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中的赏识教育——为什么我们很少夸奖孩子?

丹阳撰稿课程 2024-03-29 04:30:49

我是不是又打击孩子了?是的,毋庸置疑。

回家的路上,孩子对我说:数学考了九十多分,附加题不会做,这相当于考了八十多分。我听后对儿子说:这考的不多啊。附加题是什么样的题啊?附加题是一道竖式题,这种题型前一阵刚给孩子讲解过。但是考试的时候没有做上来,说明这种题型还是没有弄明白。

我当时听到后内心是相当失望的。于是语言毫无遮掩的流露出对孩子得分的不满意。

孩子见我失望了,怒气冲冲地说:行行,你厉害,我不如你,行了吧?然后就头也不回地往前走。

我意识到自己犯了教育的大忌。不应该这样劈头盖脸地打击孩子。孩子是需要鼓励的。

我追上儿子,对儿子说:对不起,儿子,这次考的还可以,但你可以做的更好。咱们再继续努力,好不好。

儿子的情绪稍稍缓解。

于是,我给儿子开始了老生常谈。学习是需要付出努力的,而且是自己主动去学。而不是被大人催着去学。“马不扬鞭自奋蹄”。为什么考试不理想呢?是因为平时学习投入的时间太少了。虽然说好汉不提当年勇,但为了更有说服力,我给儿子讲当年自己是如何用功学习的。一分辛劳一分才。

有时候儿子听不进去。有一次,儿子很认真地对我说:妈妈,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啊。我饶有兴趣地听着:

从前,有一只笨鸟,自己飞不起来,就在窝里下了一个蛋,然后孵出一只小鸟,大笨鸟就让小鸟使劲飞,使劲飞。

儿子讲完这个故事,我瞬间领会了儿子话里话外的讽刺。也不知道小家伙从哪里看得故事。怼人怼的无话可说。

我听完故事,对儿子说:你可以选择不飞,你有不飞的自由。学习是你自己的事情,我们该告诉你的道理都告诉你了,剩下的就看你自己的选择了。父母不优秀,你就可以不优秀吗?你看人家某某某,爸爸妈妈也是非常普通的人,但并不妨碍人家通过自己的努力,变得优秀啊。

小家伙不吭声了。虽然怼人怼的很厉害,但学习在他心里还是有一席之地的。

平时对待儿子的学习,我总是以批评为主,很少夸奖儿子。对于儿子的一些成绩的取得总是波澜不惊,但是对于儿子做的不好的地方就有些,用儿子的话来说就是吹毛求疵。

爱人知道了儿子的得分后,显得很是淡定。云淡风轻地说:有什么失望的,一次考试能说明什么,下来了多下功夫,哪里不会学哪里。

好吧,我多虑了。

教育还是要讲究平衡的。多夸夸孩子,多看看孩子的闪光之处。孩子做的不好时,委婉地而不是毫不留情的指出。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