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情绪失控只能干着急?“全脑养育”4招,秒变快乐“乖宝宝”

棠妈育儿成长 2020-10-10 21:32:53

“我们家10个月大的孩子,感觉天天都是在“啊啊啊”的尖叫和哭泣,我觉得我的头都要炸裂了。”

“我们家两个,一个6岁,一个4岁,天天吵架,感觉房顶都要被掀翻,真后悔生二胎。“

“我们的现在都不敢带着去逛街,不然一看到的喜欢的玩具就满地打滚,油盐不进,讲道理,凶她都没用。”

……

细心的家长知道孩子体温38.5度是发烧了,知道孩子喜欢什么玩具。可面对孩子动不动的号啕大哭、撒泼打滚,却经常手足无措、无能为力。和孩子讲道理,他不听,对他”大吼大叫“不管用,反而越哭越厉害。

搞得我们家长身心疲惫、头昏脑涨。内心无数次的嘶喊:“谁来救救我啊,把这个孩子带走,让我一个人静静”。

孩子为什么总是情绪失控?不管他让他自己哭个够,可以吗?

孩子哭闹的时候,我们要怎么做才能改善孩子的情绪,让他冷静下来?《全脑养育法》中提出的整合大脑的养育法,或许可以很好的帮我们处理孩子情绪失控的问题。

01 面对孩子情绪失控,放任不管行不行?

孩子经常莫名其妙的就发脾气,又哭又闹,家长们一头雾水,觉得孩子无比烦人,一点也不听话,甚至把孩子关在阳台让他哭个够,这样无视孩子的哭闹会怎么样呢?

佳佳今年3岁了,平时奶奶照顾。从第一天上幼儿园开始,老师就和奶奶反应她太爱哭了。

奶奶跟老师说:”可能第一次上学不太适应,要不第二天我们先去半天?”

老师说:”你们这么惯孩子,难怪孩子这么娇弱!”

佳佳妈妈也觉得老师说的对,孩子不经历挫折和分离,怎么能有成长?

于是,不管爷爷奶奶的反对,和孩子的苦苦哀求,依然坚持每天把孩子送到幼儿园,不管孩子怎么哭闹,都是头也不回的走了。

结果发现原本开朗的佳佳越来越沉默,也不喜欢和家里人聊天了,尤其是妈妈。

在朋友和邻居的多次提醒下,妈妈才意识到孩子的改变。和孩子好好沟通后才知道,原来孩子第一天上学哭被老师训斥了,还经常因为哭被老师”罚站“到教室外面,说是为了不影响其他小朋友。

当孩子整日闷闷不乐、哭闹不止时,一定是遇到什么伤心事了。只是由于某些原因,她表达不出来,或者不愿意讲出来。

如果我们不及时引导,反而进行责骂和忽视,孩子可能会把悲伤藏在心里。日子久了,衍生出一些更复杂的问题,如情绪管理问题、亲子关系问题、人际交往问题等,甚至成年后仍然无法控制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所以,当孩子情绪失控、大哭大闹时,只要不是孩子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摔东西、打滚的”要挟式哭闹“,我们都需要及时帮助孩子排解心中的”坏情绪“,让孩子保持身心愉悦的健康状态。

02 为什么孩子总是不听话,容易情绪失控?

“六月的天,小孩的脸”,孩子开心的时候哈哈大笑,不开心的时候放声大哭,不懂得掩饰,不分时间场合。而这种多变的情绪通常让家长一头雾水,难以控制。

哈佛大学博士丹尼尔·西格尔在《全脑教养法》一书中提到了全脑教养的概念。他认为大脑不仅控制着我们的行为、肢体,还包括我们的情绪。而我们的大脑可以分为左脑和右脑,而管理好情绪的核心就是大脑整合。具体到孩子容易情绪失控的原因,主要有下面两点:

1、孩子大脑还在成长发育中,通过情绪来表达需求

英国剑桥大学的神经科学家彼得·琼斯称,研究认为人类大脑并非很快就成熟了,而是一个缓慢、循序渐进的过程,最终达到成人状态。在 18 岁时人的大脑仍在经历巨大变化,20 岁之后也非常容易受精神障碍的影响,而这个问题到了 30 岁左右就会得到解决。

每个人的大脑有自己的“发育时间表”,在孩子3岁以前,基本是右脑占据主导地位,他们还没有掌握语言这项技能,所以他们经常会通过”哭“来表达自己各种各样的情绪。

而当孩子开始问”为什么“时,我们就该知道,他的左脑开始起作用了。因为孩子开始想知道一些是非因果的逻辑关系了,并且开始会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

2、孩子大脑整合不足,行为受情绪影响非常明显

近日,广东梅州一位网友分享了自家的小外甥去幼儿园的情景。两个老师横抱着孩子过马路,在门口量过体温后直接扛进幼儿园。要不是老师穿着制服,这场景还真容易让人误以为是“人贩子当街抢孩子”。网友调侃:“好不容易开学了,扛也要把孩子扛到学校!”

小孩子在和家长分开的那一瞬间会哭闹不止,是因为孩子被“感性的右脑”所控制,他感到焦虑、恐惧和害怕,当孩子的大脑没有整合时,受情绪影响非常明显,他们不堪重负,困惑、混乱、暴躁不安、崩溃甚至攻击他人。而改善情绪的关键在于大脑整合,即将求实和重逻辑,渴望秩序的“理科左脑”和感性和重情感的“文科右脑”进行整合。

总体来说孩子情绪失控,很大程度上不是孩子自己可以控制的,这是由他的大脑发育程度所决定的。我们需要理解孩子的成长特性,等待孩子大脑的慢慢发育,并通过正确的方式帮助孩子整合大脑,改善情绪。

03 如何避免孩子情绪失控?“全脑养育法”4招,引导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说过:"所有的人都以快乐幸福作为他们的目的;没有例外,不论他们所使用的方法是如何不同,大家都在朝着这同一目标前进。"

面对孩子哭闹时,不同的家长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有的喜欢用零食或者玩具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有的喜欢通过“威胁、打骂”来吓唬孩子,这些方法或许可以暂时让孩子不再哭闹,可孩子心里害怕、恐惧的问题还是没有处理。

儿童发展研究有这样一个观点,父母为孩子提供的经历可以帮助孩子“重塑大脑”。所以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需要做的就是随着孩子大脑的不断发育,帮助孩子进行大脑整合,不断促进孩子的自我认知,帮助更好的控制自己的身体和情绪。

1、避免命令和要求,尝试聆听与关注

美国著名主持人林克莱特一天访问一名小朋友,问他:“你长大了想当什么呀?”小朋友天真地回答:“我要当飞机驾驶员!”

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

小朋友想了想说:“我先告诉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先跳下去。”

当现场的观众笑得东倒西歪时,林克莱特继续注视着这孩子,没想到,接着孩子的两行热泪夺眶而出,这才使林克莱特发觉这孩子的悲悯之情远非笔墨所能形容。

于是林克莱特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小孩子的回答透露出一个孩子的真挚想法:“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我还要回来!”

主持人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能够让孩子把话说完,并且在现场的观众笑得东倒西歪时,仍保持着倾听者应该具有的一分亲切、一分平和、一分耐心,让林克莱特听到了这名小朋友最善良、最纯真、最清澈的心语。

如果是我们平时和孩子聊天,当孩子说的要自己先跳下去时,可能就会被我们打断了或者像台下关注一样笑话他。我们可能会教育孩子:”这样是不对的,甚至觉得孩子这么小就这么“冷漠自私”,但却很少去问孩子“为什么”。我们习惯用命令和要求的方式去和孩子沟通,希望孩子“听话”,而常常忽略掉孩子一些看似无厘头、背后隐藏的却是他们各种负面情绪的话。

总而言之,想要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孩子哭闹背后的原因,我们就要先学会聆听和关注。孩子哭闹只是他表达情绪的一种方式,我们需要找到孩子情绪失控的原因,有效的帮助孩子改善情绪。

2、右脑对右脑,左脑对左脑的有效安抚

当孩子情绪失控是,我们最先需要进行的就是情感共鸣,也就是和孩子进行右脑连接。不论孩子的哭闹的原因在我们看来有多幼稚和可笑,那都是孩子实实在在所面临的,我们需要以同样真诚的态度去做出回应。告诉孩子,妈妈知道你很难过,你很痛苦。并加以肢体安抚,抱一抱孩子,拍一拍孩子的肩膀,摸一摸脑袋等。等孩子情绪稳定下来了,我们再引导至左脑,进行理性的左脑沟通。

对孩子遇到的问题进行解释,比如为什么会摔倒,受委屈了我们要怎么处理呢?

当孩子被情绪淹没时,是听不进去任何道理的,就像一个溺水的人,你告诉他要注意安全之前需要先把他救上岸。

而右脑对右脑的连接就相当于把孩子从情绪洪流中救上岸,肢体安抚就相当于给溺水的孩子做心肺复苏,给恢复意识的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则是左脑对左脑的连接。

右脑对右脑的情感沟通,左脑对左脑的理性沟通,你和孩子在一个频道上才是有效的沟通,不仅可以帮助孩子尽快平复情绪,还可以避免我们自己被拉入情绪的洪流中。

3、引导孩子做经历分享,帮其掌握应对方法

中国有句俗语叫:“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孩子会对他们曾经受到的伤害产生害怕、恐惧等情绪。因为打针痛而害怕打针;与父母分离而产生“开学恐惧”等。

帮助孩子从这些负面情绪中走出来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孩子分享这段经历。

就像我们找朋友聊天、写日记可以缓解内心的压力和痛苦一样,这个方法对孩子同样有效。

在孩子用语言描述事情经过时,不仅转移和孩子的注意力,让“感性的右脑”慢慢安静下来,控制语言的“理性左脑”不断在发挥作用,帮助孩子理顺事情的前因后果。孩子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不断复述那件对他来说很可怕的事情,而就是这种重复的分享,让他抚平那些负面情绪。

引导孩子也需要技巧,有的孩子不愿意说,有的孩子还不会说。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不强迫:让孩子自己决定什么时候说,怎么说。在双方心情都比较愉悦时,比如在搭积木、玩游戏时和孩子谈话效果更好。不一定是和父母,也可以是朋友、其他兄弟姐妹。不会话的宝宝,家长可以帮忙复述。复述的力量很强大,可以帮孩子搞清楚强大而又可怕的右脑情绪,可以让他们有效的处理这些情绪,并清楚的知道他所经历和发生的事情,通过这样来理解自己和所处的世界。

一旦孩子自己掌握了这种应对情绪的方式,他可以以健康的方式回应所有的问题,受益一生。

4、整合我们自己,拒绝大吼大叫

心理学有一个“踢猫效应”。即人的不满情绪和糟糕心情,一般会沿着等级和强弱组成的社会关系链条依次传递。

当下父母工作和生活压力比较大,在工作或生活上遇到一些问题时,这种不良情绪在家庭中就会不自觉的传染到了孩子身上。

比如家长在客户那碰了钉子,感觉很沮丧。下班回到家刚坐下,儿子想问他数学题,他气呼呼地说:“就你事儿多,一边儿去!叫我清静会儿!”

儿子被爸爸的无名火搞得很郁闷,正要灰溜溜地走开,却被自己一向很宠爱的小猫绊了一下。儿子正窝着火气没处发,冲着小猫就是一脚,“讨厌,没见我心烦吗?叫什么叫?一边去!”

爸爸在工作上受了委屈,回到家就把孩子臭骂了一顿,结果就是,孩子最后也会把自己脾气,一样莫名其妙地发泄出去。

在《当愤怒毁了你的孩子时》书中,加州伯克莱分校莱特学院的心理学家马修·麦凯博士写道:“大量研究结果表明,那些经常忍不住在孩子面前发火的家长,相比安静的家庭,他们的小孩往往会在与人相处时表现得更强势,也更容易情绪低落,学校表现也更差。愤怒,会毁坏小孩子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书中很明确地提到,家长的无效发怒会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

所以,我们想要整合好孩子的大脑,就必须先整合好自己的大脑,了解自己的左脑情绪和右脑情绪,才能更好的和孩子进行“右脑情绪共鸣”和“左脑理性教育”。

04 总结

越小的孩子越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越容易哭闹,我们家长要学会接纳孩子的情绪,让孩子知道负面情绪跟高兴、快乐、幸福等情绪一样,是正常的,并鼓励孩子表达,帮助孩子勇敢面对一些事情。

那么,具体如何来做呢?本文中提及4个方法,可以让你轻松应对孩子情绪失控,10个月到10岁的孩子都适用:

1:避免命令和要求,尝试聆听与关注

2:右脑对右脑,左脑对左脑的有效安抚

3:引导孩子做经历分享,帮其掌握应对方法

4:整合我们自己,拒绝大吼大叫

孩子哭闹时,你会大吼大叫吗?孩子无理取闹时,你是怎么处理的,快来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吧。

关注@棠妈育儿经,专注0-6岁科学育儿知识分享,育儿即育己,和孩子一起成长,欢迎点赞、转发和收藏。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4

棠妈育儿成长

简介:中级育婴师,家庭教育指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