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汉朝的卫青、霍去病,各位恐怕都要挑个大拇指,称赞一句用兵如神。却殊不知唐朝有那么一位军神,不单能耐更大,就连名声也更加厉害!只是,这名声来的,却是有些奇奇怪怪的……
话说在大唐朝统一之前,东突厥就曾经多次入侵,这时候,就有不少的唐朝将领与其短兵相接,只是除了这位军神之外,就无一获胜,足见其能耐,也足见东突厥的厉害。
要说起突厥军队的战斗力,就看唐太宗在登基前都被迫签订了城下之盟足见一班,自然,这时候也不免有唐朝军队缺骑兵的原因。
话说自唐太宗登基后,过了三年,缓过来一些精神,这口恶气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于是他就指派唯一打过胜仗的军神带领十万军队出战突厥。
当时突厥刚刚遭受了双重打击,回纥和薛延陀等部叛离,又遭受了惨烈天灾,但是国内仍然有足足三十万的精兵强将。
兵力一对比,孰强孰弱明眼人都能看的出来,这仗定然会打的吃力就算往好了说,最多也就是小胜,而且大唐刚刚稍有恢复,一旦拖成了持久战,也仍旧是个凶多吉少的结果。
但是军神就是军神!他以三千铁骑奇袭定襄,打得颉利可汗抱头鼠窜,并乘胜追击,这一下,突厥竟无丝毫还手之力,可说是兵家奇迹。
而且不单如此,那颉利可汗被打的只能求和,而唐太宗也出了气,自然就派使前去谈判。这位军神却不愿意了,到手的鸭子还能飞了?他当下就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正道”理由,直接继续杀过去,真真是一具生擒了这位倒霉的颉利可汗,还顺道就灭了东突厥国。
这大唐开国对外的第一战,他就以绝对的实力将大概率处于劣势的一场战斗,打成了碾压式的胜利,不光是解决了大唐立国前期最有威胁的外患,还奠定了大唐对外战争的实力底限,导致周边诸国面对大唐铁骑未战先怯,这也为大唐成为一代盛世,奠定了绝对的基础!
自然,有人也会说,孤例不证,好,我们再来瞧瞧。
在攻灭辅公祏之战中,麾下诸将皆主张急攻,快马加鞭袭取敌军后方老巢,唯独他力主从缓,事实证明他是对的,不单单大破敌军,还顺势平定了江南。
又有攻灭吐谷浑之战中,这次相反,是麾下多数将领主张从缓,他却认为应该穷追猛打,果然将敌尽数歼灭,夺占青海高原!
其独门用兵之术还书写成书,有《六军镜》,《阴符机》,《玉帐经》,《霸国箴》,《韬钤秘书》等等。不仅让他的弟子们深得真传,每一个人的战绩都足以列入中国古代名将之列,还让后世兵家也奉为经典,造就了许多名将!
这样的一个人,谁不说他厉害?就连唐朝设置武庙,他也名列六十四名将中最厉害的“武庙十哲”之一,和韩信、白起、孙武、吴起等古代名将同列,这是对中国军事将领的最高褒美!
可偏偏就是这样一个人,怎么日后就成了逼子去死的恶人了呢?其实一说他的名字,大家就会恍然大悟,这位军神是谁?就是“托塔天王”李靖!
话说一代唐朝军神,怎么后来就成了商朝逼死儿子哪吒的托塔天王了呢?我们来瞧上一瞧。
话说唐朝的李靖正是因为其军事才能太好了,才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唐代的时候,就已经有人在其身上贴上了玄幻的色彩,如《续玄怪录.李卫公靖》中就有李靖行雨的故事。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和许多古代名将一般,逐渐神话,直到明朝的《西游记》出现,先是给他安排了三个儿子金吒、木吒、哪吒。
要知道,唐朝李靖确实有儿子,可却不是这三位。《新唐书》云:子德謇、德奖。明确说了他有俩儿子,一个叫李德謇、一个叫李德奖,却与吒字三子毫无关系。
后来《封神演义》又横空出世,直接把已经神话成托塔天王的他的背景故事,来了一段补完计划。
直接让李靖成了一个老古板,为了龙王的事情逼得哪吒剔骨还父、削肉还母,自残自杀。不过最终哪吒还是以宿体复活,只是自此这爷俩却成了若即若离,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了。
这也让李靖纵然有正气凛然之处,却也落得一个不念亲情的口碑。自此,这一代军神在民间,更多流传的都是神话故事了,他人生之中的英勇事迹,反而成了鲜为人知的史实。
不过,即便如此,历史之中他的身影已然留下印记,成为多少代后人都可以畅享古代名将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