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洞村,是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于2003年11月联合命名的首批十二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之一,以江南第一风水村闻名遐迩。
▲冰山 摄
二〇〇五年版《双泉何氏宗谱·传记文》收录了《恭祝子刚先生五秩双庆(祝寿祝福)》等四篇文章和十余条名人祝寿敬言。
上述传记文和敬言,记载了郭洞沈店人何浩(字子刚)先生,是竺可桢、柳子谷(我国近代颇有建树和影响力的画家之一,代表作《抗美援朝战争画卷》等)、诸葛麒(师从竺可桢,曾任中国气象学会理事兼总干事)等名家大师的朋友,又是武义县近代历史上的一位慈善爱心人士。
壹我国近代科学家、教育家的一面旗帜,地理学界、气象学界的一代宗师竺可桢,将服务社会作为自己之使命,他说:我们人生的目的是在服务,而不在享受。
1936年秋天,竺可桢校长在开学典礼上向新生提出了著名的“竺可桢二问”:“第一,到浙大来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要做什么样的人?”
竺可桢看来,大学不仅是教育机构,其价值绝不在于造就了多少专家,而是能够培养出“公忠坚毅,担当大任,主持风会,转移国运的领导人才”。
▲竺可桢
1937年8月,日寇进攻上海,逼近杭州。竺可桢决定带领全校1000多名师生走上“西迁”之路。1938年11月19日,竺可桢在广西宜山主持召开校务会议,决定“求是”为浙江大学校训,由此确立了浙大人“以天下为己任,以真理为依归”的崇高精神。
民国初年,何浩(字子刚)先生,能与这样著名人物竺可桢结下深厚友情和信义,那是非常荣幸的事情(收录《宗谱》)。也是值得武义人永恒纪念的事情。
贰
何浩,字子刚。出生于光绪十年即公元1884年2月。《恭祝子刚先生五秩双庆寿言》云:“年幼失怙(丧父),赖祖母抚育。稍长,习举子业。科举废,乃辍读就耕。”“终日劳作田间,不敢稍懈。惟于业余之际,则致力于国术或用功书法。十年于兹未尝暇逸,故二者均有成绩。”
清拔贡生王树棠《恭祝子刚先生五秩双庆》云:何浩“家承小康,读书有大志,弱冠能文。”
“惟课耕课读”。清末民国初,由于读书做官的传统思想,法政学校作为通向宦途的一条捷径,受到士子们的青睐。何浩与本村族兄、太学生何邦熙(字子桢)一起于光绪年间入浙江官立法政学堂监狱别科学习,并于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毕业。(法政学堂于民国元年改名浙江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时在校学生1714名。)
何浩放弃了做官机会,返回家乡务农。他“重信义。人有缓急,必援助之。(当选村长)事有纠纷,能排解之。慈善公益,极力提倡。水旱偏灾,捐资赈济。由是闻望日隆,舆情胥洽,选举地方自治会议代表,非君莫属。”
当选县议员之后,何浩“在会议席中,于讨论地方兴革事业,不苟异,亦不苟同,而舆予之意见,最合(时局)。”
民国壬戌(公元1922年)武义县遭受历史上最大的水灾。洪水冲毁桥梁道路,县乡往来交通断绝。身为县议员的何浩“独捐千余金,修筑浩水桥及其道路,以济行人。慷慨好施,谁能及之。”
光绪九年邑庠、民国四年遂安县教育局长何维元(字子明)《恭祝子刚宗兄五秩大庆》云:何浩“胸怀坦荡好直言,不道人非。天性循良不粉饰,以掩己过。怒不藏而怨不宿。言必信而言必果。居心若光天化日。处世若霁月(明月)春风。其心术超出寻常(百姓)也。而且,轻财好义,不做守钱奴。急公忘私,岂同自了汉。置器皿于公所,定舍己之财。焚券票于贫家,不取人之利。民众举其议员,黎庶赖以安定。地方举其乡长,合村蒙其休戚,乡人啧啧称羡。”之后“屡屡为乡人推举。”何浩“坚辞不就”。“逐迹田园,慕鹿门之素志,甘心泉石,效彭泽之清风。”
《恭祝子刚先生五秩双庆寿言》又云:民国建元,何浩“负笈(游学)杭垣”。民国二年,业后归乡,“辛酉(公元1921年)县议会成立,先生被选为议员。”“甲子(公元1924年)又被选为省宪会议候补代表。担任中华全国道路建设协会浙江分会协助主任。”“益信交通事业为当今之急务,努力于建设桥梁道路事宜。除独资建筑浩水桥外等大小十余处,遇有以桥路募捐者,莫不一诺百金。”
叁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致力于通过革命改造中国,为改善我国道路交通落后状况,一再号召国人修筑道路。1921年10月,中华全国道路建设协会成立。是年,国内有关省市也陆续建立了分会,拓荒式的发展我国的交通大事业。1922年5月,闻名遐迩的中华全国道路建设协会加入了万国道路协会。
2005年版《双泉何氏宗谱·传记文》收录了由正会长、副会长、总干事等人签发的《中华全国道路建设协会浙江分会证书》(路字第一九〇七号)。“今敦请何浩先生为本会协助主任,此证。中华民国十三年八月”。
至此,何浩正式参与了中华全国道路建设协会提出的“建设新中国修筑新道路”的浙江省道路建设工作。
当时,中华全国道路建设协会负责全国道路、市政、都市建设、桥梁工程、道路设(计)(绘)测等工作。身为浙江分会协助主任的何浩,积极投入全省道路建设。《武义县志》记载:民国22年(公元1933年)4月16日,武义县城至上茭道公路建成,9月23日正式通车。
公元1924年,身为浙江分会协助主任的何浩,有幸与走“科学救国”道路的浙江绍兴人、时任东南大学(后改名南京中央大学)地学系主任、中国科学社讲演委员会主任、中国气象学会首届理事、副会长竺可桢结为朋友。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十年之后的1934年仲春,在科学界和教育界享有极高声誉的南京北极阁气象研究所所长、中国气象学会会长竺可桢,祝福“五十而知天命”的何浩长寿“星并耀”。
竺可桢的“星并耀”三字祝寿贺词,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简洁温馨的“寿南山”“福寿长”“岁岁安”。而是充分体现了一位科学家、气象学家的特色,用天空中明亮的星星,来形容何浩人生以及他所从事的道路建设如同金星那般明耀显眼。据此,足见两人的深情厚谊非同一般。
与此同时,何浩的老朋友们也纷纷发来祝寿贺词,如南京中央大学秘书诸葛麒:“宝书百二国 灵椿三千年”。著名的国画艺术家、美术教育家柳子谷:“仁人多寿”。武义县教育局长王蒲臣:“善兴人间”。
注:“宝书百二国”中的“宝书”指的是珍贵的书籍,“百二国”则是形容见识广博,走过很多国家。“灵椿三千年”中的“灵椿”是指传说中的长寿之树,这里用来比喻人的长寿,“三千年”则是夸张的说法,表示这个人年龄非常大。整句话的意思是赞扬某人学识渊博、阅历丰富、长寿且德行高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