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一、四方面军会合后,为什么南下的路线是错误的?

天空蓝星 2024-07-03 20:05:31

红军长征时,在一、四方面军会合后,当时红军的高层会议已经通过决议北上:全军分为左右路军,党中央随左路军行动。在左路军已经通过草地的情况下,张国焘还要一意孤行执意裹挟全军南下。此举遭到了伟人的坚决反对,斥之为绝路,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此路的不可行,为什么南下的路线是错误的呢?

首先一点,在不考虑别的因素的情况下,北上在政治上无疑是最为正确的选择,是发展战略上的正确选择。当时的中国,面临着日本帝国主义越来越严重的威胁。东北已经沦陷,华北也危如累卵,这种情况下全面抗战的呼声越来越高。此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由阶级矛盾逐渐向民族矛盾转化,国内舆论普遍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而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红军,被迫实施了战略转移,说白了就是在原苏区站不住脚了,只得另寻它路。一路上虽然突破了敌人的层层封锁堵截,但自身的损失也是极其惨重的。至于要走到哪里,什么地方才是最后的落脚点,谁都不知道,可以说对于前景是迷茫的。这时候伟人提出打出北上抗日的旗帜,相对于张国焘的打到成都吃大米无疑更具有政治上的意义。

红军不同于旧式军队,是一支有理想、有信念的军队,这也就是他们能够走完两万五千里长征的重要原因。比起到成都吃大米,北上抗日、解救民族于危亡更能够激发他们的革命意志。再者,红军北上抗日,也能够更多的获得社会各阶层的同情和认可,在政治上无疑更为有利。因此从发展战略上而言,南下路线是背离了时代的诉求,是没有出路的。

其次,从红军的生存而言,南下也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红军长征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找一个落脚点,南下看起来似乎比北上好,成都平原物产丰饶,比起西北的贫瘠何止好上数倍,但关键问题是有那么容易吗?

红军长征之所以能够一路走到现在,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各地军阀认定你只是路过而已。就说飞夺泸定桥,如果刘文辉把桥炸了,红军估计就过不了大渡河。因此虽然蒋介石一再下令让刘文辉不计一切代价,但刘还是耍了个小心眼,就是想赶紧把红军送走,不给蒋介石势力进入的机会。一旦发现你想落地生根,那就对不起了,他就要和你玩真的。西路军之所以失败,也就是这个原因。

井冈山之所以能够打着红旗,就在于此地是敌人力量薄弱的地区,几股势力的夹缝,给了红军一定的发展空间。伟人反对南下,就是看到北方相对于南方局势更为复杂,有着地方军阀以及苏联和日本势力的存在,在这些势力之间更有利于红军的辗转腾挪,以开创出新的局面。因此从战术上而言,南下是将红军置入和敌人火拼的境地,正如伟人所言是一条绝路。

第三点,张国焘坚持南下是个人的政治野心所致,没有考虑到大局,是极其短视的行为,在政治上是冒险的,是一个危险的行为。张国焘本人在党内也有着比较高的地位,但他一直和王明政见不合,只是一直在党内斗争中不敌对手。而当时的情况是,党中央及中央红军则是为王明的追随者所掌控,所谓的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

中央红军势力强大时,张国焘是不会也不敢有太多的想法,但两军会师后,张国焘发现中央红军实力大减,自己则是手握八万之众,瞬间野心就开始膨胀。自此开始不断地抬高价码要挟中央,拿到了军委副主席、红军总政委的职务。最终他还是没有满足,悍然分裂红军,自立了中央。他的这些所作所为其实就是为了一个目的,借助自己的势力以解决政治路线问题,来清算留苏派,最终达到控制中央的目的。

红军正处于危机的时刻,张国焘为个人野心于挑起党内斗争,无疑是极其错误的行为,其后果是难以想象的。而伟人面临同样的问题时,却能够以大局为重,遵义会议时在中央红军大多数都支持他的情况下,也只是解决军事路线的问题,就是为了党的团结以解决红军的生存问题。政治路线问题不是不解决,而是要有一个合适的机会。事实上,直到延安整风时伟人才彻底的解决了政治路线问题。回过来说,张国焘为个人野心而坚持南下,在政治上来说是一个严重的错误,不仅不利于红军的发展,更是会造成内部的分裂。

从以上三点看,南下的路线无疑是错误的,按照伟人的话来说就是南下是没有出路的。而事实上也是如此,最终四方面军在军事上遭受重大的挫折,折损过半,从而遭到了大多数红军指战员的质疑。而在政治上张国焘也未能如愿,最终在广大红军指战员的要求下,在共产国际的压力下,服从了中央的决定北上,南下路线彻底破产。

0 阅读:0

天空蓝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