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衰竭不声不响?提醒:肾脏发出的这4个“求救”信号,别忽视了

博喜谈健康 2023-07-12 06:10:01

肾脏疾病在目前较为多见,很多肾病患者在平时没有调理好病情,可能导致肾病不断发展、加重,甚至引发肾衰竭,正如江苏的一位戴先生。

戴先生今年已经50岁了,在他45岁那一年被诊断出患有高血压肾病。确诊后戴先生虽然积极的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但是平时护理却没做到位。

戴先生本就患有高血压肾病,平时应保持低盐饮食。可是戴先生却是一个重口味的人,平时经常吃腌制的食物,还总是抽烟喝酒,从不忌口。正是因为平时护理不到位,导致戴先生的病情逐渐加重。

在今年年初,他感觉自己的身体有点浮肿,起初并未在意。近期又突然出现了血尿症状,至医院检查后,医生诊断其患有肾衰竭。至此,戴先生痛苦万分,但悔之晚矣。

其实,肾衰竭的出现早已给出了预兆,即戴先生未注意的“浮肿”症状。不仅如此,可能平时生活中还出现了其他症状,只是戴先生未曾发觉。

今天,我们就来具体盘点一下,患有肾衰竭的患者,肾脏可能会发出哪些“求救”信号。

一、肾衰竭不声不响?提醒:这4个症状可能是肾脏在发出“求救”信号

很多肾衰竭患者可能会疑惑,为什么肾衰竭属于比较严重的一种疾病,但是病情早期时症状却不声不响呢?

这是因为人体的代偿能力是很强的,患者在病情早期时肾脏只是丧失了部分功能,剩余的肾功能仍可以支撑人体进行正常的机体活动,因此病情早期患者一般无明显不适症状。

随着病情的发展,肾脏功能逐渐丧失,肾脏会逐渐发出一些“求救”信号。

例如案例中戴先生出现的身体浮肿症状。肾衰竭患者肾功能受损后,肾脏血流供应量会有所减少,导致肾实质缺血。这种情况下,肾脏会增大肾素的分泌量,使肾脏部位水钠重吸收量增大,导致机体水钠潴留,导致身体水肿。

并且,肾衰竭患者机体免疫力下降,体内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升高,会使血浆中的水分向组织间隙渗入,造成机体水肿。

其次,肾衰竭患者排尿情况也会受到影响,可能出现少尿、多尿、血尿等症状。

当患者部分肾小球丧失过滤功能时,体内代谢的废物无法顺利排泄出体外,如果红细胞进入尿液中,则会出现血尿症状。此时产生的尿量也有所减少,使患者迎来少尿期,即24小时排出的尿量少于400ml。

少尿期一般持续几天至几周,若是后续病情顺利恢复,体内堆积的水分会逐渐通过肾脏排泄,迎来多尿期。多尿期的患者,通常每日尿量超过500毫升,这表示肾功能正在逐渐恢复。

但是多尿期也需注意护理,因为此时尿液大量排出,而尿液中含有大量电解质,目前患者的肾小管功能尚未完全恢复,若是护理不到位,可能导致患者体内电解质紊乱。

因此,建议在多尿期注意适当补液,保持体内水电解质平衡,防止脱水。

另外,肾衰竭患者的肠胃功能也可能受到影响。肾脏功能受损时,患者体内毒素无法顺利排出,并且患者血中尿素氮含量升高,会使肠道中分解的氨含量增多,可能会对胃肠粘膜造成刺激,出现没有食欲、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

此外,肾衰竭还可能发出神经系统方面的不适“信号”,例如头晕。

由于肾衰竭患者的肾脏结构改变,体内红细胞合成功能会受到影响,机体分泌的促红细胞生成素也会有所减少。这种情况下,患者体内红细胞无法正常发育,可能引发贫血。

红细胞减少的情况下,血红蛋白含量也会随之减少,而血红蛋白具备携氧功能。因此,肾衰竭患者体内的氧含量会降低,对脑部正常供血供氧造成影响,从而出现头晕、身体乏力等症状。

以上4种症状,就是肾衰竭患者常见的“求救”信号。一旦出现此类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诊治。

讲完这些症状后,有些人可能会疑惑,肾衰竭这么严重且少见的病,是如何产生的呢?

二、肾衰竭的病因有哪些?

首先,肾衰竭分为两种类型:急性肾损伤、慢性肾衰竭,这两种类型所对应的病因也有所不同。

急性肾损伤可能是因为肾缺血造成,若是患有肾动脉狭窄等缺血性疾病,患者血管狭窄,导致肾脏部位供血不足。肾脏持续缺血的情况下会导致肾功能下降,影响肾小球滤过功能,使患者体内毒素无法顺利排出。

若长期如此,肾脏负担不断加重,肾脏细胞持续处于缺血缺氧状态,局部细胞会逐渐坏死,肾脏也会慢慢萎缩,引发急性肾损伤,造成肾衰竭。

其次,药物因素也可能造成急性肾损伤,例如经常大量服用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

布洛芬属于常见的镇痛药,服用后会通过抑制体内前列腺素e生成的方式来达到缓解疼痛的效果。但是,前列腺素e具备扩血管的效果,而布洛芬进入人体后会通过肾脏排出体外。因此服用布洛芬后肾脏部位血管无法正常扩张,这会导致肾脏部位血流灌注减少。长期如此,易引发肾脏损害,造成缺血性肾损伤。

而慢性肾衰竭,通常是因为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造成。

例如患有糖尿病的患者,血糖值控制不佳的情况下,可能诱发糖尿病肾病。这种情况下,患者体内脏器出现糖代谢障碍,肾脏、神经等部位糖代谢明显增强,大部分葡萄糖于肾脏部位代谢,导致肾脏负担加重。

而葡萄糖氧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活性氧,堆积在肾脏部位,可能造成肾小球、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加重肾脏损害,从而发展为慢性肾衰竭。

此外,高血压患者若长期血压值偏高,可能诱发高血压肾病。

肾脏在人体内承担过滤毒素的作用,若是患者长期处于高血压状态,管腔内压力不断增大,可能导致血管内蛋白等物质漏出血管,通过肾脏排出体外。这种情况下,不仅肾脏负担会加重,还可能损害肾小球的滤过功能。一旦这种情况形成恶性循环,肾脏负担不断增大,就易诱发高血压肾病。

若将肾脏血管比作一根水管,当水管长期处于高压状态时,内部水流无法顺利流通,水管形状可能受到影响,即管腔狭窄。

这种情况下,肾脏血管内正常血液循环受阻,肾脏长期处于缺血缺氧状态,会影响正常的肾功能。并且,患者体内毒素、水分无法顺利排出,可能造成肾脏组织水肿、淤血,加重肾脏负担,造成肾脏损伤,最终引起肾衰竭。

高血压,属于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引发肾衰竭的一种常见病因。而针对此病因,也有专家指出:心血管疾病患者患上肾衰竭的风险更高。

三、研究发现:心血管疾病患者肾衰竭风险更高

美国曾有专家针对心血管疾病与肾衰竭之间的联系进行研究,后续将研究结果刊登在中国循环杂志上。

研究过程中,专家针对9047名美国社区健康居民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并对他们进行了17.5年的随访。

随访过程中,专家发现:9047名美国社区健康居民中有2598人患上心血管疾病。这些心血管疾病患者中,有210人患终未期肾病。

对这些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分析后发现,由于患者心脏功能受损,体内的重要脏器灌注不足,使心脏泵血下降,肾脏部位血流量随之减少,因此更易引发终未期肾病。

并且中国医学科学院的专家表示:心肾疾病不分家,它们之间有很多的共同致病因素与机制,可能互相影响。专家称:目前临床上患急性心衰的患者,有大约百分之三十会合并患肾脏方面的疾病,例如急性肾损伤。

而患肾脏疾病的患者也可能影响心血管系统的健康,诱发心力衰竭、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因此专家表示:这两类疾病互为因果。

因此,患有心脏、肾脏疾病的患者,患病期间除了要照顾好患病器官的健康以外,还需注意监测另一部位是否安全。

四、慢性肾衰患者能否过夫妻生活?

其实,慢性肾衰患者是可以过夫妻生活的,但是要有所节制,并且有一些事项需要注意:

如果病情处于稳定期,则可以适当进行夫妻生活,但不宜过于频繁,一般建议一周至两周左右同房一次即可。适当的性生活并不会造成肾损害,对心情的调理也有一定的益处。同房过程中运动不宜过于剧烈,否则可能导致血压值升高,身体过度劳累,不利于病情稳定。

如果患者肾功能损害程度较重,例如肾小球过滤功能明显受损,已无法及时排出体内水分、毒素,导致身体水肿;或是已引发高钾血症等并发症,则建议患者在此期间保持静养,避免同房,防止加重身体负担,影响病情恢复。

另外,部分慢性肾衰患者可能出现性功能下降的症状。因为患者此时肾脏功能受损,肾上腺皮质功能受到破坏,激素分泌情况也会受到影响,例如男性体内雄激素水平会明显下降,导致性欲低下,还易出现早泄、阳痿等症状,这属于正常现象。待病情好转后,性功能也会随之逐渐恢复。

写在最后

肾衰竭属于一种较为严重的疾病,患者的部分肾功能或全部肾功能已丧失,身体机能受到严重影响,因此患者们切不可轻视。如果出现身体水肿、恶心呕吐、少尿等类似肾衰竭的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一旦确诊,需尽快诊治。

参考文献

【1】何宇彬,付娟,邹玲等.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生命意义感的质性研究[J].黑龙江医药,2023,36(02):292-295.

【2】沈志伟,林炜.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心力衰竭合并肾衰竭的效果探究[J].医药论坛杂志,2023,44(07):65-68.

0 阅读:414