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界中,雷电是一种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现象,许多树木在遭遇雷击后往往会遭受重创甚至死亡。然而,近日美国和巴拿马的研究人员有了令人惊奇的发现,那里竟然生活着一种不怕雷劈的树——香豆树(龙凤檀、香二翅豆树)。它不仅能抗雷击,还能从雷击中获益,这种树木甚至可能已进化成天然的“避雷针”。这一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英国《新植物学家》杂志上,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
香豆树是植物界被子植物门木兰纲蔷薇亚纲蔷薇超目豆目豆科香豆树属植物。原中文名“二翅豆(香二翅豆)”,原产于中美洲,长得很高大,当地也称其为“库马鲁”,来到我国后俗称为“龙凤檀”,以其富含香精的种子闻名,故名“香豆树”。
美国卡里生态系统研究所等机构的研究人员曾开展了一项长期而细致的研究。他们借助雷电定位系统,在长达2至6年的时间里,对巴拿马中部巴罗科罗拉多自然保护区内被雷击的树木进行了追踪。研究范围涵盖了93棵被雷击的树木,其中包括9棵香豆树以及84棵其他树种。
研究结果显示,香豆树在应对雷击方面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这9棵香豆树在遭遇雷击后全部幸存,仅仅受到了轻微损伤。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他直接遭受雷击的树木,其树冠部分叶片的损失远远多于香豆树。更为严重的是,在雷击后的两年内,这些其他树种中有64%的树木死亡。这一数据直观地体现了香豆树强大的抗雷击能力。
不仅如此,当每棵香豆树遭受雷击时,还会对周围邻近树木产生影响。由于电流通过相邻藤蔓和触碰的树枝传播,或者通过空气间隙跳跃传导,平均有9.2棵邻近树木会因雷击而死亡。而雷击还导致寄生于香豆树的藤蔓减少了78%,这使得香豆树获得了更多的光照、氮肥和养分,生长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所以雷击之后香豆树甚至可以生长得更旺盛,但是它周边的树却倒了霉。
为了进一步探究香豆树与雷击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对过去40年的树木死亡趋势进行了分析。他们发现,香豆树的邻近树木死亡率比森林中的其他树木高出48%。为了深入了解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研究人员创建了分析树冠高度的3D模型。模型显示,香豆树的平均高度比最近的邻近树木高出约4米。研究人员推测,这可能是因为雷击导致较高的竞争树种死亡,从而使香豆树在光照和空间竞争中占据了优势。
香豆树原产于中美洲至南美洲北部。树高可达四五十米,这是非常好的木材,可以用来制作家具,有一种特殊的香味,这种木材在我国常被叫做巴西柚木,材质纹理交错,具有腊质感,有很好的耐久和耐候性,非常抗腐朽,但会受到一些昆虫的侵害。
不过香豆树的名称并不是来自它有香味的木材,而是它结出的是一种有香味的豆状果实,在我国被叫做零陵香豆,也叫薰草豆,黑香豆,香顿加豆,香二翅豆等,常被用在装饰品上,或者制作精油,不过这种有香味的豆子对人体健康并不友好,更不能食用。
那么,香豆树究竟又是如何做到抗雷击并从中获益的呢?虽然目前研究人员还没有完全揭开其中的奥秘,但他们提出了一些可能的解释。从结构特征来看,香豆树可能具有特殊的内部构造,例如其木质部可能具有更好的导电性或绝缘性,能够将雷击产生的电流迅速分散或引导到地下,从而减少对自身的伤害。此外,香豆树厚实的树皮可能也具有一定的防护作用,能够抵御雷击产生的高温和高压。
除了自身的结构优势,香豆树所处的生态环境也可能对其抗雷击能力产生了影响。在森林生态系统中,香豆树可能与其他植物和微生物形成了独特的共生关系。这些共生生物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香豆树抵御雷击的影响,或者在其遭受雷击后提供修复和生长的支持。
研究人员表示,他们计划进一步探索香豆树如何能承受雷击,以及它们是否具备特殊的结构特征。他们将运用更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对香豆树的细胞结构、化学成分等进行深入研究,试图找出其抗雷击的具体机制。同时,他们还将寻找其他树种是否也具有承受雷击的能力,以更全面地了解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这一现象。
香豆树这种不怕雷击、不但劈不死还能活得更旺的特性,无疑是大自然的一个神奇杰作。它的这一特性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在森林生态系统中,树木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为众多生物提供了栖息地和食物来源。香豆树的抗雷击能力使其能够在雷电频繁的地区生存和繁衍,维持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
此外,这一发现也为人类提供了启示。在建筑和电力设施等领域,人们一直在寻找有效的防雷方法。香豆树的抗雷击机制或许可以为人类开发新型的防雷材料和技术提供灵感。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有望揭开香豆树抗雷击的更多秘密,为生态保护和人类科技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关于香豆树的研究成果,以及这些成果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消息来源:新华网3月31日报道《研究发现香豆树具有天然避雷能力》
全球首创,我国制造!世界首艘漂浮式养殖船下水,年产鱼400万斤
德国新火箭首飞,只飞了1公里高1公里远,就砸到海面上爆炸了
缅甸发生7.9级强震,震中人口稠密,有大楼和桥梁倒塌!泰国全国有震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