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两家理念不同,为何西汉流行孔子向老子学习的故事?

清風明月逍遥客 2025-01-17 08:10:46

孔子和老子,是生活在同一时代的两颗闪耀的巨星。

老子(约公元前571~前471年)是楚地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姓李,名耳,字聃,为周守藏室的史官。

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与庄子并称“老庄”,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其代表著作为《道德经》。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为鲁国陬邑人,名丘,字仲尼。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倡导“仁义礼智信”,与孟子有“孔孟”之称。历史上孔子弟子三千,其中贤人72名,其弟子整理的孔子语录称为《论语》,乃儒家的经典著作。

孔子一生多次拜见老子,见于文献的有三次,均发生在春秋末年。

在先秦典籍中,道家学派的《庄子》、儒家学派的《礼记·曾子问》和汇合儒家、道家、农家、阴阳家、法家等各派思想的《吕氏春秋·当染篇》都记载了孔子问礼于老子这一事件。尤其是《庄子》一书的“内、外、杂篇”中有8条记述孔子与老子的谈话。

孔子第一次见老子的时间约为鲁昭公七年(公元前535年)。地点在鲁国的巷党。当时年仅17岁的孔子只是简单地问候并帮助老子从事葬仪。

孔子第二次见老子时间在昭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18年),地点在周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当时负责管理国家图书馆的守藏史老聃(老子)已经是一位年高德勋、博学多闻的长者。而30多岁的鲁国孔丘已成为一个富有学问之人。这次会面,孔子与老子主要谈了“仁义”和六经等问题。与老子的谈话,让孔子觉得老子就像一篇篇诗文集合起来的乘风驾云的龙,这让事事提倡有规矩的孔子张口结舌。此后孔子三个月闭门不出,最后终于悟出是自己不能随事物变化而相应变化。

孔子第三次见老子时间为周敬王二十二年(公元前498年),地点在沛。孔子时年51岁。孔子向老子请教道和求道的过程。孔子上下探索还没找到道,老子承认寻道是极其艰难的。

孔子离去后对弟子们评价老子时,将其比作龙:“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春秋战国时期, 诸国混乱、硝烟四起、民不聊生, 有识之士应运而生, 虽然在政治上情况混乱, 但是在学术上却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况。

孔子所创建的儒家和老子所建立的道家就是这百家中的佼佼者, 同样的大变革的时代背景, 孔子和老子都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对当前的社会进行理性的分析和考量, 提出了各自相对较完善的政治理论观点。

但是, 由于孔子和老子的出身背景不同, 决定了他们的政治思想也有着一定差异。

孔子出身于落寞的贵族, 所以他主张通过施行“仁政”, 实行“周礼”来拥护君主的统治, 而老子出身贫寒, 他追求的是一种“无为而治”的小国寡民的社会。

孔子的“仁政”和老子的“无为而治”, 看似各有千秋, 但是毕竟处在相同的社会环境之下, 所以还是有共通点的。

孔子问道老子成为汉代艺术图像中最常见的主题,存在于汉代画像石、画像砖、壁画中。汉代人为什么不厌其烦地绘制孔子问道老子图像?

西汉初年曾效仿秦制设立博士官数十人,作为参与意识形态的制定者,无为而治、休养生息的道家思想在这一时期占据着上风,孔子问礼于老子对于这一时期的道家来说,有着儒不及道、向道家求学问道的寓意。

而对于儒家来说,则有着虚心向学的内涵。

随着时间推移,孔子问学于老子不仅在上层社会得到认可,甚至是家喻户晓,成为启蒙教育的话题。

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推崇孔氏、抑黜百家暨独尊儒术的局面开展之后,儒家思想成为至高无上的统治者意识形态,孔子成为包括统治者都要学习的圣王。

作为圣王的孔子是不是生而知之者、要不要向别人学习等成为需要回答的课题。《论语·述而篇》明确了孔子对于学习的态度:“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西汉前期孔子问学于老子的流传,使得孔子向老子学习成为当时整个朝野的共识。

司马迁在《史记》的《老子韩非列传》《孔子世家》《仲尼弟子列传》《乐书》中多处记载孔子见老子或师于老子,刘向、韩婴、班固、王符等也在其文本中大量出现孔子师老子,这些文献甚至有将这一故事编织得更加精彩的趋势。

这就是孔子问道老子图像产生的社会根源。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