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跌,万物涨!继燃气之后,高铁也要涨价了。
中国铁路12306官网最近发布了四则调价公告,武广高铁、沪杭客专、沪昆客专、杭甬客专4条高铁票价将于6月开启涨价窗口。
涨价的幅度,在20%左右。比如以沪昆高铁杭长段举例,杭州东站到长沙南站二等座6月15日起公布票价为485元,比现在的价405元,上涨约19.75%。
长沙南站至广州南站二等座6月15日起公布票价为377元,比现在的票价314元,上涨20.06%。
这个涨幅是最高涨幅,铁路公司会根据季节、时段等因素灵活调整,除了涨价,可能也会降价,最低的降价幅度是34%。
消息一出,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话题一下就冲上了热搜第一。
很多网友评论:“就工资不涨是吧”“请恢复绿皮火车的发车密度”“绿皮车取消了很多,现在这个价格都快坐不起了,还要涨价?”......
关于网友说的低速车减少这事,我也深有体会。在2015年左右,重庆成都之间往来的动车还比较多,二等座票价在100左右,时间是2个小时,绿皮车是3个小时,硬座票价不到50块。
然后过了几年,高铁就变得多了起来,速度是快了,大概1个半小时,但票价也贵了,二等座在150左右,同时动车和绿皮车的车次也少了很多。普通人的出行成本就变相提升了,因为动车和绿皮车的票很难抢到,
关于高铁涨价的原因,铁路公司今天也回应了。大概就是说因为买列车、维护、设备更新和运营成本提升了。
说白了,就是上游的成本增加了,所以我也得涨价。但问题是,大部分人的工资并没有涨,对老百姓来说,还是挺伤的。普通人的收入,正在被通胀一点点吞噬。
高铁涨价的逻辑,还有两点:
一是过去几年疫情,铁路公司亏损很厉害,2019年-2023年这5年期间,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的利润分别是25.2亿、-555.05亿、-498.5亿、-696亿、33亿,累计亏损总额达1691.35亿。
如果只看2020-2022这三年,亏损更多:1749.55亿。可以说,疫情这三年,铁路公司亏麻了。去年恢复正常后,才开始盈利,但要补上巨额亏损,肯定要想办法提高利润,涨价也就在所难免了。
二是和卖地收入的下降也有关系。
2020年-2023年,全国卖地收入(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分别是8.41万亿、8.70万亿、6.68万亿、5.79万亿。
2023年的卖地收入比2021年的高点直接少了2.91万亿,下跌了33%。
要知道很多铁路实际都是在亏钱的,因为这种项目投入大,回报周期长,很多都有财政补贴,但最近几年楼市熄火,卖地也变得艰难了,地主家也没了余粮,不少地块都是流拍或者城投底价兜底,所以可能给铁路的补贴也减少了。
补贴少了,就得想办法自己创收,涨价也就成了方式之一。
最近财政部也公布了今年一季度的卖地收入,是8147亿元,同比下降6.7%,比2021年的高点16467亿元减少了50%。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来,2021年是卖地收入最高的一年,随后就逐年下降,和房子销售额、房价的走势是一样的。
当下的经济环境,比较复杂和奇怪。为啥这么说?因为表面上看,我们的CPI涨幅很低,3月份只涨了0.6%,前几个月甚至还是负数,这个数据表明我们是在通缩,也就是物价长时间持续地下跌。
有些东西确实是这样,比如房子、车子。
但此外很多东西都在默默涨价,比如水电气这些公共服务,还有一些日常用品。这属于通胀。
通胀就是物价长时间持续上涨。通胀本质是一种货币现象,通俗来讲就是钱印多了,钱不值钱了,商品数量没变,所以商品值钱了,价格上涨。
通缩和通胀混合双打,就是咱们目前所面临的困境。
没必要全面涨价,和飞机一样。淡季不变旺季涨就行了
涨价可以通胀
不涨价,跟不上中国的发展速度!必须涨[鼓掌]
亏了也不见高铁职工降工资?
现代神话故事,无论什么行业,垄断都能亏损的,必定不是民营!
高铁票涨价,为什么员工的工资不涨价呢?这样以后谁坐得起高铁?
看看就好!争议再大我们也没一点办法,以后除了工资外还有更多东西要涨。
国企么。哪一个不亏钱的。亏钱是亏钱。员工薪资待遇福利不能少。绿皮车不说了最少还有。和谐号也就是以前的动车相比高铁不慢几分钟票价只有高铁的六折以前也不亏钱。是真没几辆了。
别限制飞机降价了,老是不让飞机降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