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苏联元帅朱可夫回忆录:(21)从维斯瓦河到奥得河(2)

子名历史回忆录 2025-03-16 14:48:40

在这里,还应当指出一个重要的情节。当时柏林与苏联战场和盟军战场的距离几乎相等。

难怪,丘吉尔在其战后回忆录中不止一次提到最好由盟军攻占柏林,虽然根据各国政府首脑的协议,攻占柏林是属于苏军的事。

在此期间,协调盟军和苏军的行动,主要靠双方最高统帅部用相互交换情报的办法来进行。

我必须指出,斯大林当时是信任艾森豪威尔的情报的,有关我军的计划和行动的情报,则由苏军总参谋部经由美国和英国的军事代表团转去。

此外,各国政府首脑还就各方作战的原则问题定期交换信件,从与罗斯福总统的来往信件中可以看出,苏联和美国之间这时不管在执行根据租借法案提供物资的协议方面,或在执行有关战略问题的协议方面,都达成了充分的谅解。

至于丘吉尔,就不能这么说了。他的信件是不坦率的、隐晦的,并暴露了想占领德国中心地域的强烈愿望,这当然会使苏联政府提高自己的警惕。

我认为,没有必要在这里引证丘吉尔、罗斯福和斯大林之间的来往信件,因为这些信件都已公布。

但是,倘若今天再把这些信件仔细阅读一遍的话,就可更好地看清,丘吉尔关于战后中欧各国政体的想法,是要在这些国家建立从属于帝国主义西方的政府。

1944年10月底和11月初,我曾执行最高统帅的委托,仔细研究了最后战局的主要问题,首先是柏林方向上各个战役的计划。

我应满意地指出,这个时期的我军总参谋部在计划巨大的战略性进攻战役方面具有高度的水平。

总参谋部在分析情况时正确地指出,在柏林方向上敌人将对我军进行最顽强的抵抗。

苏军二战喀秋莎火箭炮旧照 图片来自网络

证明这一点的,是10月份我军(白俄罗斯第3,第2和第1方面军)进攻作战的战果甚小,以及11月初我军被迫在整个西部方向上转入防御。

我完全同意总参谋部及其作战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安东诺夫、什捷缅科、格雷兹洛夫和洛莫夫的意见,他们在作战部工作的各个阶段,都表现出是制定战役—战略计划的卓越能手。

根据总参谋部的意见,在维也纳方向上的我南方各方面军应首先展开进攻,这样一来,必然会迫使德军统帅部调动与我西方各方面军对峙的大量兵力,用以巩固其东南战略方向,因为,这个战略方向决定德国南部和东南部的命运。

在研究西方方向上我各方面军的进攻计划时,曾碰到一个严重的问题,即敌人在东普鲁士还有一个巨大的兵力集团并有坚固严密的防御,这种防御是以永备工事、极难通行的地势以及城镇的坚固的石头建筑物为基础的。

这时,我们才遗憾地认清了最高统帅部的失策,当时,它未采纳在夏季就已提出的、关于加强在东普鲁士方向上作战的各方面军的建议。

这个建议要求在白俄罗斯战役发展顺利时,从行进间突破敌人在东普鲁士的防御,而目前东普鲁士的敌军集团将严重地威胁在柏林方向进攻的我军。

记不准是11月1日或2日,最高统帅叫我和安东诺夫去审查冬季各战役的计划,安东诺夫曾提交了一个计划草案,这个草案预先已同我商议过。

这一次,最高统帅仍未同意我们下述共同的建议,即给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加强1个集团军以便粉碎敌东普鲁士集团。

当时,我们建议这个集团军从波罗的海各方面军中抽出,并认为波罗的海各方面军在完成对敌库尔兰集群第16和第18集团军的封锁后,即应转入防御。

十月革命节之后,我和总参谋部一起着手拟制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进攻的详细计划。

此时,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的领导人和司令部已向总参谋部呈报了他们对进行这次战役的基本意见,这些意见基本符合情况,而且就这些意见我们还同罗科索夫斯基和马利宁作过多次交谈。

前面己提到过,我是不同意经维斯瓦河对华沙实施正面突击的,而且曾向最高统帅报告过这个意见,斯大林批准了我的建议。

我于11月15日前往卢布林。第二天,就收到任命我为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司令员(方面军军事委员为捷列金将军)的命令,同一命令还任命罗科索夫斯基为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司令员。

在卢布林,我会见了贝鲁特以及波兰工人党和波兰民族解放委员会的其他领导人。

11月16日,我到达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指挥部,罗科索夫斯基于同一天前往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

二战正在行军的苏军官兵 图片来自网络

在11月底以前,以马利宁为首的方面军司令部就已制定出方面军进攻计划,并准备好了需向最高统帅部提出的补充部队和物资的申请书。

方面军司令部、方面军后勤司令部和各兵种司令员为计算当前战役所需的兵力、兵器付出了极大量的劳动。

这个计划于11月底被批准,关于进攻战役的开始时间,最高统帅未作硬性规定,但大致指示要在12月15-20日前作好准备。所规定的任务和期限,要求部队、各级司令部、后勤机构和首长进行大量而复杂的工作。

对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的准备,与先前在我国领土上实施的类似规模的战役的准备大不相同。过去,我们可以从在敌人后方活动的我方游击队那里得到很好的侦察情报,而在这儿,却没有我方的游击队。

现在,获取有关敌人的情报,主要得依靠谍报侦察、航空兵侦察和地面部队侦察,各级司令部的首长对这一重要工作都特别重视。

而且,我军的后方铁路和土质公路要从波兰境内通过,在波兰境内,除了我们的朋友和对我们怀有好感的居民外,还有敌人的间谍,新的条件要求我们特别警惕保障部队集中和变更部署的隐蔽性。

这时,我各集团军党组织按照党中央的指示,就有关我军在国外的举止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解释工作。

我们到国外去,不是充当征服者,而是作为把各国人民从敌人占领下拯救出来的解放者。

同时,在方面军各部队中,还应展开更广泛的教育工作,以便从到达波兰的最初之时起,我军官兵不致做出任何考虑不周的行动。

我们与波兰的地方政权机关和社会人士保持着正常的相互关系,他们竭尽全力帮助我们,至于我军官兵也同波兰人分享自己所有的一切。于是,共同遭受过敌人占领苦难的苏波两国人民,从一开始,从他们最初的交往起,就打下了兄弟情谊的基石。

为了使战役准备具有更明确的目的性,方面军军事委员会决定举行一次显示当前战役的军事导演,由各集团军的司令员、军事委员和参谋长,各独立军军长,方面军的后勤副司令、各兵种司令员和各勤务主任参加。

方面军司令部卓越地完成了筹备军事导演的任务,这次导演进行得很好并富有教益,其间,方面军后勤领导人还作了有关物资技术保障问题的报告,然后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仔细的讨论。

各集团军司令员在集团军范围内也进行了同样的军事导演。这一切,特别是对有关当前战役的各种问题的讨论,帮助全体领导人员更深入地了解了自己的作用,充分明确了与友邻部队、航空兵、快速部队、炮兵和工程兵的协同动作方面。

由于战役将从两个比较狭小的登陆场展开,在这两个登陆场上又集中了数量极为庞大的部队,因而集团军后勤工作和部队后勤工作的组织特别复杂。

不仅如此,在发展战役时,我们在一定时间内还只能通过登陆场来为部队提供战斗和生活必需品,而登陆场又只有极有限的土路,这就使问题变得更加困难。

为了在两个登陆场之间建立更密切的协同,1月4日在科尔帕克奇将军的第69集团军的司令部里,举行了有该集团军各兵团指挥员参加军事导演。

经我邀请参加这次导演的还有近卫第8集团军司令员崔可夫、第5突击集团军司令员别尔扎林,近卫坦克第1和第2集团军的司令员卡图科夫和波格丹诺夫,以及上述各集团军的参谋长。

12月底,我曾再次飞往莫斯科,以便同最高统帅讨论与批准最后各次战役总计划有关的一系列问题。

最高统帅部有关西部战略方向上最后各次战役的企图,在1944年11月底就已最后确定。

预先确定的战略计划,使各方面军有可能对一切战役战略问题、政治问题和物资保障问题予以特别仔细的考虑。

决定在直接对柏林实施突击之前,在西部战略方向上先进行两个巨大的进攻战役:

一个由白俄罗斯第3和第2方面军的兵力在东普鲁士实施;

另一个由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和乌克兰第1方面军的部队在华沙—柏林方向上实施。

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应向波兹南总方向上实施突击。

乌克兰第1方面军的任务是前出到格洛高(格沃古夫)西北的奥得河,以及布雷斯劳(弗罗茨瓦夫)和拉蒂阵尔(拉齐布日)。

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全部指向敌东普鲁士集团,该方面军的主力在完成分割这个敌军集团的任务后,在2月初以前应继续在东普鲁土作战,其左翼各集团军前出到维斯瓦河下游、布龙贝格(比得哥什)以北后,即应转入防御。

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是在两个方向上同时突破敌人防御,并在消灭敌华沙—拉多姆集团后,前出到罗兹南北地域。

然后,向波兹南总方向进攻,直达布龙贝格(比得哥什)--波兹南及其以南地区,与乌克兰第1方面军部队取得战术联系。

二战期间,苏军一名中士教士兵如何挖散兵壕

当时,未曾制定进一步的推进计划,因为最高统帅部无法预先知道,当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部队前出到布龙贝格(比得哥什)—波兹南一线时,情况将会如何变化。

同时,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的进攻可能受阻,在这种情况下,最高统帅部决定的迂回和孤立敌东普鲁士集团的目标可能无法达到。

那时,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将不得不将其大量兵力转向北面,以援助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

至于左邻方面军,我们相信它不会落后,乌克兰第1方面军的兵力,与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大致相等。而且,两个方面军实施的突击是相互衔接的,因而我们认为将不会需要我们把兵力向南方方向上层开。

最高统帅部也没有提到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有将兵力转向东南和南方方向的可能。

在所计划的战役纵深达数百公里,而敌军统帅部又完全能够机动其预备队的条件下,要想规定部队进一步推进的计划也是不可能的。

例如,敌人可以从西方和从被封锁的库尔兰集团调来补充兵力,也可以采取正面机动的办法在一个地段上集中必要的兵力,而给我军以积极的反击。

因此,最高统帅部认为,关于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前出到布龙贝格(比得哥什)—波兹南一线后,下一步的行动计划,应在晚些时候根据情况的发展来决定。

我们这次战役起初称为华沙—波兹南战役,而当方面军部队在屈斯特林地域前出到奥得河后,又称为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

战役应按下列计划展开:

第5突击集团军、第61和近卫第8集团军、近卫坦克第1和第2集团军的兵力,从马格努谢夫登陆场实施主要突击,在渡过皮利察河后,再由斯坦尼斯瓦夫·波普瓦夫斯基将军的波兰第1集团军从第61集团军的右翼投入战斗,并从南面向华沙突击。

别洛夫将军的第61集团军渡过皮利察河后,应在索哈切夫总方向上从西面对华沙实施迂回,即以部分兵力自西面向华沙突击。

别尔扎林将军的第5突击集团军在突破敌人防御后,应先向奥佐尔库夫,然后再向格涅兹诺实施突击。

崔可夫将军的近卫第8集团军在突破敌人防御后,应在第5突击集团军左方,先向罗兹,之后再向波兹南进攻。

波格丹洛夫将军的近卫坦克第2集团军应在第5突击集团军的地段进入突破口,迅猛前出到索哈切夫,切断敌军华沙集团的退路,然后再向库特诺和格涅兹诺进攻。

卡图科夫的近卫坦克第1集团军应在近卫第8集团军的地段进入突破口,并先向罗兹,然后再向波兹南展开突击。

地面部队的行动,由鲁坚科将军的空军第16集团军进行支援。

克留科夫将军的近卫骑兵第2军跟随近卫坦克第2集团军推进,并应沿维斯瓦河向布龙贝格(比得哥什)总方向进攻。

库兹涅佐夫将军的第3突击集团军则在方面军第2梯队中推进。

得到坦克第11和第9军加强的第69和33集团军,从普瓦维登陆场向拉多姆、尔后向罗兹总方向实施辅助突击。

在突破敌人防御后,应以左翼第33集团军的部分兵力和坦克第9军向斯卡日斯科—卡缅纳实施突击,其目的是包围并消灭敌凯尔采—拉多姆集群。

在第2梯队中推进的是作为方面军预备队的康斯坦丁诺夫将军的骑兵第7军。

在一昼夜之后,佩尔霍罗维奇将军的第47集团军应向华沙西北实施突击。波兰第1集团军的第2师也将在这里进攻。

方面军的计划得比较具体,即粉碎敌华沙—拉多姆—罗兹集团并夺取华沙。

对后续任务则只有大致的计划,准备在完成当前任务的过程中再加以明确(在制定方面军战役计划时,正是应该这样做的)。

我们这样做,是由于考虑到我们将同一个有经验的、顽固而强大的敌人作战,对这个敌人我们过去已经十分熟悉。

同时,我们对下面这个问题考虑了许久,即怎样更好地组织炮火准备和航空兵准备,以便能突破防御的整个战术纵深,并将我们寄予主要希望的快速部队尽快地投入突破口。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