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废水的污染严重性远超一般污染,电镀车间排放的废水宛如一颗 “毒瘤”,其中充斥着大量如铜、铬、镍、锌等重金属污染物,还有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以及酸碱这类有害物质。这些成分一旦流入环境,将对土壤、水体生态等造成毁灭性打击。
电镀废水的水质与水量受到诸多因素左右,像电镀生产的工艺条件、生产负荷、操作管理以及企业用水方式等。复杂多变的影响因素使得电镀废水的水质仿佛神秘莫测的 “万花筒”,不仅成分繁杂,而且其组成极难把控,给治理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
面对如此严峻的污染形势,企业必须采取有效的废水处理措施,守护周边环境免受侵害。然而,电镀废水处理的道路荆棘丛生,存在诸多棘手难题。
一方面,许多中小型电镀企业面临着经济与实际操作的双重困境。这些企业产生的废水量少且分散,若各自建立废水处理站,高昂的建设与运营成本无疑是沉重的经济枷锁,让企业不堪重负。
另一方面,处理效果不佳和预处理阶段的混乱局面是亟待攻克的两大难关。不少电镀企业采用的处理工艺不合理,致使处理效果与预期相差甚远,废水排放仍难以达标。而且,电镀废水分类收集工作在预处理阶段做得极不彻底,为后续处理埋下了 “隐患”。
就废水处理方法而言,目前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三大 “阵营”,细分之下更是 “门派林立”。以处理重金属废水为例,化学沉淀法、离子交换法、膜分离法等各显神通。
化学沉淀法包含氢氧化物沉淀法、铬酸盐沉淀法、铁氧体沉淀法等多种 “招式”。其原理恰似一场巧妙的化学 “联姻”,向电镀废水中投加特定化学物质,这些物质与重金属污染物迅速发生反应,生成易于沉淀的新物质,最后借助固液分离技术 —— 沉淀,将重金属污染物从废水中驱逐出去。
离子交换法宛如一位精准的 “离子猎手”,所采用的交换剂种类繁多。在离子交换剂的 “指挥” 下,它能精准地置换出重金属离子,如同从混杂的物品中挑出特定目标,进而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成功分离,甚至还能回收废水中的有用物质,变废为宝。
膜分离技术则如同一张神奇的 “筛子”,涵盖纳滤、反渗透、超滤、微滤等多种类型。凭借特定膜材料独特的透过性能,在相应驱动力的推动下,对水中的颗粒、胶体、分子或粒子进行精细筛分,实现分离净化目的。
不过,这些方法犹如双刃剑,各有利弊。化学沉淀法成熟简便,易于上手操作,但其 “副作用” 是会产生大量沉淀物,后续处理麻烦;离子交换法虽无二次污染,出水水质优良,可技术门槛高、初期投资巨大,限制了其广泛应用。
此外,处理电镀废水中的其他污染物时,还需启用更多废水处理工艺,新问题也随之接踵而至。现有的除油、除浊、脱色等预处理工艺效率低下且稳定性欠佳,浓缩过程中运用的特种反渗透膜、电渗析等技术通用性不强,蒸发结晶设备在稳定、高效及低成本运行方面仍有极大的提升空间。
尤为突出的是,预处理阶段电镀废水分类收集的不严谨以及管理的疏忽,对后续处理产生了深远的负面影响。比如某些电镀废水处理站仅粗线条地将废水分为氰化物废水、含镍废水、含铬废水和综合废水四类,这不仅导致废水中的有用物质白白流失,无法回收,还大幅增加了废水处理成本与负荷。
综上所述,在电镀废水处理进程中,我们必须直面现存问题,有的放矢地优化整体废水处理系统。一方面削减废水处理费用,减轻企业负担;另一方面尽可能多地回收有用物质,实现废水的回收再利用,达成经济与环境效益的双赢,守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