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并非总是风平浪静,很多时候,真正让人心寒的不是工作本身的压力,而是来自上级的无端羞辱与不尊重。一次会议上的冲突,彻底改变了我对公司、对同事,甚至对整个职场的看法。
事情发生在两周前的周五。那天下午,公司召开部门会议,原本只是个普通的季度总结会,大家原以为会是一次轻松的交流,没想到却演变成了一场让人愤怒的“批斗大会”。
会议刚进行不到十分钟,老板突然情绪爆发。他把近期销售业绩不佳的责任全部推给了我们这些基层员工,语气极其恶劣,不留情面地挖苦甚至羞辱人。
“你们这些人,连最基本的目标都完不成,要你们何用?是我眼瞎才招了你们这些饭桶!”空气瞬间凝固了。会议室内鸦雀无声,所有人都低着头,不敢对视。老板的声音像是利刃,一刀刀割在我们的尊严上。
会议结束后,大家神情复杂地散去。走出会议室,我和几位同事聚在茶水间,满腔怒火却又无处发泄。有人小声说:“这样骂人算什么?我们不是工具。”也有人提议,干脆来一次集体罢工抗议,让老板知道我们不是可以随意践踏的软柿子。
我也被激得热血上头,愤愤地点头:“对!咱们明天都别来,让他办公室空空如也,看他还敢不敢再骂人!”
大家一边忿忿不平,一边隐隐有种“终于要做点什么”的兴奋感。临走前,还有人说:“明天我们谁都别怂,统一行动。”
第二天一早,我醒得很早,心情复杂。既紧张又有点期待,想着终于要为尊严站出来了。按计划,我没有去公司,一整天都守在家里,时不时盯着手机,等着看群里有没有“老板傻了眼”的消息。
然而,群里却安静得出奇,除了几个早安表情,没有任何“罢工”的迹象。我越等越不安,打开公司监控App一看,整栋楼的灯都亮着。我又刷了刷同事的朋友圈,有人晒了早餐,有人发了早会合照,甚至还有人拍了老板在会议上讲笑话的视频。
原来,所谓的“集体罢工”,从头到尾只有我一个人信以为真。其他人——也许是犹豫了,也许是害怕被记恨,都选择了沉默回归,唯独我,像个被丢在战场上的哨兵,孤零零地守着一份无声的“抗议”。
那一天下午,我没有再犹豫,给人事发了辞职邮件。不是因为被孤立,而是我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在没有共识的集体中,孤勇不是英雄,而是自损。
我无法接受一个一言不合就辱骂员工的环境,也不愿与一群只在背后鼓噪但关键时刻退缩的“战友”共事。
离职后,我找到了一个新公司,虽然节奏稍慢,但足够尊重人,也重视员工的感受。我不再需要靠愤怒证明自己,更不必害怕被羞辱时没人站在我这边。
如果你在职场中也遭遇过不公,被上级羞辱,或者在“集体抗议”中被孤立,你会怎么做?你会选择坚持原则,还是为了现实低头?欢迎在评论区说出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