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政的崇祯何以成了亡国之君?

天空蓝星 2024-07-24 03:40:12

明代的崇祯皇帝,是一亡国之君,二百多年的大明江山就是亡于他之手。但崇祯皇帝的勤政也是公认的,在明朝诸帝中排名靠前,每日视朝不辍工作十几个小时,该办的公务是一件不落。他还提倡简朴的作风,并带头执行。如此的皇帝,却落了个煤山上吊的下场,着实令人感慨不已。

我们通常都认为,只要皇帝励精图治,国家就会变好,可到了崇祯这里好像就不行了,这条铁律在他身上失效了。虽然崇祯早起晚睡、任劳任怨的履行皇帝的职责,可国势却还是一天天的衰落了下去,最终大明王朝亡于了农民军和满清的两面夹击之下。

为什么会是这个结果?有人认为崇祯是时代的牺牲品,明王朝走到崇祯的时代,积累了足够多的矛盾和问题,最终走向灭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甚至于还有人说明亡实亡于万历,言下之意崇祯只不过是个背锅侠而已。这个说法不能说完全不对,至少崇祯年间,明朝中后期以来的党争、宦官专权、军队羸弱等问题已经是积重难返,加上天灾不断、外患频发,崇祯皇帝面对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国家,他的努力不能成功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可以理解。

不过话说回来,历史上王朝的中兴之主也不是没有,同样是在王朝衰落之际能够为之续命。严格而言明末之时的三方势力:明王朝、农民军和满清之中,明王朝依然是综合实力最强者,如果统治者能够应对得当,也并非不能扭转乾坤。但历史将重任交在了崇祯这个虽然勤政、但水平一般的君主身上,悲剧也就难免了。

简单来说,之所以勤政的崇祯成了亡国之君,除了明王朝自身出现的那些问题,崇祯自身也有两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折腾和不愿意负责任。对于国家大政方针,崇祯从来没有一个连续长远的计划,而且在一些具体事物上特别爱惜自己的羽毛,不愿意留下任何所谓的历史污点,也就造成了他不愿意负责任经常甩锅,这也就使得那些大臣同样有样学样,遇事推诿,不愿意担当,最终使得事不可为。

崇祯即位之时还是很得人心的,十七岁的他迅速果断地处置了魏忠贤及其党羽,为世人所称道。随后他重用所谓的正人君子东林党之流,开始了他勤政的执政之路。可实际成效如何呢?崇祯在位十七年,更换了50个内阁大学士,其中内阁首辅19个,兵部尚书换了14个,刑部尚书换了17个,13个工部尚书,9个礼部尚书,132个都察院左都御史;在外的军事官员,杀了7个总督和11个巡抚。这些说明了什么问题,首先就是政治上的不成熟,一事不顺就折腾官员,结果搞得各级官员在实际事务面前唯唯诺诺,只敢随声附和而已,无人再敢为其卖命。

对于百姓也是折腾。明亡实亡于农民军之手,而农民军是怎么起来的?原本陕北大旱流民四起,你救灾就是了,老百姓无非图个一口饭。他偏不,一意武力镇压。没钱就加征,这下更是逼得老百姓没有活路,所以才有李自成十数骑进入河南而发展成几十万大军的奇迹。明朝灭亡,某种意义上来讲,是亡于明末加征的“三饷”,是这个把无数人逼上了造反的路。

为什么朝廷选择武力镇压?是国库空虚,所以不愿意多花钱赈济灾民。为什么没有钱?是因为钱在既得利益者手里,不愿意拿出来。当初崇祯的哥哥在交代后事时,嘱咐他魏忠贤是忠臣。但崇祯没有听,还是遵从民意处置了他。魏忠贤在时,好歹明王朝在财政上还可以支撑,但之后就不行了。这也是明军战斗力下降的一个主要原因,俗话说,明军不满饷,满饷不可敌。如果不是缺钱,农民军和满清都无成气候的可能。

早在秦汉时,国家的收入分两个部分:一是田赋,为大头,由大司农掌管,为政府开支;二是山泽的产出,是小头,由少府掌管,负责皇室的开支。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山泽的产出,如矿山之类的,逐渐超过了田赋等正税。在明代时,地方豪强控制的田赋之外的产业大为兴盛,而朝廷在财力逐渐不支的情况下,开始将目光投向了这一块。自万历时,就向各地派出心腹太监征收矿税,这就引起了地方巨室的极大不满,使得事件频发,最著名的就是苏州的“五人墓碑记”事件。

事实上,当时的东林党是这些地方势力最大的利益代表,他们打着不能与民争利的旗号,干扰朝廷的矿税政策。而魏忠贤实际上是崇祯兄长明熹宗制衡东林党等文官集团的重要工具,他虽然也不是什么好人,也贪腐,但他能够给国库弄到钱,保证了帝国的正常运转。崇祯除去魏忠贤之后才逐渐认识到东林党为代表的文官集团的真实面目,遂又开始重用太监,但已无制衡文官集团之人。

既然不能与民争利,那就只能加码田赋,这时却不见那些正人君子出来说话了。于是税赋越加越高,而地方巨室总能转嫁这些负担,最终老百姓也就承担了一切。国家无钱,百姓嗷嗷待哺,而以东林党为代表的正人君子们则是活得很滋润。而最终他们的泼天财富,不是归了农民军就是便宜了满清。

崇祯不但折腾官、民,还折腾事。官员的频繁撤换,实际上就是其政策的反复一个表现。无论是围剿农民军还是对付满清,稍有失利,马上追究主管者责任并更换人选。而且在一些重大的事务上不顾实际情况,强行干涉主管官员的决策,使得事态恶化。

如松锦大战之时,原本洪承畴率明军步步推进,战事不利的清军无计可施,皇太极甚至于急得流鼻血,“尽索沈中之丁”与于明军决战。可崇祯却急于解决问题,强令明军决战,使得大踏步前移的明军被清军抄了后路,最终在粮草断绝的情况下全线崩溃。再比如孙传庭督师镇压农民军,在李自成势大的情况下选择屯田关中、训练士卒,待实力恢复后再出关剿灭农民军。但崇祯还是沉不住气,强令孙传庭出潼关。孙传庭无奈之下大哭一场率军出关,不出意料的的全军覆灭。

崇祯的折腾,一是政治上的短视,再就是性格上的刚愎自用而又猜忌多疑。这些使得他专注一些具体的事物,急于解决,不停地更换方案,而无一个长远的规划。所以我们才看到虽然崇祯非常的勤政,整日操劳,却只是一事未平一事又起。人忙得焦头烂额,国事却是一天天的糜烂。

除了折腾,崇祯还有一个很坏的毛病,那就是不愿意承担责任,换句话说,就是喜欢甩锅。什么事情都不愿意承担责任,只想着让手下背锅,这里有几件事,我们可以从中认识到崇祯的为人和它造成的严重后果。

对于满清军事上讨伐的无力,使得明廷内部有了与其媾和的打算。但我们知道那个时代,与反叛的“蛮夷”讲和绝对是政治不正确,那些个文人干实事的本事没有,说大话的本事倒是不小,谁敢言和,必定是被攻击的体无完肤、身败名裂。因此崇祯虽有此意,却不敢有所行动。但松锦大战后,崇祯迫于形势不得不开始进行这一计划。他把这个任务交给了亲信兵部尚书陈新甲,可陈新甲一不小心把事情泄露了出去,一时间朝野舆论汹汹翻了天。陈新甲无奈之下,说自己是秉承上义,以求自保。崇祯对此不予承认,当下就翻了脸,将陈新甲处死平息了舆论。

在李自成进军北京的危急时刻,崇祯想调当时唯一的精锐之师广宁军回师。但他又不想落下放弃关外土地的口实,一再暗示要大臣们提出。可大臣们鉴于那些个被崇祯甩锅的前辈,一个个装聋作哑。最后的时刻,崇祯顾不上名声了,调回吴三桂,但也为时已晚了。

与此同时,崇祯也想过南迁,在前一年就开始做准备,但因为没有大臣公开提出此事,崇祯一直不敢妄动。随着李自成的步步逼近,崇祯心急如焚,一再暗示,但无人回应。他还单独召见内阁大学士,希望他们能够为君分忧,可宰相们根本不予以正面回应,只是再三叩首,只有“陛下圣明”而已。气的崇祯生无可恋,用手在御案上划下“大臣个个可杀”几字。

崇祯爱惜羽毛,不愿意留下不好的名声,为此不惜甩锅那些为数不多的愿意为他做事的人,甚至于用他们的死来为自己正名,这种情况下,还有谁愿意为朝廷办事、为他分忧。最后崇祯之所以成为孤家寡人,这一点也不奇怪。

在他煤山上吊前,留下了遗言,“任贼分裂朕身,勿伤百姓一人”。初看还有点感动,但细想可谓是笑话。你若真的爱惜百姓,民乱如何变得不可收拾。还有那句“朕非亡国之君,诸臣尽亡国之臣尔”,真是让人服了,临死还不忘甩锅,真还是千古一人。

崇祯的两大缺点,决定了他是一个悲剧人物,这之下出现的种种政策的失误也就有合理的解释了。他勤政、简朴,如果作为一个帝国的普通官员,应该还是合格甚至优秀的,但时代却把他推上了帝国最高统治者的位置,可谓是造化弄人。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