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十一年七月十六日,也就是1861年8月21日,逃到热河“狩猎”的咸丰帝感觉到大限将至,遂开始安排后事。
毕竟咸丰帝太年轻,才三十一岁,而唯一活下来的皇子载淳也才六岁,是没办法处理朝政的。所以,咸丰帝只能任命辅政大臣,要帮助小皇帝处理朝政。
相对来说,清朝那么多皇帝,像咸丰帝这样“荒唐”的,还真少见。但毕竟也算饱读诗书,在安排人员辅政上面,也颇费了一番工夫。
只安排大臣不行,臣强君若,万一再蹦出个王莽、赵匡胤、鳌拜就不好了;托付给太后也不行,历史上女人乱权的也不在小数,什么吕后啊,萧太后啊,冯太后的,万一再出来个武则天,那真要了爱新觉罗的命了;要是托付给宗亲,也不行啊,朱棣在那里虎视眈眈看着呢。
思前想后,咸丰帝留下了顾命八大臣,掌握一半的权力。同时还赐予了慈安太后“御赏”印章,赐予小皇帝载淳“同道堂”印章,由慈禧太后掌管。
咸丰帝觉得这种权力架构很合理,可以互相制衡,保证大权不会旁落。可是他万万没想到,尸骨尚未凉透,慈禧太后就联合其他人发动了辛酉政变,从此大权在握,控制了大清将近半个世纪时间。
那么,为什么咸丰帝留下的顾命八大臣,手握遗诏,又掌握实权,却斗不过此时年仅二十六岁的慈禧太后呢?
一、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咸丰帝留下来的这八位大臣,都是什么情况?
第一位是铁帽子王怡亲王载垣,看过《雍正王朝》的人都知道,怡亲王就是老十三胤祥,显然这个载恒就是老十三胤祥那一支的。此人是咸丰帝的心腹大臣,很多重要事项都是安排他去做,包括去跟洋人议和。
第二位也是铁帽子王,乃郑亲王端华,他并非皇室子孙。祖上乃努尔哈赤时期的八大和硕贝勒之一,也是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中唯一非帝王直系子孙。这位铁帽子王在道光帝驾崩时就是以顾命大臣身份,辅佐咸丰帝的,口碑不错。
第三位是爱新觉罗-肃顺,此人是端华的六弟,虽然没能继承铁帽子王爵位。但在咸丰朝的官职很高,同时任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领侍卫内大臣,等于是军政财三大权都握在了手里。正因如此,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肃顺才是顾命八大臣之首。
关于第四位人选,其实是有争议的,清朝的祖制家法是“亲亲尊贤”。贤嘛,这东西无法量化比较,全凭皇上的个人印象,他说贤那就是贤。但是亲,这就没办法规避了,前三位顾命大臣虽有俩亲王,但都是八竿子打不着的远枝。按理说,真正符合条件的就恭亲王奕訢,这也是当年跟咸丰帝争夺皇位的有力人选。
但是,肃顺知道咸丰帝看自己这个兄弟不顺眼,所以提议让景寿加入到顾命八大臣之中。之所以选他,是因为景寿乃道光帝的额驸,咸丰帝的亲姐夫,符合“亲亲”的要求,况且此人又老实,还是咸丰帝的心腹。
另外四个就属于随搭了,一个是兵部尚书穆荫,一个是礼部侍郎匡源,又一个礼部侍郎杜瀚。还有一个焦佑瀛,乃军机大臣,曾在天津附近组织团练武装,比较受咸丰帝重视。
二、
咸丰帝驾崩后,留下的这种三权分立的组织架构,显然让很多人心中不满。
其实在这个决定下达之前,载垣、端华、肃顺这三位死党,就对病危的咸丰帝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他们三个其实也有野心的,估计想当霍光,竟然建议咸丰帝向汉武帝学习立子杀母,立载淳而杀慈禧。
刚才也提到了,咸丰帝虽然相对其他清朝皇帝来讲,有点荒唐,但这种祖宗社稷大事上不敢含糊。一旦真杀掉了慈禧,倒是解了太后乱权的事,可是又有谁能制衡顾命大臣呢?
慈安太后给人的感觉没啥主见,怎样都行,但慈禧不这样想。毕竟俩人是一条船上的,该争取的权力还是得争取,所以两宫皇太后也提出来,既然大家都是决策者,理应都得上朝处理政事。
但顾命八大臣又不傻,本来两位太后都掌印了,再在一起上朝,那自己岂不是雷同虚设了?
当然,这两派毕竟是既得利益者,就算是不满,也并未达到爆发的程度。但有一类人的不满,却已经压不住了,那就是皇室宗亲这边,尤其是恭亲王奕訢!
恭亲王奕訢,大家都知道,有能力有能力,要血统有血统,要威望有威望。在咸丰一朝,他就够受气的了,要不是老爹道光帝临终前封了自己一个亲王,自己更是无缘向政治中心靠拢了。事实上也是如此,整个咸丰朝,恭亲王就没被重用过。末了了,英法联军打过来了,咸丰帝才想起这个兄弟来,丢下他自己跑了。把偌大的北京城,还有来势汹汹的英法联军都甩给了奕訢,估计这小六子想死的心都有了。
三、
好不容易英法这边被恭亲王稳住了,结果咸丰帝没了,留下的遗诏中,自己再次无权进入核心权力中心,换你,你气不气?
老六奕訢心里不痛快,老七奕譞的内心一样不舒服,别看他长着一副童叟无欺,窝囊憋屈的样子,但内心也有欲望啊。结果这哥俩,同时被亲兄弟,也就是咸丰帝拿掐着,硬是没资格进入核心权力层。
虽然奕譞各方面都比不上奕訢,但有一点是对方不具备的,那就是人家的老婆是慈禧太后的亲妹妹。也正是因为这层关系,他才有机会跟着咸丰帝逃到了热河,并坚定地站在慈禧太后这边。
除了这俩王爷心里不痛快以外,其实还有两位大臣心里也不痛快,一个是武将(蒙古王爷)僧格林沁,还有一个是文臣瓜尔佳文祥。
想必大家都看过类似的文章,提到大清最后一支骑兵就葬送在僧格林沁手中。在八里桥一战,三万蒙古铁骑对战八千英法联军,结果伤亡惨重,几乎全军覆没。但不管怎么说,僧王曾经也是大清朝最高统帅,本来就是不对称战争,就算打输了,也总比郑亲王端华会用兵吧?
可惜,他同样被咸丰帝排除在了大权之外,这也让手中仍有些残兵游勇的僧王,恨意十足。不过,当时他应该在山东跟捻军作战,还不足以影响到热河。
至于瓜尔佳文祥,他就更气了,好歹自己也是咸丰朝的军机大臣,可其他军机大臣都进了顾命八大臣行列,唯独没有自己,啥意思?
四、
可是我们大家都知道,历来权力交替都是以武力说得算,而在这么多派系中,真正掌握军队的另有其人。
刚才提到,掌管骑兵的僧王败了,别忘了当初在通州跟英法联军死磕的还有一支步兵军队。这支部队由兵部侍郎胜保率领,虽然惨败,但他将北京城周边的残兵败将收拢收拢,也有一万多人。
但这个胜保其实也不被咸丰帝重视,也没有注意到人家手里可是握有军队的,谁得到他,谁就等于得到了半个天下。毕竟当时京城附近的军队都打没了,之前战争激烈时,连东三省能调动的军队也全搭进去了。
所以,与其说顾命八大臣跟慈禧太后斗,不如说是顾命八大臣跟以慈禧为首,恭亲王奕訢,醇郡王奕譞为左膀右臂。外加僧王啊,文祥啊,胜保啊,几位大臣协助,才得以一举拿下顾命八大臣。
其实,这就是咸丰帝没有安排好,但凡他能放下偏见,将恭亲王奕訢弄到顾命八大臣里面。以他的能力和威望,就算是慈禧太后联合其他人发动政变,也成功不了。
但这是后话了,总之,两个权力欲望超级强大的恭亲王奕訢和皇太后慈禧,就这样走到了一起,开始向八大臣进攻。
当时的情况,北京城是恭亲王奕訢的天下,连只会随波逐流的慈安太后都能分析出来,要想除掉顾命八大臣得回京。
当时北京城还有胜保的一万多军队,僧王手里也有一万,但人应该在山东。剩下的就是顾命八大臣中的郑亲王端华了,他手里握着当年咸丰帝逃亡热河时带的军队,至少也是控制热河的侍卫。其余的军队,基本都打没了,别看很多人顶着武将的职务,其实手下没兵。
五、
恭亲王奕訢利用去热河给咸丰帝治丧的机会,私下里跟慈禧太后见了面,等于是搭上线了。
随后就有要求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的折子递到了热河,因为此事,顾命八大臣跟慈禧太后争得脸红耳赤,把小皇帝都吓哭了,慈禧太后硬是没退让。
就这样,双方谈崩了,而谈崩了之后,顾命八大臣竟然撂挑子不干了,几个人玩起了休假,这就又给慈禧太后联络恭亲王奕訢制造了时间。之前我(杨角风)谈晚清大太监的时候,提到的安德海,为什么后来那么受慈禧太后宠爱啊?
就是因为在这次辛酉政变中,充当了慈禧太后和奕訢的联络员,不辞辛苦两头跑的结果。
后来,随着胜保的军队开到了热河,深感不妙的顾命八大臣也不再休假,急忙妥协。咱们先搁置争议,一切问题等回到北京再说。
就这样,一行人带着咸丰帝的灵柩,启程回京。结果慈禧太后跟小皇帝才陪了一天灵柩,就以小皇帝太小,两个太后又都是妇道人家,跟不上大部队,在后面慢慢走。
顾命八大臣虽也有顾虑,但也留有一手,提防着慈禧太后他们。那就是让载垣和端华先行一步,带急行军先去北京,在慈禧太后进京前做好安排,其余人按约定时间走。
可是他们万万没想到,慈禧、慈安和小皇帝这么拼,日夜兼程,比灵柩早四天到达京城,比载垣和端华还快一天呢。一进城,连休息都没休息,急忙召见恭亲王奕訢,商议大事,随后宣布了八大臣几大罪状。
等到第二天进城的载垣和端华都傻眼了,稀里糊涂地就被抓了。紧接着,接管了八旗善扑营的醇郡王奕譞也带兵去截肃顺大部队去了。哦,忘了一点没说,之前在热河时,奕譞就任正黄旗汉军都统,虽然也受端华限制,但现在他被抓了,等于自己说了算了。因此,肃顺带着的军队,一见自己的头儿来了,也就顺理成章从保护肃顺变为抓肃顺了。
后面的事就不用多说了,顾命八大臣,这几个人的下场都不太好,自尽的自尽,砍头的砍头,流放的流放,撤职的撤职,大势已去,尘埃落定。
其实,肃顺这个人还是很有能力的,也很开明,看不惯旗人堕落的样子,主张重用汉臣。其中左宗棠啊,曾国藩啊,都受过他的提拔。后来慈禧太后重用汉人,基本也是沿着肃顺的主张进行的,算是一个有能力的大臣,可惜了。
至于他们八个,为何斗不过一个?
其实从一开始,咸丰帝就错了,随便将其中一个换成恭亲王,你看看慈禧还能嘚瑟不?
而你这种安排,不仅没有拉拢到恭亲王,还将其推到了慈禧太后身边,不败就没天理了。当然,你要是就不这样安排,顾命八大臣也有保命的方法,那就是一开始就答应慈禧太后,直接垂帘听政,丢掉权力,总比丢掉性命强吧?
若真如此,说不定也就没有后来的议政王奕訢了!
一群绿帽子王,斗得过一个老佛爷[吐舌头咯]?
因为她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