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伊三国海上联演引全球关注,特朗普强硬表态遭现实“打脸”

惜玉侃国际 2025-03-11 17:35:41

中俄伊三国海军集结印度洋,中国第47批护航编队携导弹驱逐舰、综合补给舰亮相伊朗恰巴哈尔港,与俄伊舰队启动代号“安全纽带”的联合军演。这场涵盖反恐救援、协同作战等12个科目的演练,被外界视为对美国“不谈就打”威胁的直接回应。

美国总统特朗普虽在空军一号上高调宣称“美军实力碾压三国”,但三国军演背后串联的欧亚安全网络,正悄然改写中东地缘政治格局。

自2019年首次合作以来,中俄伊海上联演已完成从反海盗训练到体系化作战的跨越。本次参演舰艇数量较五年前激增四倍,南非、巴基斯坦等六国首派观察员加入,折射出美国中东影响力衰退的现实。

美军撤出叙利亚后留下的真空地带,加速了地区国家“向东看”步伐:伊朗与沙特在中国斡旋下复交,三国能源贸易额五年间增长146%,霍尔木兹海峡护航成本下降23%。美国智库报告坦言:“特朗普的石油制裁与‘护航联盟’适得其反,将盟友推向了对手的怀抱。”

与某些国家渲染“大国竞争”不同,此次联演聚焦海上公共安全:反海盗科目采用中俄舰艇火力掩护、伊方陆战队突袭的混编战术;联合搜救演练引入北斗与格洛纳斯双导航系统联动。这种“问题导向”的合作使亚丁湾海盗袭击减少67%,促成国际航运保险费用下调。伊朗海军司令强调:“我们不是军事同盟,而是危机应对共同体。”与之形成讽刺对比的是,美国主导的“印太战略”因强推军事对抗,导致东盟多国拒绝选边站队。

尽管特朗普宣称“毫不担忧”,现实却令其表态陷入尴尬:首先,美国“护航联盟”因欧盟拒绝参与已成空壳,而中俄伊联合巡逻机制覆盖印度洋关键航道;其次,三国在SWIFT系统外的能源结算体系,正削弱美元石油霸权;再者,俄制S-400防空系统、中国北斗导航与伊朗无人机技术形成的“非对称战力组合”,迫使美军调整中东部署方案。

这场跨越欧亚的联合行动证明,当霸权思维仍在制造假想敌时,务实安全合作已成为稳定全球局势的新锚点。中俄伊三国用舰艇轨迹勾勒出的“安全弧”,或许正是多极化世界最清晰的注脚。

0 阅读:19

惜玉侃国际

简介:目光所致皆为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