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日本投降的决定性因素

天空蓝星 2024-07-07 13:36:37

二次世界大战时,日本是轴心国集团中最后投降的国家,它的投降也即宣告了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但一直以来,在对于谁是决定日本投降的决定性因素上,有着不同的说法,也即是谁为二战的最终结束划上的句号。

早在1944年6月的塞班岛战役时,日本的海空势力已是损失殆尽,之后美国开始了对于日本本土的大规模轰炸。此种情况下,已无力反抗的日本,其高层明白败局已定,已经在暗中考虑结束战争的问题。

1945年初,在裕仁的指示下,日本大本营颁布了《紧急措施处理纲要》,以应对可能的盟军登陆后的事态。这个旨在与登陆盟军决一死战的计划,也即所谓的“一亿玉碎”。看起来日本似乎要和盟军决战到底,其实并不是这样,日本只是以“一亿玉碎”为幌子,实际上是想通过此举为盟军制造大的麻烦,以期获得有条件的、体面的投降,来达到保存皇室和军国主义体制的目的。

在德国投降后,日本的形势更是岌岌可危,这时的他们除了加强战备企图“决战本土”外,更是寄希望于苏联。1945年5月12日召开的日本政府“六巨头”会议上,日本海军大臣就提出由苏联从中调停,以结束太平洋战争。这个建议得到了与会者的赞同,于是在获得裕仁的首肯之后,日本向苏联发出了希望其调停的信号。

日本之所以把调停的希望放在苏联身上,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苏联和日本之间有着中立条约、没有参加太平洋战争,他们认为苏联不会加入到美国同日本的战事中来。日本觉得他们和苏联之间并没有大的冲突,也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因此苏联是有可能作为调停者的。

其实早在三个月前的雅尔塔会议中,苏联就已经答应了在对德作战结束后投入对日作战。严格而言,不是苏联不愿意加入到对日作战,而是美国不愿意苏联加入到对日作战。出于不愿意苏联势力进入到远东的考虑,美国最初的对日作战计划是以中国军队为陆上主力,但豫湘桂大溃败使得美国改变了想法,为了减少自身的伤亡,在中国军队不给力的情况下,美国决定引苏联加入战局。

苏联对于邀请自身参战是乐见的,不仅从中国身上获得了巨大的利益,而且也将自身的势力扩张到远东地区。因此日本寄希望苏联的调停,无异于痴人说梦,属于一厢情愿。日本之所以将希望放在苏联身上,更多的可能只是已经无路可走,自欺欺人罢了。

苏联对于日本的请求没有明确的回应,但这也给了日本遐想的空间。其实日本早已有了投降的打算,只不过是想要一个比较体面的条件。而美国对于日本的态度则是必须彻底打败,只能是无条件投降。苏联之所以没有明确的答复日本,一是对于对日作战需要准备,二是出于外交博弈的考虑希望攫取更多的利益。但就是这种模糊的态度,使得日本觉得有操作的空间而无视盟军的警告。

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发表了《波茨坦公告》,要求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对此,日本不予以理会,公然叫嚣此公告“没有多大价值,日本根本不屑一顾”。这个公告距日本的保存天皇和国体的投降条件相去甚远,再加上苏联带给日本的幻想,使得日本拒绝了这最后的机会。

就在《波茨坦公告》发布之时,美国就准备对日本使用最新的武器——原子弹。8月6日,美军在日本广岛投下了战争史上的第一颗原子弹“小男孩”,摧毁了这座城市。随后日本的专家来到广岛,确认美国使用了威力超前的炸弹。但日本依然拒绝无条件投降,军国主义分子依然坚持“玉碎”。

8月9日,美军在长崎再次投下原子弹“胖子”。裕仁希望立即结束战争,但军国主义分子依然强硬的坚持有条件的投降,日本内阁会议上双方僵持不下,这时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还抱有最后的奢望,那就是希望苏联继续保持中立。

而此时的苏联一边吊着日本的胃口,一边积极准备着对日作战。就在美国队日本投下原子弹之时,日本急需了解苏联的态度,而苏联想得却是如何向日本宣战的问题。鉴于美国投下的原子弹造成的巨大震撼,为防止发生急剧的政治变化,苏联决定提前两天,于8月9日向日本宣战,以争取更多的时间来扩张势力范围。

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叫来了日本大使佐藤时,佐藤还以为苏联调停一事或许有了眉目,日本能够绝处逢生了。当佐藤从莫洛托夫手中收到了苏联的宣战书时,日本的最后一点希望也就此破灭了,苏联的出兵东北成为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颗稻草。

苏联的宣战,其政治意义远远大于军事意义,日本的高层彻底丧失了抵抗的信心。没有了苏联的调停,他们所谓的“一亿玉碎”已经根本没有了价值,继续打下去毫无意义,因此只能是接受了无条件投降。

日本的失败其实早已经注定,他们最后的挣扎只不过是希望有一个比较好的投降条件。而日本最终的选择无条件投降,美国的原子弹是起了一个加速的作用,而苏联的参战则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它使得日本彻底丧失了与同盟军讨价还价的想法。至于最后阶段美苏两国谁起的作用更大,那就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0 阅读:24

天空蓝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