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之家”是中国政府为表彰军人家庭对国家和社会所作贡献而授予的一种荣誉,是拥军优属传统的重要体现。以下是与“光荣之家”相关的核心内容:
### 1. **荣誉对象**
- **现役军人家庭**:包括义务兵、士官、军官的直系亲属。
- **退役军人家庭**:涵盖退伍军人、复员军人、转业军人等。
- **烈士遗属**:为国防或公共安全牺牲的烈士的直系亲属。
- **因公牺牲军人遗属**:军人因公殉职后,其家属可获此荣誉。
- **病故军人遗属**:军人服役期间病故的家属。
### 2. **荣誉形式**
- **悬挂光荣牌**:统一制式的“光荣之家”牌匾,通常由基层政府工作人员上门悬挂,仪式简朴庄重。
- **社会尊崇**:通过媒体宣传、社区活动等方式增强军人军属荣誉感,如春节慰问、新兵入伍欢送仪式等。
### 3. **政策背景**
- **法律依据**:《退役军人保障法》明确规定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各级政府需落实荣誉激励措施。
- **历史沿革**:光荣牌制度始于革命战争时期,2018年起全国统一规范样式(钛金材质,红底金字),强化了标准化管理。
### 4. **配套优待**
- **生活保障**:部分省份对困难军人家庭提供医疗、教育、住房专项补助。
- **公共服务优先**:机场/火车站军人优先通道、医院“军人依法优先”窗口等覆盖家属。
- **就业支持**:公务员招考设定向岗位,企事业单位招聘给予加分或单列计划。
### 5. **社会意义**
- **国防教育**:通过社区光荣榜、事迹宣讲会等形式,强化全民国防意识。
- **价值导向**:传递“参军光荣”理念,鼓励青年投身国防事业,近年大学生入伍比例显著提升。
**示例**:山东省2023年为新兵家庭集中悬挂光荣牌时,同步发放《惠军手册》,包含81项具体优待措施;重庆市将光荣牌信息纳入智慧社区系统,提供精准志愿服务。
这一荣誉体系不仅体现了对军人奉献的认可,更通过制度化的保障措施,让尊崇落到实处,形成“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职业”的良性循环。
在现实当中,对光荣之家的服务管理各地因为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了标准不一,有的地方按照国家统一标准予以管理,有的地方远超出国家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比情绪,但是我们公允的看,经济发达地区消费水平也不能一概而论,这种对比是没有必要的。
我们应该抱着感恩的心看待这件事,如果国家没有能力保障这一块,那我们也就无从对比了。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要看到好的方面,感受正能量,无论如何,起码是国家的一种认可,而且也通过一定形式给予承认,我们需要的就是祝福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好,我们的待遇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