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孩子上,我喜欢摆事实,讲道理。在孩子小的时候,这种方式还是很管用的。但是,随着孩子渐渐长大,有了自己的想法,自己的逻辑,什么道理在他面前都不堪一击。面对孩子反抗的挫败感,作为家长,懂得都懂,谁家还没有一个叛逆的娃啊。叛逆的孩子每分每秒给你的火力攻击,没有一个强大的心脏,真的是无福消受啊。你说他一句,他有一连串的反驳等着你。

发生冲突最多的是在学习时间的安排上。
约定好每天拿出半个小时来学习英语。但就是这短短的半个小时,几乎没有主动学习的时候。每天的理由和借口都是不一样的。不是时间不够,就是作业太多,要不然就是等一会儿,等一会儿,运用炉火纯青的拖延战术。我不可能时刻盯着学习这件事,最后就是在我的健忘中不了了之。

周六的时候,难得有空闲的时间,学习英语还是要提上日程。于是,打开电脑,开始让孩子学习英语。也就半个小时的学习时间吧。遇到有些复杂的句式,我就暂停,给孩子条分缕析的拆开来讲解,我觉得这种方式挺好的,举一反三,可以给孩子拓展更多的相关知识。我沉浸式的讲解,就这样,半个小时的视频内容越讲越多。刚开始孩子还坐得住,后来就开始各种的小动作。心在曹营身在汉。我看孩子不认真的样子,一个又一个的眼神警示。

到最后,孩子看着遥遥无期的时间,眼泪刷刷地掉下来。我不解地问:“为什么哭呢”?孩子的情绪在那一刻如火山爆发:“半个小时的视频你都讲了一个小时了,还没有讲完”。
我愣住了。沉浸式的讲解,原想给孩子更多的知识滋养,在孩子这里却是无比的煎熬。你给的却不是他想要的。是非对错,如何评说?
由他去吧?似乎又不甘心。因为现实总会狠狠地打脸。
一旦碰到不会的单词,一个接一个的问。但是从来不把功夫下在平时。书到用时方恨少。我只能用这句话来自证一个又一个的万事成蹉跎的明天。


周末,又要拿起手机,说要玩十分钟。我反问道:每天二十分钟,早起你已经玩了二十分钟了,为什么还要玩呢?那你看书的时候怎么不多看一秒钟呢?那可是锱铢必较啊。儿子听后涨红了脸,但还是据理力争,那为什么我说你的时候,你不听呢?
我为什么要听呢?我大脑也开始飞速旋转。
我学习的时候,你学习了吗?说的儿子无话可说了,气鼓鼓的愣在那里。
每一次的劝说都会是不欢而散,每一次的苦口婆心,都改变不了孩子在学习上的懒惰,每一次的努力都改变不了现实的骨感。我想让孩子懂得天道酬勤的道理,我想让孩子体会厚积薄发的力量,我想让孩子懂得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一厢情愿。

在教育孩子上,或许应该多一份释然。反其道而行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有些南墙是要自己去碰的,讲多少道理都没有用。只有自己醒悟的那一刻,比任何大道理都更加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