态监测治疗效果,液体活检是可以考虑的一种方式。
不过液体活检价格不算低,患者可以结合自己的经济情况和治疗情况综合考虑。
02
内分泌治疗副作用与耐药应对
觅健小米:在使用内分泌治疗药物的过程中,有哪些常见的副作用,有什么检查方法可以帮助患者尽早发现药物副作用吗?
李薇教授:
内分泌治疗有以下几种常见的副作用:
1.骨质疏松
建议乳腺癌患者朋友用内分泌药半年到一年时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测。
骨密度检测中的T值是用于诊断骨质疏松的重要指标,根据T值,骨量可分为三类:
■ T值大于-1.0,表示骨量正常;
■ T值在-1.0至-2.5之间,提示骨量减少;
■ T值小于或等于-2.5,则诊断为骨质疏松。
根据T值的不同给予患者不同的治疗方法,例如补钙、补充维生素D等。对于骨质疏松的患者,通常会使用护骨针来进行减少骨量流失的治疗。
2.血脂/转氨酶升高
除了常规血常规检查之外,建议定期做肝肾功能检查
总而言之,患者朋友们一定要坚持治疗,定期随访非常关键。同时在关注内分泌治疗疗效的同时,也要重视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及时监测,有问题及时处理。
觅健小米:请问教授,内分泌治疗耐药有哪些不同的类型?
李薇教授:
内分泌耐药根据药物治疗时间长短和疗效可以分为原发性耐药和继发性耐药。
1.原发性耐药
是指如果在刚开始服用内分泌药物的几个月内,疾病没有改善甚至恶化,表明癌细胞对治疗有初始抵抗。
根据《CBCS&CSOBO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精要本(2025年版)》,如果在辅助内分泌治疗开始的前2年内疾病复发,或晚期一线内分泌治疗不到6个月病情进展,均定义为原发性耐药。
2.继发性耐药
又称获得性耐药,是指长期服用内分泌药物且效果良好后,药物逐渐开始失效,这通常是因癌细胞在治疗过程中发生变异。新版指南指出,若辅助内分泌治疗超过2年停药后1年内复发,或晚期一线内分泌治疗6个月后才进展,均视为继发性耐药。
最常见的是患者在使用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之后,可能会出现ESR1突变导致继发性耐药。目前针对ESR1耐药突变,国外也有一类新型口服SERD药物用以治疗,也期待口服SERD药物能够尽快在国内上市,满足乳腺癌患者需求。

图源:《CBCS&CSOBO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精要本(2025年版)》
另外PI3K/AKT/mTOR通路异常激活,也会导致患者对治疗产生耐药性。不过今年有多个好消息,今年3月上市了PI3Kα抑制剂,也即将有AKT抑制剂上市。所以提醒大家一定要重视PAM通路检测,有通路突变的患者,在后续可以考虑选择这类抑制剂抵抗内分泌治疗耐药,来进行后续治疗。
觅健小米:基因检测在发生耐药之后再做,还是可以提前做呢?
李薇教授:
此前研究结果证实,在原发组织或耐药组织中进行基因检测,突变率差异不大。也就是说,术后做基因检测或者是出现复发转移后再做基因检测,突变率基本上是相一致的。如果乳腺癌患者想要提前进行基因检测了解自身突变情况,是可以提前进行检测的。
03
觅友提问,抗癌干货一网打尽
幸运粉丝1:护骨针打进口针好还是国产针好?
李薇教授:
国产药物在经过一致性评价后才会进到医院中,疗效与进口药物基本上是持平的,大家可以不用太纠结这方面。
幸运粉丝2:维生素D多久测一次好呢?
李薇教授:
■ 初次检测:如果初次检测显示维生素D水平很低,建议定期复查,以监测补充效果。
■ 稳定后检测:如果检测结果稳定在正常范围内,则不需要频繁检测。
虽然没有固定的检测周期,但是一旦开始检测,应关注了解自己当前维生素D的水平,以及是否需要调整补充策略。
幸运粉丝3:甘油三酯高、胆固醇高,应该怎么控制呢?已经在吃降脂药控制甘油三酯了,这些药物会影响内分泌治疗吗?
李薇教授:
胆固醇高通常和饮食有关,平常饮食需要注意减少饱和脂肪摄入、不摄入反式脂肪酸等等。
甘油三酯偏高,和患者自身酶的代谢相关,可能需要药物来进行控制。大家更需要关注低密度脂蛋白,与心血管疾病相关度最高的是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较高,出现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会升高。
如果吃降脂药已经将相关指标调整到正常,内分泌药物正常吃即可,如果甘油三酯依然偏高,需要考虑是否要更换其他降脂药来控制甘油三酯。
幸运粉丝4:内分泌治疗期间哪些人可以不检查激素六项呢?
李薇教授:
■ 绝经后的乳腺癌患者,一般不需要检测。
■ 绝经前的乳腺癌患者:对于使用“肚皮针”及芳香化酶抑制剂(AI)进行治疗的患者,因为已经通过药物降低了雌激素水平,在指南里面认为这部分患者定期检测的意义也不大。
幸运粉丝5:62岁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ER是10%、PR是5%,术后化疗6次双靶两年,长期使用来曲唑导致严重骨质疏松,请问ER、PR低表达且副作用严重,需要停内分泌药物吗?
李薇教授:
如果服用来曲唑副作用严重,在没有其他药物禁忌症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调整成他莫昔芬,来缓解骨质疏松症状。
但他莫昔芬可能会导致子宫内膜增厚,如果调整成他莫昔芬,建议半年做一次复查检查子宫内膜厚度。
幸运粉丝6:40岁乳腺癌患者,吃阿贝西利9个月,打亮丙瑞林16个月了,现在吃阿那曲唑、阿贝西利,请问什么情况下需要打护骨针呢?
李薇教授:
对于接受内分泌治疗的乳腺癌患者,无论年龄大小,都需要注意药物可能引起的骨质疏松问题。应定期检查骨密度,以确定是否需要使用骨改良药物来预防或治疗骨质疏松。如果是骨转移患者,护骨针是需要打的。
骨转针在用于治疗骨质疏松和治疗骨转移的使用间隔和使用剂量是完全不同的:
■ 治疗骨质疏松
通常情况下,半年用一次护骨针,使用剂量低于骨转移治疗。治疗过程中会复查检测骨密度以便及时调节治疗方案及用药剂量。
■ 治疗骨转移
以地舒单抗为例,通常情况下,每4周给药1次,如无不良反应及无法耐受情况出现,需要长期使用。
04
尾声
感谢李薇教授的精彩直播,也感谢各位觅友们的陪伴。希望我们【薇薇道来】栏目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乳腺癌相关知识。也希望各位觅友们把今天的直播相关内容分享给更多需要帮助的患者们!
本期专家
李薇教授
江苏省人民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
博士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乳腺中心副主任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青年专家委员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长江学术带乳腺联盟(YBCSG)副主任委员
江苏省研究型医院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
江苏省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江苏省“科教强卫工程”青年人才
美国南卡莱罗那大学医学院访问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